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賢難過美人關 (圖)

(2011-03-31 04:31:25) 下一個

文章摘自網絡,原作者佚名。



閩學四賢,三賢出生在福建三明客家地區,正所謂地靈人傑,造化萬世。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農曆九月十五日,一代宗師、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誕生於南劍州福建省尤溪縣鄭安道館舍。七歲隨父遷居建州,長大出仕後奔走各地,其間曾多次回福建三明客家地區,並留下許多勝跡、遺墨和傳說。



一、《紫陽朱氏建安譜》之發現

公元1982元,福建尤溪梅仙鎮乾美村朱培光家,文物工作者驚喜地發現了全國木刻孤本《紫陽朱氏建安譜》。全譜分上下兩冊,490餘頁,約9萬字,木刻版豎行宣紙印刷,字跡尤為清晰,篇幅完整,為朱熹第十六世宗孫朱瑩於明萬曆庚申年(1620年)組織編纂刊印的。

該譜體例結構嚴謹,在“譜例解”中道明了修譜原因:至明萬曆時,朱氏之譜幾經纂修,“迄今五百餘年”。因為“世漸遠,人漸多,族漸繁,或異地而不通昭穆,或同方而莫不識,或儒派而墮凡流,或假借而多所冒濫,則譜之重修也。”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朱熹在社會上享有崇高威望後,附庸風雅者、同姓攀親者甚多,故進行重修。並在修譜過程中遵行“與其略而缺遺毋寧詳而不漏;與其文而掩真,毋寧樸而有據;與其寬而開插入之嫌,毋寧嚴而防混淆之路人。”重新修譜原則。

《紫陽朱氏建安譜》通篇分為會元、尚(肖)像、世係、褒典、實錄、象賢、丘隴、淵源、留題十個部分,其中以尚像、世係、實錄為重點,三部分又以實錄篇幅為多。實錄分為五篇,首篇《七世祖承事郎退林公行狀》、次篇《八世韋齋府君行狀》為朱熹於慶元五年(1199年)撰寫,文筆流暢,如歌如泣,似行雲流水,款款道來,字裏行間透出朱熹對其父的無比崇拜;三篇《聘君覺軒蔡先生(元定)作文公年譜大略》、四篇《文公年譜》詳述了文公從出生到謝世七十餘年的生活軌跡,尤其是四篇突出了朱子求學問道、官職變遷、著書立說、創辦書院、開門授徒等方麵內容;第五篇《文公行狀》為朱熹門人黃幹於嘉定十四年(1221年)撰寫,詳細敘述了恩師不平凡的一生:誕降尤溪、靈童問天、沙洲畫卦、金榜題名、延平問道、究究義理、創辦書院、宦海沉浮、體恤民情、皇宮侍講、著書立說等方麵內容,其篇幅甚宏大,文字精練,涵蓋了恩師輝煌的一生。

通觀該譜,不僅在橫向上反映了朱熹生活時代的政治環境和文化氛圍,而且從縱向上也描述了朱子文化的曆史淵源和文化發展脈絡,也為研究、論證朱熹在福建三明客家祖地的生活足跡提供了珍貴的素材。

二、朱子在尤溪的勝跡與留下的墨寶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鬆從政和調任尤溪縣尉,因當時金兵南侵,加之楊幺、方臘舉義,朱鬆任滿卻因道途梗阻,致使有家難回,不得已舉家寄居在摯友鄭安道的南溪別墅,設館教學,聊度時日。四年後夫人祝氏五娘生下朱熹。

民國十六年《尤溪縣誌》載:“紫陽夫子(朱熹)生之辛壬癸甲,野火同時並起,現出文公二字。”預兆一代宗師出世,至今當地人們乃津津樂道此事。

紹興三年(1133年),朱熹四歲時,一天其父朱鬆指天示曰:“此天也。”熹即問曰:“天之上何物?”鬆驚之遂傳授《孝經》。六歲時在其父書房觀卦本,入迷甚深,每以竹枝為筆,常在溪邊的沙洲上畫卦,後人稱此“畫卦洲”。七歲時隨父遷居建州(今建甌)。

