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醉酒

(2006-10-25 14:13:41) 下一個
為了逃避塵世的喧囂,我偏愛上了飲酒,並漸漸的開始上癮,於是我在一次酒醉之後,寫了醉酒一文,原來酒精是非常好的東西。它可以讓我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如今再看此文,不禁又想端起那酒杯。
凡能喝酒的人,而且不分性格內向或者外向,一般是心胸坦蕩、豪爽大方的人。至少我自己是個不拘小節的人。

一般的女孩子是不喝酒的,通常壞女孩才會喝酒,至少我自己是這嬤認為的。似乎女孩子一旦端起酒杯,就不再是淑女,就不再是賢妻,最起碼的做人的品質都要大打折扣——無論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中的善飲女性,不是蕩婦就是女俠,抑或根本就是與男人毫無二致的傻大姐。譬如艾絲米拉達、瑪格麗特、潘金蓮、“母藥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最可怕的是在《水滸傳》裏與丈夫“菜園子”張青一起在大樹底下十字坡開酒店的“母藥叉”孫二娘,動不動就在酒裏下蒙汗藥,將一條條漢子“倒也倒也”地麻翻了,剁成肉陷做成人肉包子出售。就連打虎的英雄武鬆也差一點成了孫二娘的刀下鬼。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
從喝酒的角度上講,我認為今天的中國人真是人種退化,愧對祖先。尤其是今天的中國文人絕對的人種退化,愧對祖先。請翻開中國的文學史看一看,曆朝曆代有哪一個作家詩人、騷人墨客不會吟詩填詞,不會潑墨丹青,不會喝酒行令,不會放浪形骸的?不善飲酒那也叫文人?不善飲酒那也叫墨客?說穿了,“竹林七賢”的智者們,不過是借酒掩護自己的政治主張,借酒逃逸暗無天日的無常現實。為了生存,也為了捍衛,他們麵對高壓的政治和血腥的屠殺,就是這樣選擇了走向自然、高蹈山林的生存方式。他們最懂得人的物質世界、精神生活與山川土地、自然景物的密切關聯;他們最懂得人的生命源自於大自然的孕育滋養;他們也最懂得酒對人生的真諦妙處,最懂得酒對人生的豐富和引領人走向嶄新境界的獨特作用。(這段是俺抄的)

  最讓我崇拜的就是大詩人李白了,有時我覺得自己挺像他的。李白天生就是一個與酒相依為命,是一個“鬥酒詩百篇”的曠世奇才,雖然俺不能鬥酒詩百篇,但至少俺能寫出醉酒一文
  回眸曆史,瞻仰先人。不難看出,酒品即是人品。我們難道還能容忍蠅營狗苟之徒、汙言穢語之輩玷汙我們手中的聖潔的酒杯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