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戈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結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迭,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麵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唱到極高的三、四迭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彷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向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畫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
白居易<琵琶行>與劉鶚<老殘遊記>之<明湖居聽書>,是中國描繪聲音意象最傳神寫照的名篇。盡管今人已完全聽不到當年九江湓浦口與大明湖畔飛揚的弦音歌技,卻經由白居易與劉鶚的花生妙筆,永遠駐足於人們心目中。但這僅能在抽象的字裏行間和虛無飄渺的意識中去領略的意象,一一重現在耳際的當下,激奮的情緒實非筆墨足堪形容。誠然,歌聲能收「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之妙者數不勝數,但又能同時兼具「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之剛烈者,我敢說,唯有孫家馨演唱的<千年的鐵樹開了花>!那奇跡似的歌聲,大段華麗的花腔炫技「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得心應手地迤邐鋪陳,時若「鋼絲拋入天際」,亦如「東洋煙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宏肆延展,「愈翻愈險,愈險愈奇」,「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在優美與陽剛間戮力並持,淋漓盡致地展現聾啞人士得以聽聞、開口說話的當下,如開天辟地般噴湧出的萬丈激情,這般境地,就算是那最劇力萬鈞、盛氣淩人的夜之女王,怕是也霎時見絀。
1971年,這首作品以簡譜發表於第一期《戰地新歌》,是文革以來批準流通的唯一一首花腔歌曲,由時任中央樂團獨唱演員的孫家馨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唱播出,有如平地一聲雷般,響徹中國音樂界。這首歌曲孫家馨錄唱了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收錄於1972年一張頌歌合集的密紋黑膠唱片中,姑且稱此版為A版,另一個版本不知灌錄於何時,暫稱為B版。又曾看過有一張紅色小薄膜唱片上收錄著孫家馨獨唱的〈千年的鐵樹開了花〉,但未曾聽過,不知收錄的是哪一版(亦或是未曾出土的第三版)。這兩個版本,部分詞曲伴奏與華彩樂段有所不同。依筆者之見,B版感情宣泄之流暢與奔放宏肆、歌聲之矯捷、剛健、明快,戲劇張力與格局之廣闊,皆在A版之上,歌唱思路更篤定投入與成竹在胸,各種聲音效果的表達也更徹底。其高段處不僅僅是一開口便以大段華彩先聲奪人,綻放出高度的喜悅與剛勁,C段「無聲世界春雷"炸"」那霹靂如電、引領戲劇性高潮的重噴**破音,連接其後「耳」不暇給的無伴奏華彩,結尾又以穿雲裂帛之勢,迸發出挺拔直貫的High Eb,對於以輕巧脆亮著稱的花腔女高音而言,都是極大的考驗。由於在聲音響亮與強力度的要求上相當高,功力不足的歌手容易抓拿不穩,使聲音一放不可收拾;孫家馨在於至高至強的聲調處仍利落有度地掌控,展現出應有的層次和分寸,特別是C段震天價響的「東!方!紅!」和D段迸發而出的「放光華」。這二字「方」與「光」並不是像放爆竹般喊上去、爆出去就了了,還得速迅地轉折下來,處理次強的「紅」和漸強的「華」;一般唱到這裏時,歌手不免已經相當疲累,特別是後者,那一聲延長有八拍之久的Hight Eb,不隻要高要響要強,還要有直貫而出的投射衝勁,急轉直下時若嗓子的狀態和底氣的托持若有任何閃失,破綻立現,比起A版的處理更要考驗歌者演唱的耐久力和對聲音掌控的功力。
B版比起A版,詞曲與伴奏修去了一些瑣碎繁冗的「枝葉」,四呼毛主席縮減為二呼,同時扶正了一些枝幹,使演唱多了一氣嗬成的酣暢;聲音的強弱、快慢與各種效果層次更鮮明,也與詠歎宣敘抒情的表意搭配得更緊密有致,所有的峰回路轉均有如水到渠成一般。B段「醫學史上(漫漫長夜)幾千載...歌唱(咱們的)新國家!」一段回溯過去沉寂痛苦的黑暗,接著順應情緒的轉折由暗轉亮,速度先慢後快又轉慢,重聲初獲光明的喜悅和稱頌。這一段落,A版在歌聲的明暗強弱和語氣上比B版更要層次分明。D段無伴奏散板式的華彩樂段,B版中加長了幾小節的篇幅,添加了一些千回百折的連音和如珠玉般的斷唱,使喜悅之情得到更暢達和多層次的舒展,既是亮點,也是過渡;筆者特別欣賞B版在D段之後改去了原A版對A段的複遝,新添增了「鐵樹開花迎春霞,萬裏江天放光華」一段,並把全曲的最高音往後挪。這一更動,令歌曲「峰回路轉」行展到「柳暗花明」之際,突生「另一重天」之感,揭示重獲新生之輝煌氣象,奔濤流湧、萬裏清暢!略放慢的速度不僅僅讓歌者短暫喘息,更傳達「用盡最後一絲氣力,亢進到底」的意氣,蓄勁待發,為其後最高潮的迸發墊底鋪路。B版全歌的高點除了中段「無聲世界春雷" 炸"」之外,更藉由其後一波又一波如潮般的華彩,層層推進到高潮中的高潮;在A版裏,最高音High Eb純粹隻是裝飾音中的一個音,但到了B版裏,就有如神來一筆,令所有的情緒與意誌達到無以附加、最最極致的發揮,這個High Eb的意義被大大地強化了。
在A版前奏後半段的稍快板及B段到C段過門處兩度出現的四小節鋼琴獨奏,標示出樂曲深具民族風格的節奏型態,在演唱襯底的伴奏中也不時出現,流曳出喜氣歡騰的心情與氣氛,非常輕巧悅耳與意象化,筆者個人非常喜歡,可惜到了B版中卻都被剪除了,好在C段與D段過門時增加了一段如汪洋宏肆般的琶音間奏,預示「千層浪」之湧現,給了伴奏一個單獨發揮的空間,不致完全退居幕後,成為完全的底襯。或許正由於這些演唱與伴奏的改動,使得兩個版本呈現出不太一樣的風格姿態 - A版止於花巧,B版突顯恢弘;A版足以懾人耳目,B版令人肅然起敬。花腔女高音孫家馨精湛恰適的歌藝,使得這首創作得以進一步收取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之妙。透過尚德義的建構與孫家馨的落實,體現出鐵樹在貧瘠惡劣的環境中為尋求生存而奮力鑽探、向下頑強紮根、枝葉無畏地向上繁鋪茂展,最後得以怒放出鮮豔馥鬱的燦爛花朵,那股堅忍不拔、無窮的生命力與光明意象,在那個文藝界萬馬齊暗,有如荒漠般的環境裏,有如清泉與青苗,足以滋潤心田,生發新鮮活力;對「新生活」、「新時代」滿腔熱切的渴求與向往,也比直白單薄的敘事宣誌更強烈、更易於深入人心。這是這個作品真正成功的核心所在。
下麵的video包含了孫家馨演唱的《春之歌》以及《千年鐵樹開了花》的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