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77級校友自駕遊美50天(轉載)(九)歷史記憶(上)

(2014-09-28 06:25:12) 下一個

2013年9月14日

 

老天眷顧,藍天白雲、陽光和煦,微風輕撫。跟昨天一樣,乘紅線車,隻不過在Union Station以西第三站Metro Center下車,大概在第7街。下車沿第7街向南,然後折向西,直接到15街,往南望,就可以看見華盛頓紀念碑了。其實這一區域華盛頓街區幾乎呈方塊,隨便在那個路口拐都可以,隻是不要反了方向。我們第一個要看的是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它是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的,它位於華盛頓市中心,在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的軸線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底部麵積為39平方米,高169米,紀念碑內有50層鐵梯,也有70秒到頂端的高速電梯,遊人登頂後通過小窗可以眺望華盛頓全城、弗吉尼亞州、馬裏蘭州和波托馬克河。紀念碑內牆鑲嵌著188塊由私人、團體及全球各地捐贈的紀念石,其中一塊刻有中文的紀念石是清政府贈送的。

紀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這裏經常會舉行集會和遊行。我們從15街到了橢圓廣場,跨過馬路就是國家大草坪,正好在華盛頓紀念碑的位置,不過華盛頓紀念碑正在維修,被腳手架和安全網圍起來了。但圍網搭得很藝術,紀念碑的形狀一點都沒有改變,而且晚上它還是會亮燈,從遠處看,甚至都看不出它在關閉維修。紀念碑前的草坪上搭了幾個帳篷,有不少人圍在桌子邊,估計在搞什麽商業活動。站在草坪上,仰望著紀念碑,雖然隔著圍網,仍可以感覺到它雄偉、挺拔的身姿。幾夥遊客圍坐在草坪上休息;兩個美女躺在草坪上,享受秋日的陽光;遠處有孩子在嬉戲,藍天白雲作陪,紀念碑護衛,像一幅快樂、祥和、美好的畫卷。我知道,上紀念碑內參觀是要收費的。其實我是第三次來到此地,頭兩次是因公出國,沒有參觀費用,自己省下的$,要買大件,更舍不得在這裏花錢。可這次交錢也參觀不成,也不知還有沒有下一次。

離開華盛頓紀念碑向西就是紀念廣場,這裏每一個景點都可以喚起人們曆史的記憶。

美國二戰紀念館(National World WarⅡMemorial)位於華盛頓西北17街,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之間,是為了紀念1600萬在二戰期間服役的美國軍人而修建的,於2001年動工興建,2004年4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整個紀念館建成了一個下沉的橢圓形廣場,廣場中間是一個圓形的湖,其中有噴泉。兩個塔樓裏麵各有三隻巨大的銅質美國雄鷹舉起了象征勝利的花冠。紀念館的南北兩個方向都建有一個拱形塔樓,左右兩旁56根花崗岩柱子,每一根代表著在二戰期間美國的一個州或者一個海外領土。在彎曲的“自由牆”上刻有4000顆金星,每一顆星都代表著在二戰中犧牲的100位美國人。我們從北邊草地樹林間便道旁台階拾階而下,發現北邊塔樓門楣上刻有PACIFIC,記得好像是太平洋的意思,猜想南邊塔樓是否應該是大西洋?帶著疑問,沿著中央水池,觀看花崗岩柱花環和自由牆上的星星,很快來到南邊塔樓入口,門楣上果然刻有ATLATIC,無疑他們分別代表太平洋戰區和大西洋戰區。有人說紀念館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古代的露天圓形劇場,我看像包含無數內涵的括號(....)。南北兩個弧形碑群是括號,中間下沉廣場水池,池淺內涵深。

看過二戰紀念館,我們沿林肯紀念堂倒影池邊的樹林草地前往林肯紀念堂,在鄰近林肯紀念堂的林地間發現越戰紀念碑。該紀念碑由用黑色花崗岩砌成的長500英尺的V字型碑體構成,用於紀念越戰時期服役於越南期間戰死的美國士兵和將官,閃閃生輝的黑色大理石牆上,依每個人戰死的日期為序,刻著美軍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間在越南戰爭中陣亡者的名字。回顧越戰紀念碑建造史還是挺有意義的:1979年4月27日,一群參加過越南戰爭的老兵在首都華盛頓成立了一個社團,他們提出紀念碑不管最後建造成什麽樣子,它必須滿足四項基本要求:(1)紀念碑本身應該具有鮮明的特點;(2)要與周圍的景觀和建築物相協調;(3)碑身上鐫刻所有陣亡和失蹤者的姓名;(4)對於越南戰爭,碑身上不要有一個字的介紹和評價。

