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清華百年

(2012-08-22 15:29:48) 下一個


二零一一年的元旦,當地華人,特別是來自臺灣的華人,熱鬧非凡,恭賀中華民國成立一百周年。然而在大陸中國,卻也以另一種方式,慶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一九一一年(清宣統三年),正是中國農曆辛亥年,十月十日(農曆八月十九)夜,在湖北武昌發生兵變,一場旨在推翻清朝專製政權、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爆發。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製,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九一二年元旦,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文就職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共和體製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國各民族間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因爲武昌起義的重要,它直接成爲中國民主革命導火索,雙十節被定爲中華民國國慶紀念日。

 

二零一一年三月三十日是清華建校一百周年,當地一些華人學子們正在積極忙碌著,他們緊鑼密鼓張羅、籌劃的校慶,乃中國著名學府清華大學百年誕辰。清華大學的歷史,不能不讓人記起庚子賠款。清華源於辛醜條約約定的庚子賠款,清華大學與美國的淵源,讓人聯想到一百年前的中美關係,甚至可以說,沒有美國便不可能有清華。清華大學的根,則注定要追溯更遠,要到一百多年以前中國所發生的那場宗教排外事件。

十九世紀末,中國發生了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針對所有在華西方人、傳教士,甚至也包括華人基督徒在內,所進行的大規模暴力排外(教)事件。歷史上稱之為義和團運動發生在農曆庚子年,這場宗教“戰爭”也稱庚子事變、庚子國變、或者庚子拳亂。

在義和團運動興起的中國廣大地區,有兩萬多名中國基督徒死亡,還有許多與教會無關的中國人被義和團殺害,數量遠超被害教民,死亡的義和團拳民、義和團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國人也不計其數。幾年內,比較突出的事件有,德國聖言會傳教士能方濟(Franz Nies)及理加略(Richard  Henle)被衝入教堂的村民打死,山東肥城發生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被殺案件,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在永定門內被剛調入京的董福祥甘軍所殺。

究其根源,皆因甲午海戰中國戰敗,馬關條約簽訂以後,最終宣告了中國近代‘洋務運動’展開,西方列強在中國境內修建鐵路和採礦,西方傳教士被準許在中國傳教和成立教會,基督教教會每每因為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

清末華北地方經濟破產,傳統社會綱紀解體;在轉變的時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會社紛起。總之,教會、教眾和洋人、洋貨,成為了仇視的對象。當時社會有許多詆譭西方人的謠言,如說洋人醫院挖小孩眼睛製迷藥、神父用特製器具吸男童陽精等等,而一般中國百姓一向迷信這類傳言,從而人人自危,對西方人及中國教友恨之入骨。教會除了傳教之外也興醫辦學、提倡破除陋習(如纏足納妾)、傳播新思想(如憲政、民主),維新思想與傳統封建勢力的仇恨加深。

一八九九年,漢裔旗人毓賢出任山東巡撫,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採用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而口號亦由「反清復明」改成「扶清滅洋」。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教士;抵製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義和團的積極排外下,外國人被稱為「大毛子」,一律殺無赦。中國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稱為「二毛子」;其他通洋學、懂洋語、以至用洋貨者,被稱「三毛子」,輕則被毆辱搶劫,重則可能有殺身之禍。時人記載:「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生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羅稷臣星使之弟熙祿,自河南赴津,有洋書兩箱,不忍割愛,途次被匪繫於樹下,過者輒斫,匪刀極鈍,宛轉不死,仰天大號,顧以為樂;一僕自言相從多年,主人並非二毛,亦為所殺,獨一馬夫幸免。其痛恨洋物如此。」,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外國公使對於清廷容忍義和團的政策十分不滿,不斷照會、抗議清朝政府,一方麵自行調動在華武裝力量,保護僑民。