朱熹童年在尤溪生活,後多次返尤,至今留有的勝跡有:半畝方塘、活水亭、溯源處、南溪書院、沈郎樟等;傳說有:半畝方塘二度桃、六齡朱熹勝棋王、巧審鐵箍樹、朱熹進貢、力扳唐仲友、朱熹斬鯉魚精、朱子話尤溪、三龜頭等;遺墨則有:乾道間登尤溪城南蓮花山天湖的賦詩《立春大雪遊天湖》;乾道四年(1168年)重九日邀友人同遊天湖的賦詩《九日登天湖》;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回尤祀父,在其父任所親書“韋齋舊治”刻石立碑紀念;乾道八年(1172年)尤溪邑令石敦建“傳心閣”,朱熹為其撰寫《傳心閣跋》;乾道九年(1173年)九月,尤溪邑令石敦重修學宮,朱熹為其撰寫《重修尤溪廟學記》和《明倫堂銘》,並題書“明倫堂”匾額懸掛在學官正堂。

此外,尤溪縣城南門外有“文明橋”,朱熹親書“溪山第一”四字,立匾掛於橋室上;尤溪縣城玉帶門外有“玉溪橋”,朱熹為其賦詩《玉溪橋》,有“獨抱瑤琴過玉溪”之句。

現存尤溪博物館的朱熹手跡“四個之本”(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乃1984年時,由尤溪縣城關建設街85歲居民鄭大育捐贈,筆力蒼勁,運筆飛逸,雕刻精美;尤溪城關水南處有一“白鶴樓”,又名青暉樓,始建於北宋淳化年間,祀漢鍾離、呂洞賓二仙。《尤溪縣誌》(民國十六年版)載:“相傳邑人趙希參以郡守舊,春三月建丹陽會,忽有道人畫一鶴於壁,道人折掌歌舞,鶴亦應節,既而莫知所之,因匾以今名。”曆代均有修茸。

1991年修繕時,於正廳四壁處發現了朱熹又一四季絕名手跡:“春報南橋川疊翠,香飛翰苑野圖新,雪堂養浩凝清氣,月窟觀空靜我神。”每幅書法落款均為“晦翁”,並繪製四方大篆印章:“鳶飛魚躍”,書法有力雄勁,沉穩凝重,為朱熹中年時所書寫。

三、朱子避難泰寧小均坳

朱熹五歲入小學,十九歲登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進士,一生為官九年,餘年皆著書立說,創辦書院,講學傳道。為官雖為短暫,卻多災多難,期間便有了隱居泰寧小均坳之事。

慶元無年(1195年),寧宗趙擴即位,朱熹又被舉為侍講。當時宰相韓佗胄弄權,他上書皇帝,指斥韓竊權害政。皇帝不僅不聽,還將其罷官。慶元三年權臣韓佗胄趁太皇太後吳氏薨,光宗皇帝趙淳服齊衰五月,寧宗服喪期間之際,再次發難,命左相京鏜奏疏按籍偽學,將宗室右丞趙汝愚、朱熹、留正、蔡元定、徐誼、彭龜年、陳傅良等五十九位忠直無私的正士,羅織偽字黨的罪名。黨禁既興,趙汝愚又被害,偽學派之第二號人物的朱熹憤然離開臨安回到建陽,後又雇人挑著經擔,沿武夷山南麓經邵武來到泰寧,隱居於水南小均坳。

《泰寧縣誌》載:“朱熹,字仲晦。慶元間,籍偽學,避居邑南小均坳數年。其居有二匾:額曰‘讀書處’、曰‘恂如’。”今小均坳為泰寧杉城鎮一自然村。這裏山巒環繞,溪澗縈回,乃避世之佳境,朱熹落腳後,初居茅廬後建舍,蹴屋著說,至今留下手跡四季詩碑及許多傳說。

如村內一溪澗名為“考亭琴澗”,相傳朱熹居小均時有一古琴,琴背刻有“漁根”二字,後遺有一琴材。可惜村人不知珍惜,竟將琴材放置於村內一條小溪澗上,當小木橋讓小鴨渡澗用。傳說小鴨踏過琴板時,會發出叮咚叮的的琴音,其共鳴之至山水皆諧,故後人遂稱此為“考亭琴澗”。

另一掌故至今流傳:入夜蛙聲聒耳,朱文公惡之,偶置一頭於案上,責勿再鳴,旋即放去。自此環裏許,蛙聲寂然。

朱熹在福建泰寧遺有的墨寶有:1985年4月在福建泰寧龍湖童農家發現的以晦翁署名的題對式匾額二塊,其一為“讀書之樂樂何如”,另一為“綠滿窗前草不除”;並鐫刻印章兩方。



