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77級校友自駕遊美50天(轉載)(八)圖書館及博物館

(2014-09-28 06:06:18) 下一個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美國的國立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建於1800年,主要為國會服務,並擔負著美國國家圖書館的職能。

國會圖書館館址在華盛頓國會山,館舍由傑斐遜大樓、亞當斯大樓和麥迪遜大樓組成,總麵積34萬平方米,收藏有2000萬冊圖書以及各種圖表、手稿、地圖、期刊、唱片、電影膠片等等,總量達到8000萬件。館內的書架連接起來長達547公裏。這裏有華盛頓的日記手稿、《獨立宣言》的原稿、首次印刷成書的《聖經》,其亞洲部中文藏書96萬餘冊,甚至還有清政府贈送的書籍。這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遊人來到這裏,即便是來不及坐下來閱讀書籍,至少可以參觀一下它宏大的規模和極具水準的布置。

我們說美國國會圖書館常常實說的是傑斐遜大樓(Jefferson Blog),它占據了東南獨立大道(Independence Ave.SE)、東北國會街(East Capitol St. NE),東南第一街( First St. SE)、東南第二街( Second St. SE)間一大塊地盤。麥迪遜大樓在它的南麵,隔街相望。它是一幢文藝複興時代式的建築物,圓形天花板由各式玻璃鑲成的,二千扇玻璃窗製造出極好的采光效果。來到位於東北第一街的傑斐遜大樓門前,見到白色大理石鑲嵌的台階直通二樓入口。經過安檢,進入館內,正好是入門大廳的二樓圍廊,圍廊四周是巨大的大理石柱。大廳是挑高的,占據1、2、3樓的中央空間。大廳頂部四壁畫滿了似乎是表達宗教故事的彩色壁畫,色彩鮮豔、線條明快,人物形象生動。大廳中央豎立著一尊雕像,她身著古希臘的衣袍,頭戴花冠,左手高舉火炬,正不知是何寓意,來曆背景,有人說是“智慧女神”。有樓梯通向底樓,樓梯也是白色大理石砌築,兩邊的欄杆上全是小天使圖案的大理石浮雕,她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繞過圍廊,對麵一個樓梯可以上到3樓參觀走廊,在這裏可以一覽中央圓形閱覽廳的全貌。閱覽廳,麵積不算大,但空間很大,估計有5層樓高。四周的圓形拱門直通藏書室,每個坐位設獨立照明,為讀者進行了周到安排。順便說一下,凡年滿17歲,提供帶照片的有效證件,無論國籍、身份,都可以辦理進入國會圖書館閱讀的出入證。

從國會圖書館出來,沿東南獨立大道向西,我們前往國家廣場博物館區參觀。由於這裏博物館眾多,各人偏好不同,很難統一,蔣總裁決定,大家自由選擇,參觀1~2個博物館,5點在國會大廈前的倒影池邊集中,迎接夕陽映照國會大廈的美景。說到華盛頓的博物館,不得不說說史密森其人及史密森學會。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1765-1829年),英國科學家,是華盛頓史密森納學會的主要讚助人。

他死後把遺產留給侄子,並附上條件,如果侄子去世時無子嗣,遺產必須捐贈給美利堅合眾國,以“增進和傳播人類的知識”。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麽史密森把財產留給他從未踏足的國家。美國政府最初是準備落實史密森的遺囑的,甚至國會為此還專門通過了一部學會組織法。但可惜的是,美國政府卻最終將這筆錢用於購買債券,居然投資失敗了,血本無歸。這個事情差點就這麽不了了之了。就在這時,曾經當過美國第六屆總統的約翰·昆西·亞當斯以一名普通參議員的身份,站出來振臂疾呼,強烈批評這種不講誠信沒有責任感的行為,認為這樣辜負了一個滿心赤誠的朋友對美國的期望。最後,國會再次立法,並連本帶息地恢複了那筆財產,一同用於成立史密森學會,在美國的華盛頓特區建造了一座以史密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龐大博物館群。學會下設14所博物館和l所國立動物園。 14所博物館中,有弗裏爾美術館,阿瑟·M·薩克勒美術館,國立美國曆史博物館,國立自然曆史博物館,國立美國藝術博物館,國立肖像館,國立航空和航天博物館,赫什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園,美術和工業大廈,倫威克美術館,阿納卡斯蒂亞地區傅物館,庫柏-休伊斯博物館等。除庫珀休伊特博物館館址在紐約市外,其餘各博物館皆坐落在首都華盛頓。此外,學會還領導著著名的W.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J·F·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和若幹分布在美國其他地區及一些國家的研究中心、天文台和科學實驗室等機構。這14個博物館的藏品總數現已有1.4億多件。史密森學會是唯一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半官方性質的博物館機構,每年約一半的經費經國會批準後由美國政府提供。史密森學會董事會由曆屆美國副總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3名參議院議員和9名美國公民組成,會長由董事會任命。史密森學會就坐落在博物館群之中,國家大草坪旁邊。