1980年7月1日,美國國會批準建造紀念碑。由美國建築家學會組織,在全國公開征集紀念碑中一共收到1421個應征方案。方案設計者被隱去姓名,由8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和建築大師組成評定委員會,通過投票選出最佳設計。最終華裔女孩林瓔以現在的V字型碑體獲第一,第二名的設計隻是三名越戰士兵的塑像。但她的這份色調灰暗且樸實無華的設計方案遭到一些人的反對,說是對戰死者的不敬,還有人認為,陣亡者的名字應該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們戰死的時間排列;甚至,由於她是華裔,受到種族主義分子和一些越戰老兵的抵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醞釀的種族主義使林瓔受到嚴格的審查,因為她是中國人。他們從政治上施加壓力,要求評審委員會更改原設計。在被迫進行的二次評審中,設計仍獲得第一,但委員會要求把第二的雕像放在V字型碑中央,林瓔堅決反對,寧可撤回設計人名字。最終這個三人雕像被放置在V字型碑西邊的林地目前的位置。按照林瓔自己的解釋,設計體現的好像是地球被(戰爭)砍了一刀,留下了這個不能愈合的傷痕。V型的碑體向兩個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別指向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通過借景讓人們時時感受到紀念碑與這兩座象征國家的紀念建築之間密切的聯係。後者在天空的映襯下顯得高聳而又端莊,前者則伸入大地之中綿延而哀傷。

參觀的人很多,碑牆下放有幾束鮮花,不知到是祭奠親人或是緬懷戰友。站在越戰紀念碑端頭,越戰士兵雕像邊,向半陷於地下的V字型碑望去,我感到這是一道通向地獄的裂縫,57000名士兵陷進去了,隻有3名脫逃。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越戰是一場噩夢,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為此付出了代價,這段黑色的牆揭示了美國曆史上黑暗的一頁,訴說著過往沉重的苦難,但是,它所體現出來的超越於政治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敢於直麵曆史的勇氣,卻讓參觀者對美國人民肅然起敬。但是美國政客對這一切卻沒有反思,我不知到未來是否會在華盛頓大草坪建立伊拉克戰爭紀念碑、阿富汗戰爭紀念碑....?這裏還有空地。

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就在越戰紀念碑不遠處,它被視為美國永恒的塑像及華盛頓市標誌,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已故總統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國總統之一,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是解放奴隸和維護美國統一,人民不會忘記。也正是他從社會最低層看出奴隸製的醜惡,揭穿"人人生來平等"的虛偽麵紗。 雖然他被殘酷暗殺,但他的精神將永存林肯紀念堂中。

紀念堂位於在華盛頓的國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馬克河東岸上,與東端的國會大廈遙遙相望,是一座用通體潔白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長方形的紀念堂矗立在一塊相對獨立、直徑約400米的草坪中間,地表以上是將近5米高的花崗岩基石,建造在石台上的紀念堂高約18.3米,加上基石,紀念堂有23米多高。紀念堂柱廊東西寬約36米,南北長約57米,是一個長方形建築。紀念堂東門外,寬闊的石階層層遞進,將數不盡的遊人引入聖潔的紀念堂。林肯紀念堂外廊四周共有36根石柱,柱高13.4米,底部直徑2.26米。高大厚重的外廊石柱頗有希臘巴台農神廟的風格,象征著林肯在世時美國的36個州。紀念堂頂部護牆上有48朵下垂的花飾,代表紀念堂落成時美國的48個州。廊柱上端護欄上刻著48個州的名字。有人說,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就是仿照林肯紀念堂設計的,不過沒有考證過,外觀倒是有幾分相似。

順著台階,走進紀念堂,迎麵是潔白、莊嚴的林肯坐像,是當時美國著名雕刻家丹尼爾·切斯特·法蘭奇(Daniel Chester French)創作的。坐像非常傳神,他的手安放於椅子扶手兩邊,神情肅穆,目光穿過大門,注視倒影池對麵衝天一柱的華盛頓紀念碑,還有大草坪盡頭的國會大廈。林肯漢白玉雕像後的牆壁上方銘刻著4行大字:In this temple as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for whom he saved the Union the memory of Abraham Lincoln is enshrined forever(對亞伯拉罕·林肯的記憶,在紀念堂裏和被他拯救的合眾國人們心中一樣永存)。展堂南北兩邊石壁上銘刻著林肯的兩篇著名演說,南牆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說》全文。紀念堂北牆上則是林肯1865年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詞。1963823日,20萬人在林肯紀念堂東階外至華盛頓紀念碑前舉行和平集會,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紀念堂東台階上發表了《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說。從那以後,林肯紀念館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為爭取公民權利的地點,民權運動的聖地。

