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留學之路 (三)

(2014-07-29 14:38:51) 下一個

(三)   校園初體驗

住宿安排停當,我便開始外出活動,從密大工學院所在北校園可以乘學校的校車穿梭各處,安阿堡是以密大為主的大學城,沒有校車還真不方便,何況校車是免費的。

學弟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答辯,顯得十分忙碌,學弟媳婦也在東密西根大學邊讀書邊工作,隻有我是個閑人。有時我就給他們做做飯,炒炒菜。粗枝大葉地,我盡量做自己拿手的川菜,哪曾想身為江浙人的學弟媳婦居然不怕辣,一個勁地讚美我做的菜肴好吃。除了當廚子,我也跑去坐在學弟論文答辯的現場,偷聽學術問答,體會美國院校生活,因為在不久的將來,我也許會經曆類似的場麵。再就是認識了不少新人,他們很多人日後都成了密大的教授或三大汽車公司的同仁,在底特律的製造業界也是很有名氣的。總之,在密大短住收獲頗豐,以至於後來本人多次來密大開會,也是熟門熟路,儼然半個密大人似的。

密大是美國公立院校數一數二的好大學,與加州柏克利齊名,很多研究生檔次的專業都排名全國前五位,她的橄欖球隊也很有名,密大橄欖球場可容納的人數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整個安阿堡,藍底黃字的密大校旗無處不在。主校園在安阿堡市區,學校行政當局、研究生院部、密大醫學院係統均在這裏。市中心也是密大的中心,很多為密大服務的書店、餐館、咖啡店、小商店、專為學生租賃的小樓等等,不一而足。

密大研究生院圖書館門麵古老而氣派,我在裏麵隨便查找些有趣的資料,有關中國近代的一些實物、信劄、電報、繪畫、書籍等等,其內容是從來沒有也是國內不可能見過的,從根本上推翻了我在國內多年所受之正統教育,知道了天外有天,知道了有關史實的東西是可以眾說紛紜的,也就是在國內口頭上提倡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通過不同渠道、甚至相互矛盾的海量信息,用自己的思想,思考、分析、判斷才可以得出正確答案。我,居然開始不盲從師道,享受獨立思考的自由了,多年來,堅持這種看問題的態度,始於“哈琪爾”(Hatcher)圖書館。

當年準備出國的人都知道,英語水平考試,除了托福,還有伊丕體和“米勒布”(MELAB),伊丕體是國家公派人員需要通過的英文考試,而米勒布則與密西根大學有關,“雅思”(IELTS)之類的考試到是沒有聽說過,後來才有的吧。密大外語學院有個考試服務中心,與托福齊名的米勒布英語水平考試,就出自這裏。除美國院校外,很多英語國家的大專院校也接受米勒布成績代替托福,世界範圍內也分布不少米勒布考點,在國內備考托福的時候我就知道,四川大學也有個米勒布考點。我專門來這裏察看一番,了解情況,從報名費用,到考試時間等內容,以後轉學需要英語成績,說不定就有用。底特律大學的一位同學,後來果然用到我提供的信息,頭天報名,第二天考試,第三天就拿成績,效率之高,令人刮目。

密大漂亮的地方要數北校園,工學院的各係安身於此。與市區不同,綠色是基調,沒有太多高樓大廈,得體的建築物隱映於綠樹花叢之中。電機係門口我看見了“恩利厄卡”(ENIAC),數字集成計算機,它是一九四六年濱州大學莫爾電機工程學院首次研製成功,人類第一台重複編程大數據處理通用目標電子計算機。恩利厄卡讓我大開眼界,實物展示了電機工程曆史性的突破,我首次將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與有趣的發明背景聯係起來,發現因興趣而驅使的發名創造,在中國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為什麽恩利厄卡放在這裏供人參觀,原因不詳。聽說有位當年在賓大參與開發該機的教授後來到了密大任教,是否他想炫耀一番學術水平,利用人脈與關係給弄來的呢,隻能是我的猜想。

北校園不光漂亮,安全也不是問題,底特律周邊人們難免要擔心這點。有次在圖書館看書,半夜才回家,抄近道,獨自走在校園內的草坪上,突然一道閃電從天而降,把我套在雪亮的圈圈裏,不由自主抬頭望去,眼花繚亂,啥都看不見,聽聲音像是夜巡的直升飛機,光柱陪我走了很遠,直到他們認為我到了安全地帶才離去。也許他們是在抓賊,也許他們是在護送,誰知道哩,反正我盡往好處想就是了。

學弟媳婦在附近的東密西根大學念碩士,人長得很漂亮,也很能幹,她學的是文科,在工科男女人眾裏她顯出不凡氣質。在她提醒下,我開始準備考駕駛執照的事情,因為這是遲早的事情,她替我找些筆試資料,後來又開車送我去“伊普斯蘭蒂”(Ypsilanti)參加筆試。在還沒有遠離朋友能夠照顧的當下,我便拿到了臨時駕照,無疑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她的功勞大大。

在密大一晃就住了兩周,世間總有要散的筵席,不知不覺舒服的日子就要結束。我的學校也快開學,學弟答辯完了,有了空閑時間,我們決定到底特律大學去一趟,一是報到注冊,一是找找住處。

學弟駕車帶我第一次進入底特律,這個注定將成為我在美國安身立命的新基地。沿途廢棄的空房,林立的鐵絲網,路邊時不時地,有用雪白雙眼瞪著你看而無所適事的非裔,與安阿堡相比,頓時有從天上掉到地下的感覺,心裏還真是怕兮兮的。

