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看了不少回國人員被查出豬流感的事,開始是同機的人,接觸過的人要隔離7天,現在已經是所有回國人員都要自動在家隔離。看來國內對這事真是重視,相比之下美國人太不把它當回事了。
豬流感流行之初,美國其實也挺緊張,電視報紙大幅報道,沒多久,我就接到錄音電話,說是我們這個3萬人的小鎮確認了第一例豬流感,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正好就在寶寶上學的學校。寶寶一回家我就問他,結果在同一年級,真的認識,因為是剛剛放完春假,那個小孩還沒回來上課,又沒有兄弟姊妹在其他班級,所以學校決定不停課。
兩周以後,鎮裏的自動電話係統又來留言,這次寶寶學校又確診兩例,一個4年級,一個5年級,另有一名5年級學生的家長也中招了,但是引用麻省健康局的建議,“豬流感是比正常季節性流感更弱的病毒,不經治療也可以痊愈,所以不建議關閉學校”。我等寶寶放學了問他,說是這次一個應該是他們班上的,周2還在上課,這兩天呆家裏歇著了。
那個周五寶寶的同學來家裏過夜,兩個人折騰過半夜才睡,星期六又一起瘋了大半天,星期天一早,寶寶突然開始咳嗽,頭痛嗓子痛,渾身乏力,一量燒,39度5,我當時就急了。
第一反應是豬流感,馬上給寶寶來過夜的同學家裏打電話,然後給寶寶的兒醫打電話。寶寶的醫生是個白人老太太,從寶寶出生2天起就在她那裏看,很和善的一個人。那天因為是周末,診所關門,給老太太留了言,老太太很負責,沒10分鍾就回電話了。
我把情形一講,以為老太太會建議我們去急診,沒想到老太太不急不慢的說,給他吃些退燒藥,多喝水,明天早上8點來診所吧。記得先別讓孩子進診所,在門口等,你進來說和護士說一聲疑似豬流感。
寶寶那天夜裏咳得睡不著,氣都喘不上,我也擔驚受怕了一夜。
第二天到了診所,沒任何優先,要等比我們先到的病人看完才輪到我們。在我一再要求下,總算找了一個空病房讓寶寶躺躺,不用在門口站著。
護士先來量體溫,血壓,接著老太太來詢問病情,我注意到她們沒人帶口罩。
老太太先排除了肺炎,中耳炎,然後拿一根棉簽在寶寶鼻子裏刮了一下,寶寶疼的大叫,老太太說,這個是取樣做豬流感的檢測,12分鍾就可以得到結果。她把棉簽在一個試管裏泡了兩分鍾,然後又泡到另一個試管裏,沒5分鍾她就說,這會兒還是陰性,估計肯定不會變陽性了,你這個不是豬流感。
我鬆了一口氣,老太太可能是看我太緊張,就說我估計是病毒感染,本來不應該開抗生素,但這次保險起見還是給你開些,回去好好休息,一周之內包好。
回家以後收到寶寶同學的電話,他也病了,高燒近40度,他的醫生什麽藥都沒給開,也說不是豬流感,讓回家睡覺去。
寶寶燒了3天,自己好了,周四回校上課,然後丁丁開始發燒,也燒3天,接著輪到我,不過我也學乖了,別說不是豬流感,真的是估計也沒人當回事,丁丁和我連醫生都沒去看,自己在家睡覺了。
經曆這麽一周多的折騰,我真不知道到底中國美國哪個處理方式是對的。如果我們3個在中國這麽病一遭,肯定早隔離了。是中國小題大做,還是美國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