童謠
(2006-11-29 11:46:42)
下一個
也就是小時候學的那些兒歌啦。
那天陪小女如廁,她先不客氣地打了幾個小炮,我便隨口到:“妹妹有點拉肚肚了嗎?”小丫頭正憋著口氣兒,隻拿兩眼望住我,沒坑氣。很快就聽到呼嚕幾聲,正想著別真是吃壞了什麽,就聽終於喘了口氣的小人脆聲脆氣地念道:“呼啦啦啦,下小雨啦---”
小女兒開始學兒歌,是最近奶奶來訪之後的事。以前也時不時教過,可我們哪裏能有很多耐心?所以都快兩歲了除了爬高上低的本事不辱小猴之名,其他竟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本領。聽奶奶講在上海比她隻大兩個星期的小堂哥都認了兩百個漢字了,我們也隻好放任奶奶對小丫頭進行“拔苗助長”。當然奶奶也是對症下藥,這識字就免了,背兒歌吧。也難為奶奶,幾十首兒歌自己先背下來不說,還要配上不同的語調,見縫插針反反複複花樣翻新地對著一個不到兩歲的小淘氣念叨。換了我,不可能的任務呀!別說,這功夫還真不跟有心人含糊,沒幾天,小丫頭開口自己背起兒歌來啦!
可還沒讓我們驚喜夠,小丫頭就又讓我們發愁了。因為幾乎所以的兒歌都被她給篡改了。於是《兩隻老虎》成了:“兩隻媽媽,兩隻媽媽,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小老鼠》成了:“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喊奶奶,奶奶不乖,嘰哩咕嚕滾下來。”。於是每天下班後的學兒歌匯報簡直就成這小家夥的獨角戲,不語出驚人,不把大家逗得前仰後合,她不會罷休。看得出她是故意的,而全家人的歡笑更讓她樂此不疲。
可是,她那句“嘩啦啦啦”是一本正經的。看來小丫頭還會活學活用了。
寫到這,不由想起大女兒學兒歌的樣子。姐姐比妹妹大六歲,也是快兩歲時由奶奶教兒歌。不能不佩服這祖孫倆,幾十首兒歌,竟被教會學會了。記得那時還吐字不清的小姑娘手一背頭一抬,就能咕嚕咕嚕把幾十句的兒歌一字不差地背下來(當然隻有奶奶全聽懂了)。六年過去,姐姐已經將當年熟背的兒歌忘記,見妹妹背,她也跟著學,依然是一字不差地背下來。看到妹妹調皮故意背錯,一邊哈哈拍手笑,一邊還試圖糾正妹妹。
望著這一對性格各異的姐妹,恍惚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和妹妹。那個嚷嚷著“擠呀擠呀擠香油,擠出BB賣彈球”和小朋友擠出一團的瘋丫頭,那個唱著“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的小姑娘,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
童年的歌謠,從我的過去流進孩子們的現在,也許曲調變了,也許詞也改了,可親情卻越來越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