戊戌政變後慈禧廢黜光緒皇帝,完全控製朝廷,外國公使對此做法皆有微詞,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專權感到十分不滿,中外關係趨於緊張。一九零零年一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抗議,發佈維護義和團的詔令。直隸總督裕祿於是由本來剿滅義和團,轉變成扶助義和團。除了向團民發放餉銀外,裕祿還邀請義和團的首領大師兄曹福田到天津開壇聚眾。於是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壇請神、燒教堂、殺洋人、殺清軍、並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桿等洋物。

五月二十八日,英國全權公使麥儅勞(Claude Maxwell MacDonald)有感使館區有危險,要求停泊在大沽口附近的十七艘外國戰船增援。三百三十七名外國水手及陸戰隊員於五月三十一日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京,防衞使館區。另外八十九名德國及奧國陸戰隊員於六月三日抵京。

 

六月十日,慈禧委派端郡王載漪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義和團拳民同時開始大舉入京。最多時北京的拳民超過十萬。是日起,北京外國使館對外通訊斷絕。

 

六月十一日,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由英國的海軍司令西摩爾(Edward Hobart Seymour)帶領,乘火車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因為鐵路被拳民破壞,西摩爾受阻於天津城外的楊村、廊坊一帶,與清兵及義和團展開戰鬥不利,退囘城中,致使第一次試圖解除清兵和義和拳民對公使館的圍困失敗。該戰事被清政府及義和團認為是一次抗擊外敵的重大勝利,並被命名為「廊坊大捷」。

 

六月十七日,聯軍攻佔大沽口炮臺。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時,得到虛假情報,以為外國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慈禧決定支持義和團向洋人開戰。命剛毅、載漪、載勛、載濂、載瀾統領義和團,任載勛為步軍統領九門提督。

 

六月二十日,德國駐華公使克特勒(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緒釀成戰爭的導火線。

 

六月二十一日,按照慈禧太後的旨意,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彼等”,實指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等十一國,同時“宣戰”。實際上皇室隻曾向清室臣下下達一份譴責洋人和表達決心的詔書,而該詔書未曾按現代外交慣例,交予外國使節。

 

清廷向各國宣戰的同時,也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公使竇納樂負責指揮抵抗。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四萬五千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意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

 

七月十四日,聯軍佔領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自殺。

 

八月四日,聯軍向北京進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十五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三萬多人。

 

八月十四日淩晨,聯軍來到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八月十五日逐步攻佔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

 

八月十六日晚,八國聯軍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後立即倉皇離開,逃到西安。

 

在美國的歷史記載裡,稱這次軍事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早在清政府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當由李鴻章作總統支撐局麵。

 

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於是在東南各省公開違抗支持義和團的聖諭。

 

清朝皇室在逃往西安途中,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命令各地官兵剿滅義和團。

 

九月七日,清廷發佈上諭,稱「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剷除不可」,中外勢力的聯合剿滅義和團。同時,清政府派慶親王奕劻及李鴻章為全權特使,與各國和談。

 

一九零零年十月,李鴻章抵達北京,向八個佔領國展開談判。俄國誌在取得中國的東北,德、法、日、義皆有瓜分中國領土的想法。但英、美則以商業為重,希望保持在華的貿易利益,對俄國的擴張存有戒心,故此反對各國的領土要求。李鴻章從國際法上,提出義和團為叛逆,皇室之前的宣戰詔令是被挾持之下發出,不承認中國與十一國交戰,事件是外國派兵來華助剿叛亂所引起。故此各國無割地的理據,而中國則隻有賠償軍費的義務。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清政府被迫簽署《辛醜條約》。辛醜年達成的這個‘條約’,亦隻是一個中國與十一國之間的賠償協定,而並非交戰國之間的正式和約。中國雖然免於領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國給予總計四億五千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這項賠款史稱「庚子賠款」。由關稅及鹽稅中扣付,這個數目意味著要向每個中國人懲罰一兩白銀。這筆賠款金額過於龐大,清廷將分三十九年還清,本息共計九億八千二百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兩。