沿獨立大道前行,左邊是一些政府機關,如:眾議院辦公樓、衛生與公眾服務部、聯邦航空管理局、農業部等。右邊是博物館區。沿東南獨立大道向西行,第一個看見的是國家植物園(U.S Botanic Garden),它位於國會大廈旁,馬薩諸塞大道與獨立大道夾角地帶。美國國家植物園是一座收集了美國及世界上4000多種不同植物的活博物館。同時也是美國唯一由農業部管理的一家植物園。遠遠的就可以看見它的玻璃屋頂,據說特別值得觀賞的是棕櫚屋以及集合了多種水果樹的亞勢帶展示區。我們攀枝花就屬於亞熱帶氣候,亞熱帶植物很多,沒有選擇在這裏參觀,直接來到航天航空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USA)參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於1976年7月開館,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關飛行的專題博物館,隸屬於史密森學會。我們是從獨立大道一邊進入博物館的,經過安檢,進到中央大廳。這是一個鋼結構骨架,由玻璃、大理石裝飾的現代化建築。空間巨大各種航天器多層次展示,布展亂中有序。我在20多年前來過這個博物館,現在感覺展品少了一些。原來有一個名叫史蒂芬·伍德瓦-哈奇的有錢人捐獻了6500萬美元,促成了美國政府進一步投資,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開設了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新館。新館所在地原來是一個廢棄的機庫,被史密斯 森接管後,改造擴建成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新館,它大到令人歎為觀止的程度,可能有些展品移去那裏了。新館無緣觀賞,還是看看眼下這地方。大廳中央擺著用有機玻璃罩起的烏黑的阿波羅11指令艙,右邊靠牆立著幾個火箭模型,頂上掛了七八架飛機;左拐進入西部展廳,這個大廳展出航空航天史上各階段的飛機和宇航設備,比以前空曠多了。頭頂上懸掛老式飛機,大廳裏有客機的機頭和一段機身,好像是747飛機的前10米機身。如此龐大的飛機放在大廳裏,第一感覺是,它太大了!同時感到人類科技發展有太多的奇跡。

展廳裏還有很多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如開創載客民航的福特三發(Ford Trimester)、開創民航商業化時代的道格拉斯DC-3、前掠翼的格魯曼X-29、美國第一架噴氣飛機貝爾P-59等,還有“戰斧”巡航導彈、多種洲 際彈道導彈、“阿波羅”登月艙、“哈勃”軌道望遠鏡、約翰·格蘭和尤裏·加加林的空間服等。這裏還有著名的二戰戰鬥機,如日本“零”式、德國Me-109(也 稱Bf-109)、英國“噴火”,還有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Me-109和“噴火”融合了單翼機的高速、高爬升率和雙翼機的高機動性為一體,改變了空戰的麵貌。Me-109在西班牙內戰後期的勝利迫使斯大林改組蘇聯航空工業,米格、蘇霍伊、 雅克福列夫、伊柳申、拉沃奇金等響亮的名字得以誕生。噴氣式的德國Me-262則開創了航空的噴氣時代,使蘇聯獲得此技術後,加以利用使其航空技術跑步跨入世界前列。

展館的東部展區是宇航展廳,我找到了精致的阿波羅—土星5尾噴管模型,隻做了四分之一,用側邊和底板的反射使參觀者能很清楚地看到整個噴管的結構。我記得原來在它旁邊的展覽櫃,是一塊來自中國古代的測天有關的大銅盤,如今不見了蹤影,不知到是收起來了,還是歸還中國了。玻璃屋下有很多導彈,火箭和航天器模型。前蘇聯“伴侶”號衛星高懸在屋架下,這麽一個比籃球大不了多少的小東西,引發了一場瘋狂的空間競賽,美蘇兩國傾盡國力,最終以美國搶先把人送上月亮而告終。展廳展出了一些著名的宇航器,如:對接成一體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和“聯盟號”宇宙飛船、阿波羅飛船的月球艙、“哈博”軌道望遠鏡、美國約翰·格蘭(左)和前蘇聯尤裏·加加林(右)的宇航服等。

展館的新型天象儀顯現的9000顆各種星球、星係、星雲、則使我們身臨其境地進入了無窮盡的燦爛蒼穹。錄像《幻想與現實》可以把你從早期科幻雜誌和科幻電影片斷帶進了現代航天技術。這裏還有體驗航天科技的遊戲裝置,有體現重力原理的,有表現失重飄浮的。看見很多小朋友在玩,也忍不住來了兩下。出門時看見了那塊著名的月球石,它被存放在正門口中央的一個玻璃櫃之中。