另有四季詩手跡碑刻,現珍藏於福建省泰寧縣博物館內。四季詩章碑文乃五言古詩,吟詠春、夏、秋、冬四景:(春)曉起坐書齋,落花堆滿徑,隻此是文章,揮毫有餘興。(夏)古木被高蔭,晝坐不知暑,會得古人心,開襟靜無語。(秋)蟋蟀鳴床頭,夜眠不成寐。起閱案前書,西風拂庭桂。(冬)瑞雪飛瓊瑤,梅花靜相倚,獨占三春魁,深涵太極理。碑板為黑色硯石,每塊長1. 42米,寬0.39米,厚0.06米,未有落款,乃避禍也。

《泰寧縣誌》(乾隆三十四年版)載:“朱子讀書處在水南五裏之小均坳。”其詮釋有:“朱子題壁詩(略)詩板猶存。”“今在庠生丁師儒家,師儒因建賢壇於小均,表以豐碑。”又,光緒二十三年《邵武府誌》記載,布政使程含章鐫朱子題詩撰跋說:朱子隱居小均時作也。時禁偽學,故不書名,以避禍也。版存邑諸生丁年,伊祖買自小均田家,累世珍藏,不輕與人捶拓。教揄李開,官泰寧時,拓有四帖呈送,字畫蒼勁,如見夫人道模,不勝肅然起敬。因行泰寧,刻石以垂不朽。據傳,丁師儒發現這四塊版時,其丁工五曾夢見朱熹贈《梅雪太極圖》,正與詩中之瑞雪、梅花、太極相吻全,始認定乃朱子手筆,因而將詩版購回珍藏。

當然這隻是傳說而已,然據考,四季碑刻的書法風格與朱熹其它手跡相同。傳世的朱熹手跡,有墨跡,亦有碑刻,常見的都是行草書體,運筆結構屬於傳統的二王書法體係,技巧嫻熟,毫無張狂之態,無意求工卻具有獨特的風韻。

此四塊碑文,都是陰刻行書,字徑整體勻稱,細看卻有長短寬窄的參差變化,字距密集而行距疏朗,一行之中筆勢連綿,行氣充沛,體現朱子書法一貫的溫文爾雅,內藏深沉的旋律。再與現藏泰寧博物館的“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尤溪博物館的“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等木匾相比較,字體都與四季詩碑文一致,並有“晦翁”落款,確係出自朱熹手筆。

另考,朱熹隱居小均坳時,曾為居住在泰寧城關西門葉家窠的商人富戶吳龍雲所修《吳氏族譜》寫過序,時在慶元四年中秋日。其序文字裏行間對客家人重本敬宗深有感慨:“熹聞上古言,有葉必有枝,有枝必有根,根不培而枝葉替,源不疏百河水涸。是故譜不由其鼻祖而修,若有葉無而根,水之無源者也。……然觀吳氏之盛,有賢祖宗,重本敬宗於前,則有賢子孫,世代重本敬宗於後也。謹序。”

查肖遜、楊孔修《朱熹隱居泰寧小均坳小考》得知,朱子隱居泰寧是有政治和經濟原因。從政治上講,避禍隱居光有適合的地理環境是不夠的,仍需地方官保護方能久居。而慶元年間,恰逢宋宗室子趙時館在泰寧任知縣,又有趙汝愚的曾孫趙良淳任泰寧縣的主薄,無肄是政治上的保護傘;而在經濟方麵,由於結交了西門葉家窠的富民吳龍雲,經濟上亦得到有力支持,從朱熹為其撰寫序文便可知交情甚厚。本可以在泰寧久住些,後因蔡元定貶謫湖南道州後,於慶元四年冬(1198年)亡故,其靈柩從湖南運回建陽,朱熹聞訊便勿勿離泰前去吊唁,此後竟未再回小均,並於慶元六年三月亡故。

四、朱子在大田魁城村的遺墨

魁城,現為大田縣太華鎮一行政村,唐至元皆屬尤溪縣管轄,明嘉靖十四年大田設縣後屬大田,稱三十六都魁城鄉。魁城原名蓬屋村,於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連氏始祖連仲英入居,見其山川秀麗雲蒸霧翁、若浮光狀常有群鹿聚伏其間,是年又是開成元年,因開成與魁城音相近,故改稱魁城。