底特律大學位於麥克尼古拉斯(McNichols)路與利維諾伊(Livernois)大道的交口處,不像美國絕大多數的開放式校園,整個學校都在鋼鐵圍欄之內,校區內幾棟古老教堂式結構的建築道出這所天主教會學校的身份。這所密西根最大最老的天主教大學始建於一八七七年,底特律主教卡斯帕·亨利邀請有誌於教育的耶穌會教士,在底特律市中心的傑弗遜大道旁成立了該大學的前身,底特律學院。一九二七年,學校擴建,搬到新的地址,底大牙學院和法學院至今仍然留在底特律市中心。因為是私立的教會學校,她一直致力於以教育的力量來改變人們、並通過他們改變這個世界。為此,特別注重培養個人的智力,社會,精神和道德的發展。

底大國際學生服務部,位於校園學生中心二樓,我們報到注冊皆通過他們安排,在這裏我第一次見到了阿格尼絲·漢森女士,一位頭發花白麵容慈祥的老太太,她是負責國際學生的副部長,我的愛團鐵就是她簽發的,她是給我發留美通行證的人,在這裏我終於將文件上的名字與人對上了號。

注冊完畢,學弟很有經驗地帶我在學生中心的留言板上尋找住房信息。這種留言板,校園內處處皆是,很多重要信息通過它傳播,有租房、賣車、找工作、獎學金機會、助教空缺等信息,五花八門,到是非常方便,在國內讀大學的時候從來沒見過這等事。我初來乍到,沒有經驗,看也看不出個好歹,好在有學弟幫忙,從重多招租紙條中選出一張,電話一聯係,正好有人在家,離校園就兩個街區,對於沒車的我至關重要。我們決定過去談談,要是能搞定住宿的事情,那就最好了,從安阿堡來一趟並不容易。其實學校裏就有供學生租用的宿舍,很多台灣同學就住那裏,學校的小冊子有關它的信息,每月租金四百多美元,難怪台灣同學多,我兜裏的錢交學費都成問題,哪裏負擔得起。

我們離開學校,在一條叫做瓦潤頓(Warrington)的小街邊上停了車,迎接我們的是一位中國留學生模樣的青年,通過交談才知道,他並不是房東,但能夠替房東作主談生意。房東原是一位在底大留學的上海女子,她父親極有遠見投資買下這棟小屋,專門租給來底大留學的學生。據說上海女子已經畢業去了威斯康辛,委托我們麵前的這位青年代管租賃事宜,他就算是房管經理。經理帶領我們樓上樓下看了一遍。這棟小樓一共兩層,外加地下室,房東改建了八個鬥室,可以分租給八個房客。二樓兩間臥室,一間出租給了一位上海姑娘,一間留給房東女兒,說不定她什麽時候會回來視察,留個歇腳的地方。一樓兩間臥室,經理租用一間,隻有一樓最大的一間空著,還是因為有人轉學去其它州讀書才輪到我租,租金是小樓裏最高的,每月一百三十美元,由於開學時間漸進,找房會越來越困難,學弟說,一百三一個月應該不算太貴,可以先租下來,日後覺得不妥再換不遲,我不得已隻好租了它。小樓的地下室有四間改建的臥室,隻能容下小床的鬥室昏暗潮濕,洗衣機、熱水爐都安裝於此,噪聲很大,就是這樣的條件,他們算是這裏最受歡迎的寢室,總是最先租出,其原因隻有一個,便宜,每月六十五到八十美元不等。

小樓的廚房、廚具,起坐間公用,水電分攤,電話費按各自通話計算話費。與經理談條件的時候,我告訴他地下室的人如果搬出去,空出的房間,我必須首先被考慮,他同意了。我初來乍到,心裏老是盤算,沒有打工收入前,我的錢還能支持多久。其實我就找個晚上能睡覺的地方,越便宜越好,幾個月以後,有人搬出,我就挪到了地下室六十五美元的房間,住著心裏踏實多了。

交付定金後,我們算是辦完一件大事,學弟和我踏上歸程沿九十四號高速公路,我們駛回安阿堡。

一九九一年九月一號,我便正式搬到了在美國的新家,瓦潤頓一萬七千三百零一號,朋友們的幫助終於截止,我在美國獨立打拚的日子由此開始。回想起來,多虧有了這些朋友,否則不堪設想,我的這番遷移應該算是比較順利的。後來也聽到許多自費留學生的故事,各種橋段都有,酸甜苦辣、啼笑皆非,悲歡離合,陰差陽錯,有筆頭功夫的作家,應該將他們的故事寫出來,保證比那杜撰的《北京人在紐約》更精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確實,國外大學的氛圍是第一流的,科學民主自由。材料都在那,自己去看,去判斷,沒人給你強加觀點。美國各大學有很多關於中國的資料,很多是第一手的,國內都沒有的。我曾在波士頓待過,可惜哈佛圖書館要證,沒能進燕京圖書館等,哥倫比亞大學的遠東圖書館就可以隨便進,那時忙於生計,隻進去轉了幾次。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這種經歷大概已經刻進腦子裏了,永遠忘不了,回想的時候,總是清清楚楚、歷歷在目。
canhe 回複 悄悄話 車城兄寫下當年留學初到美國的寶貴經曆很有意義。你的經曆就是大多數留學生的經曆,大同小異,很艱苦但一定是你人生旅途一筆寶貴的財富。俗話說窮則思變,它會給你日後奮鬥的動力和意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