已經過了中午,中餐幹糧已在國會大廈損失怠盡,隻好在博物館的麥當勞,坐在國家草坪邊的休閑椅上,邊吃邊休息。看著眼前的大片綠地,我在想:從國會大廈前的水池到傑克遜紀念堂,這一片綠地好像與紐約中央公園不相上下,美國每個城市中都有這樣一大片綠地,真是城市公民的福氣。不遠的樹下,一隻鬆鼠,在啃著不知什麽食物,覺得畫麵很好,走過去給它照了個像,它也不怕人,沒有逃跑掉。

吃飽了,休息好了,我們決定前往華盛頓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雖然這家博物館在規模上比紐約自然博物館略小,不過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曆史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體係史密森尼博物館所屬的十六所博物館之一。我們沒有參觀紐約自然博物館,在這裏可以補上。

華盛頓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開館於1910年,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收藏的展品多達一億二千多萬件,是研究自然發展的寶庫。從我們休息吃飯的地方橫過大草坪是國家藝術館老館,在折向西是雕塑公園,公園西麵就是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了。它的北門在憲法大道,從北門進去是底層,這裏有鳥類展示區。我們從南門拾級而上,直接進入博物館是圓形的中央大廳。大廳整個設計為古典式風格,大廳中央巨大非洲象標本,在橘黃色光線的烘托下,好像穿梭時空進入了億萬年前廣袤的非洲沙漠,走進了史前的自然世界。

整個博物館分三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主題,相同的精彩。我們參觀從第一層開始,這一層是三層展館中自然動物標本數量最多的一層,包括有近20類不同內容主題的展示廳,從動植物化石標本,到海洋展廳,再到非洲動物展廳,各大洲動物展廳,以及類人猿發展到人類的展示廳,可謂是將全世界動物一網打盡,精彩紛呈。展館布置煞費苦心,把靜止的標本構圖成具有動感的畫麵,這是非洲館表現動物食物鏈的一幅畫麵:兩頭母師正在進攻一頭非洲水牛,遠處有長頸鹿、山地斑馬等一排食草動物;另一邊,雄獅正站在高處低吼顯示自己的威望,在高高的樹幹上,還有一隻花豹正在休息,而邊上就是花豹的獵物:一隻黑斑蹬羚。哺乳動物館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哺乳動物標本,包括亞洲瀕危動物老虎和紅猩猩、北美洲的棕熊、野牛和狼、歐洲的猞猁、黑熊、雲豹、盤羊等,還有來自南美洲的美洲虎和難得一見的三指樹懶。這些都是極具地區代表性的哺乳動物。隨後就是人類起源主題,這裏展示幾十個類人猿頭蓋骨,同時播放人類起源發展的視頻,你可以感受到人類在大自然演變過程中逐漸完善,並成為地球統治者所經曆的漫長歲月和人類的偉大。海洋動物展示區的麵積很大,這裏有很多海洋哺乳動物、魚類、甚至微生物的展示。最吸引眼球的是懸掛在空中的一個長達27.6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須鯨標本模型,實在令人震撼,真想象不出,海洋中盡然有如此巨大的動物。此外還有世界鳥類展廳、爬行動物展廳、昆蟲展廳、史前生物館等很多關於生態自然和動物的內容。在昆蟲館有一個展示螞蟻箱子,透明的,可以看見螞蟻的地下活動。二樓還有一個聞名於世的礦物寶石展示館,其中鎮館之寶就是一顆45.5克拉的藍寶石“希望之星”。有一塊天然綠寶石,未經處理,也沒什麽光澤,上麵甚至還有點兒泥土,如果扔在路邊,估計都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匆匆溜了一圈,趕忙出來,還是順大草坪向東,經過國家美術館的西館和東館門前,隻是望了一眼。來到國會大廈前的大水池,已經有先於我們的幾位在此等候了。

華盛頓的日落大約是下午6點35分,大家在池邊等候,邊照相。愛好留影的挖空心思,擺出各種姿勢,照了一張又一張,單人的,雙人的,組合的。殊不知,太陽正悄悄的落下,它那金色的餘輝已經灑向雄偉的國會大廈,隻有3分鍾,稍縱即逝。當然大多數人都捕捉到了這美妙的一刻,但也有人錯失了良機。拍完夕照國會山的美景,這才感覺有點累了,拖著沉重的腳步踏上回去駐地的路程。回去仍然到Union Station乘紅線地鐵,沿特拉華大道去中央車站廣場,從地圖上看與來時好像還近一點,總感到走了很久。

 

張中元  寫於2013.12.14

 

相關鏈接: 

橫跨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