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5)
2009 (4)
2010 (3)
2023 (284)
居所,生活與繁衍必須的棲身之地,隨著時代的步伐加上地域的演變,反映了我們的社會進化,縮放了人生經曆的過程,回味是無奈的、有趣的、甜蜜的、幸福的......
======================================================================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剛剛開始摒棄閉關鎖國政策,意欲向世界慢慢開放的時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出生的一代青年,終於有了像他們父輩那樣了解外麵世界的機會,也就是了解所謂課本上的資本主義與現實中的資本主義的真正內容。花園洋房,則是指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資本主義先進國家最有代表性的標致之一。
中國傳統的青磚大瓦房,一套接一套多達幾進的大宅院,成功留洋海龜自建西式宅院中的洋樓,曾經也是中國人民富裕財產的象征。然而這些財產的主人,隨著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和史無前例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到來,幾乎都倒了大黴,房屋充公後能夠保住小命的主人已屬萬幸。躲過破四舊洗劫的青磚瓦房、氣派的大宅院和身世顯赫的洋樓,已是千瘡百孔,麵目全非,大量湧入的社會底層市民,塞滿各個房間,院子內外四處炊煙,和睦相處的市民們儼然主人一般,雖然誰也沒有受政府保護的那紙法定產權證明文書。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蘇聯老大哥革命成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社會主義陣營內廣泛地被複製。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家庭一員,自是身體力行,在社會主義高潮下迅速建立的人民公社和大機器製造工廠及礦山,基本沒有考慮人民生活的舒適欲望,成群的職工宿舍提供了國營工廠、礦山、教育等機構從業人員必須的生活、繁衍空間。這種密度驚人煞似集中營的多層建築,成為中國社會最為普遍的住房結構。上下班,乃至工間操的鈴聲都忘不了在職工宿舍安裝一個,夠得上半夜雞叫故事的現代翻版。
職工宿舍樓
單位宿舍,也算是國家職工可以引為豪的優越感之一。具有一定資曆的員工夫婦,最終也許能夠由所服務的單位分得一套這樣的住房。大學畢業後人生最輝煌的前十年,單位職工舍,就是我們奮鬥、努力、爭取和追逐的目標之一,有了這塊立錐之地,才會有溫暖的小家,愛情長跑始達終點,開花結果自然離不開宿舍這塊土地。
剛剛進入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發話: 城鎮居民
“可以購買房屋,也以可自己蓋。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付清。住宅出售以後,房租恐怕要調整。”
此後,趙紫陽政府具體擬定了中國住房改革的政策並實施,八十年代中期,單位在政府補貼刺激房屋銷售的前提下公開出售職工宿舍給員工,然而膽大購買者寥寥可數。不光是因為員工們哪來一大筆資金購買住房,更因沒有人相信住房可以買賣的政策,再就是不願成為被槍打的出頭鳥,隨大流觀望是最安全的舉動。
一九八六年,冒險成為本單位那百分之三點五願意且膽敢自購房屋的職工之一,我第一次獲得政府頒發的房產證明書,擁有了自己的住房。然而,此時擁有的隻是峰巢般的集體宿舍之一隅,離夢中花園洋房還差十萬八千裏。
花園洋房之所以如夢, 自然是居住環境的巨大差異,讓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想入非非了。市民們普遍的三代同堂,或是城市蝸居, 擁擠而又毫無隱私可言。 芸芸百姓們養兒育女,長大成人的最初出發地,中西方社會竟然有著天壤之別,思想開放政策讓人們對所處的社會現實有了幻想的空間 ......
to be continued ......
哈哈哈,了不起,我家都是90年代才拿到的。期待專業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