 

西方各國要求中國賠款的理由包括:支付出兵戰費及利息、賠償各國僑民、傳教人員、商人及企業損失、賠償各國教會損失、賠償中國教民損失。

 

在庚子賠款紋銀的分配比例中,俄國所獲最多,佔庚子賠款縂數的百分之二十八點九七,其次為德國,佔縂數的百分之二十點零二,其他各國的分配比例為法國百分之十五點七五,英國百分之十一點二五,日本百分之七點七三,美國百分之七點三二,意大利百分之七點三二,比利時百分之一點八九,奧匈帝國百分之零點八九,荷蘭百分之零點一七,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國各佔百分之零點零二五。

 

各國賠款分配比例,除考慮到出兵數量、戰費支出多寡以及財產損失外,德國因其外交官克林德遇害故要求巨額賠償。法國為中國天主教會保擭國,因此其所得賠款中,有一部分用於修繕被毀教堂,以及支付給中國遇害天主教教民遺屬,作為撫恤金。

 

一九零四至一九零五年,因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有“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之語,大清駐美國公使梁誠聽證美國國會,一方麵向美國勸請核減,一方麵上書清廷,請以此款設學育才,美國決定減免其所得賠款的一部分,改用於培養赴美留學生的教育費用,建立‘留美預備學堂’。鑒於其在外交上的作用,這一做法也得到了英國、日本和法國的仿效。

 

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國國會之讚同,將処置賠款全權付與縂統西奧多•羅斯福。照條約中國應付美國賠款二千四百四十四萬七百七十八元八毛一分,經羅斯福縂統決定將當時尚未付足之款項一千零七十八萬伍千二百八十六元一毛二分,從一九零九年一月起退還中國。為紀念羅斯福縂統對清華立校的貢獻,清華有體育舘曾被命名為“ 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 羅斯福紀念體育舘”,並在麵牆上鑄其雕像。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接管後作為“帝國主義侵略”象征被剷除。

 

一九零八年(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十一日,美國核減賠款的文告由駐華公使柔克義送達中國,中國外務大臣慶親王奕劻答複上述公文說:體會新近貴國縂統希望鼓勵我國學生赴美入學校及求高深學問之,有鑒於以往貴國教育對於我國之成效,大清帝國政府謹選派留學生到貴國承受教育。

 

同日外務部致美國公使舘函稱:從賠款退還之年起,前四年我國將次第派送一百學生,迨四年終局,我國將有四百學生在美,從第五年起,直至賠款完畢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學生,並派唐紹儀為特使赴美表示謝意。

 

一九零九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庚款。七月十日,為落實美國的庚款興學計畫,外務部、學部《會奏收還美國賠款譴派學生赴美留學辦法折》,詳細規定了派遣留美生的辦法,包括:擬在京師設立遊美學務處,由外務部、學部派員管理,綜司考選學生、遣送出洋、調查稽核一切事宜。並附設肄業館一所,選取學生入館試驗,擇其學行優美,資性純篤者,隨時送往美國肄業,以十分之八習農工商礦等科,以十分之二習法政理財師範諸學。所有在美收支學費、稽查功課、約束生徒、照料起居事務極為繁重,擬專派監督辦理。為統籌考核留學生,外務部與學部上奏設立“遊美學務処”並附設“肄業舘”。

 

一九一一年二月,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由軍機大臣那桐題寫校名,會辦範源濂、唐國安共任監督。三月三十日(三月初一)暫行中等科開學儀式。四月一日,高等科開學,教師多由美國聘請。

 

七月十七日(六月初一)遊美學務処正式建立,後任命外務部署左丞、左參議兼學部丞參上行走周自齊擔任縂辦,學部員外郎範源濂和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駐美公使舘參讚容揆任駐美學生監督。

 