據《大田文史資料》載:“唐末,中原及長江中下遊人又因避亂再次南遷,較早的有魁城連氏。”“唐中葉後期,連仲英中進士,官拜製置侯,為太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進士。其子連罕也中進士,授六軍都統之帥。”“五代,連胤中進士,任閩忠懿王銀青光祿大夫”、“北宋末年,連玠、連獻臣、連鼎臣、連正臣一門三太學三進士。”《魁城村史·曆代宦官錄》載:“連玠宗,北宋官拜吏部侍郎,侍講侍讀攝理文淵閣事;連獻臣,北宋哲宗元佑年間賜廣文館進士出身登太學;連鼎臣, 入太學不仕;連正臣,北宋哲宗戊辰科進士及第,官至朝奉。”



魁城當時仍屬尤溪管轄,朱熹一生無意仕途,倡辦書院,著書講學,廣收門徒,自然對地屬故鄉的魁城情有獨鍾,回尤期間對魁城連玠宗一門三進士,邑學明倫堂科甲匾額之首連正臣之故裏早有所聞,一次遂取道逆水上文江,過花橋,來到魁城。



魁城素有山高路隘之稱,古傳順口溜曰:“下雨路幹布鞋拖,出外下嶺又爬坡”,村中古道是尤溪通往漳泉的必經之地。魁城還有三鼓四旗、金牌玉印之稱,境內蛟龍奇井、石樹飛瀑、明月沉江、龍潭滔浪、牛欄秀水等景色迷人。

朱熹在魁城期間,遊覽名勝,靜思文彩,留下了“誦詩知國政,讀易見天心”的對聯一幅及“梅竹”橫批。 此聯木製鍍金,長1. 3米,寬0. 3米;橫批長0. 7米,寬0. 35米,落款“晦翁”二字,並有篆書章:“朱子”,另一印不清。據《魁城村史》記載,此聯原在魁城上洋阪頭“樓仔角”書館廳堂上,民間年間書館易主移建。對聯板毀於“文革”,今隻存橫批,字跡較模糊,唯“晦翁”二字清晰可見。

查朱熹字號,初名郎、沈郎、沈溪;字元晦,後改字仲晦;小字季延、五二、五二郎;自號晦翁、洞主晦翁、晦庵、仲晦父、仲晦甫、晦庵通叟、白鹿洞主、雲壑老人、仁智堂主、牧齋、拙齋、茶仙、雲穀壑吏、雲台真逸、雲台外史、雲台子、乙已台子、雲台隱吏、雲古老人、崇高隱吏、鴻台外史、鴻慶外史、滄洲病叟、滄洲釣叟、翁、翁雲台隱吏、空同道士鄒訴等,可知“晦翁”是在淳熙元年(1174年)始署,時年45歲,故知朱熹當是此後來到魁城。

朱熹何年到魁城?現今已無確切記載可考,朱熹曾於乾道間多次回尤溪,民國十六《尤溪縣誌》記載的朱熹最後一次回尤溪是在乾道七年(1171年),這一年朱熹隻41歲,尚未使用“晦翁”字號。查尤溪文史資料第十一輯《朱熹訪永春》,朱熹一生六次到永春:“淳熙十一年(1184年)朱熹年已55歲,還利用閑暇之際,又來到闊別27年的永春,探訪陳知柔。……翌年春,朱熹最後一次來永春,憑吊好友陳知柔亡故。”而得知,朱熹第四次到永春,當是28歲時,此時若到過魁城,也無“晦翁”落款之說。最有可能的是第五、六次赴永春路徑魁城之時,也就是朱熹55—56歲之際,可以推測為在淳熙十一年至十二年間(1184—1185年)。

結束語

春秋出孔丘,南宋有朱熹。如果說孔子是中國早期儒學的權威代表者,那麽朱熹就是中國後期儒學的集大成者。

作為“理學”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五十多載都在潛心研究孔孟之道,推明至賢遺誌,其理學思想體係源於孔子、孟子之遺言,綜集秦、漢、唐之儒學,他的《四書集注》被元、明、清三朝定為開科取士的必讀之書,其學說影響之深遠,日本樵川時代時曾一度形成朱學熱,延至今日,仍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在哲學、教育學、倫理學、民族學等方麵對朱子學說展開研究。朱熹在客家祖地誕生,其學說精華,客家人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其倡辦書院、著書立說等尤對客家人重教崇文影響甚大,一時文風甚興,人才輩出,各地辦學設館蔚然成風。

本文僅以朱熹在客家祖地的活動足跡為引子,在於求教方家學者,謬誤之處敬請指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