從林肯紀念前麵的廣場朝南,在一片小樹林掩映之中是韓戰紀念碑,準確地說,是一個小小的紀念園區。韓戰紀念紀念園的構圖,可以用“六個士兵一堵牆,一組墓碑寫悲傷”來形容。園區六個士兵寫實的不鏽鋼雕塑,雕塑被拉成散兵線,撒開在一塊長滿青草小樹的開闊地上,“搜索前進”。他們頭戴鋼盔,持槍驅前,麵部表情各有不同:無奈,緊張,恐怖,警惕,或兼而有之。戰地的殘酷氣氛彌漫在整個園區。它們是韓戰中無數美國大兵的縮影。可以想象,當烈日炎炎,當狂風掃過,當暴雨傾注,當皚皚冬雪覆蓋在這片開闊地和士兵們的身上,人們對戰場的嚴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會產生怎樣的強烈振憾!。走過這片雕塑園,右邊是一麵黑色的花崗岩紀念牆。在這座牆上,隱現著淺淺蝕刻的許多士兵的臉部,這些形象不僅是寫實的,據說是根據韓戰新聞照片中美軍各個兵種的無名士兵的真實記錄的臉部臨摹刻畫的。這座牆的盡頭,上書“Freedom is not free”,中文譯為:“自由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或“自由不是免費的”。話是沒錯,也很經典,但各國、各人對自由的理解相距太遠,“為自由而戰”,仿佛成了政治術語。

韓戰原本是南北朝鮮內戰,韓戰擴大是聯合國以保衛自由南朝鮮名義發動的。聯合國是二戰後美英中等協約國為基礎建立的,那時代表中國是台灣政權,我沒有映像,征沒征求中國意見,台灣派沒派士兵參加,反正這段曆史是中國、美國永久的記憶與傷痛。一組置於地麵的小方碑,上麵刻有文字。第一塊置於雕塑群的正前方,上麵用英文寫著一段碑文“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中文意為:“我們的國家以它的兒女為榮,他們響應召喚,去保衛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國家,去保衛他們素不相識的人民”。後麵幾塊刻有參與朝鮮戰爭的聯合國軍的傷亡記載:陣亡美軍54246聯合國軍628833 ;失蹤 美軍8177 聯合國軍470267 ;被俘美軍7140 聯合國軍92970; 受傷 美軍103284;聯合國軍1064453。這是美國除二戰外,死亡(包括失蹤)最多的一場戰爭。中國據估計死亡至少在100萬以上,加上北朝鮮,總共超過200萬。有趣的是在中國自願軍墓碑刻字時,幾乎可以使用與越戰紀念方碑上相同的文字,隻改幾個字即可:“我們的國家以它的兒女為榮,他們響應召喚,去保衛一個他們似曾相識的國家,去保衛他們素不相識的人民”。

韓戰紀念方碑,又一次勾起了我對“自由”,“自由世界”的思考。我覺得鄧小平真是一位偉人,不討論“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其實自從人類誕生以來,生產進步,社會形成與發展,國家的產生,最終目的是每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但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幾百年、幾千年;方法和道路不止一條,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都需充分調動個體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俗話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隻要對民生有利就是正確的,何必管它什麽“主義”。

參觀完韓戰紀念碑,順便遊覽了馬德.路德金紀念碑,它在前往傑弗遜紀念堂的路上,潮汐湖邊。馬德.路德金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1964獲諾貝爾和平獎,1968.4被種族分子槍殺,從1986年起,美國將每年1月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紀念碑像劈開的一座大山,走過山門,是馬德.路德金雕像。紀念碑的立意取自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希望,從絕望之山中間劈出一塊希望之石。”象征他帶領廣大黑人劈開壓在頭上的大山,獲得自由解放!此紀念碑2011年建成,為地道的”中國製造“。其設計和製造者是中國的湖南雕塑家雷宜鋅,用材福建泉州瑕紅花崗岩,1600噸花崗岩由中國運往美國,由十名中方人員安裝,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工程實施階段有一小插曲:正當安裝隊伍啟程時,美國石匠工會提出抗議,中國工人被攔截下來,設計者隻身前往美國,向石匠工會提出,“159塊花崗岩無縫對接,你們能行嗎?”的疑問,最終還是由中國工人前往安裝。

對於民權,美國與中國有完全不同的取向。我記得六幾年,中國曾經有過全國遊行支持美國黑人運動,美國在其國家廣場為其著名的民權領袖樹碑,從人員到材料完全取自中國,到底是美國的政治開放性值得讚歎,或是另有意圖,不得而知。

沿潮汐湖前行,我們參觀了羅斯福紀念館。這個紀念館為公園型,主體是由3萬多塊、共重達6千餘噸的花崗岩堆起的石牆,和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的青銅雕像構成。羅斯福紀念館全部建築以石牆分隔成四個部分,代表著羅斯福執政的四個時期:

第一個石室以浮雕再現了羅斯福宣誓就職時的情形。石牆上另刻有不同的手印與麵容,與室中央石柱上的雕刻一一對應,表現了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恐懼與無助的心態;

第二個石室承接第一石室的”羅斯福新政”與社會福利製度建立的主題,同時容納了著名雕刻家喬治•西格和羅伯特•格裏漢姆的傑作;

第三石室以一尊比真人大一倍的總統坐像為主題,羅斯福身披鬥篷,麵容堅毅;

第四石室的主旋律則是羅斯福總統最重要的工作夥伴——羅斯福夫人依蓮娜。門口是青銅雕像,旁邊的牆上是旁邊是羅斯福的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的發言:“世界和平的機構絕不是一個人、一個政黨或者一個民族的事情。它必須是一種以整個世界的共同努力為基礎的和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