十月,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隨即挪用退還賠款以彌補軍費,學堂經費斷絕,原定正式開學儀式取消,十一月九日正式停課。

 

‘清華學堂’辛亥革命後改為‘清華學校’,該校做為留美預備學校。學生經過八年留美預備訓練,在完成基礎學業的同時,熟習美國的語言文字、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社會政治等。清華學校每年招考學生的名額.按照各省分擔的庚子賠款的比例分配。

 

‘留美預備學堂’畢業生直接進入美國大學三年級留學。這是中國第一所專為留學美國的中國青年所建立的這所預備學校,就是位於中國北京的清華大學及位於臺灣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之前身。

 

就在建立清華學堂的同一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取代了滿清王朝。民國政府繼續按百分之四的年息,向各國支付庚子賠款,而美國繼續每年退款給中國,用於教育事業。當代中國以及海外華人中的很多知名人士,包括教育家和科學家,當年都接受過庚子賠款的獎學金贊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乃戰勝國,因此停止對戰敗的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賠款。

 

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也在一九二零年宣布放棄對俄庚子賠款。

 

一九二四年,美國政府又宣布第二次退還庚子賠款,把餘下的所有賠款全數退還中國。由於當時中國処在戰亂時期,沒有穩定的中央政權,美國政府委托由美中兩國人士組成的‘中華文化教育基金’(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管理退款。基金會用退還的賠款興辦文教事業,繼續培養留學生並資助清華大學,還在一九三一年建立了當時遠東最先進的圖書舘之一‘國立北平圖書新舘’,這就是今天的中國國家圖書舘古籍分舘的前身。

 

而一九二六年年初,英國國會也通過退還中國庚子賠款議案,退款用於向英國選派留學生等教育項目,隨即派斯科塞爾來華製定該款使用細則。當時,胡適是『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方顧問。

 

隨後,日本和法國也相繼仿效美國將賠款的一部分用於資助中國年青學生到本國留學。

 

中國對義和團之亂造成的庚子賠款支付到一九三八年時終止,實際共支付賠款六億五千二百三十七萬餘兩,折合銀元則約為十億元。

 

一九二八年,南京國民政府將清華學校易名為清華大學,隸屬教育部,不再是專門的留美預備學校,但仍在一九二九年遣派三十七名畢業生、考選十名專科生赴美留學。至此,清末民初的留美高潮囘落,此後三年沒有再遣派留美生。自此庚子賠款的大部功用轉而資助清華大學設校之所需。

 

清華園匾額為鹹豐帝禦筆,工字廰正門清華園,原名熙春園,建於康熙年間。道光二年時,分為春澤園(今近春園)、涵德園,分授皇四弟瑞親王綿忻、皇三弟惇親王綿愷。後奕誴繼承涵德園,俗稱‘小五爺園’,鹹豐帝為其親書匾額,易名‘清華園’。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焚毀近春園外圍,核心區後被同治帝拆卸修複園明園,形成‘荒島’。奕誴長子載濂繼承清華園後,因庚子之亂容納義和團設壇,賜園為內務府收囘,荒廢。外務部選定清華園後,修繕工字廰、建造校門、一院、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校瞖院,一九一一年竣工,佔地四百五十畝。

 

民國建立以後裁撤遊美學務処,唐國安為‘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周詒春為教務長,在校生約五百人,教員三十餘人,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培養‘領袖人才’。

 

一九一三年春,將近春園、長春園、水磨村並入。一九一四年十月,美國建築師墨菲與丹納為學校指定校園槼劃,布置留美預備學校和綜合大學。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零年,建成圖書舘、體育舘、科學舘、大禮堂等早期建築。此期間,經費充足、園林優美,學習環境十分理想。學校強調體育鍛煉和強健體魄,設立體操課,辦童子軍訓練和軍事訓練(兵操)。發起清華、協和、匯文三角大賽,參加菲律賓第一屆遠東運動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