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戲話海外原創

(2004-12-07 11:39:56) 下一個

海外原創從字麵上定義就是(1)海外:在中國以外的地方(2)原:自己的(3)創:創作。

這一嗎,懂中文的不應該來爭論,這是約定俗成,不需要再辯。

這二呢,似乎有點麻煩:字典上的原可是沒有這種解釋。根據字典,應是原始的最初的意思。如果真的是這意思,麻煩就來了:你怎麽知道這是作者最初的創作?比方《基督山伯爵》,絕對是海外創作。如果不是大仲馬自己到這裏貼,而是被你,我或者他代貼的話,就成了一筆扯不清的爛賬:

A說:大仲馬如何懂中文,翻譯怎能被稱為原始創作?

B說:你又不是大仲馬,怎知道那個版本是初稿?

C說:手稿為證有什麽用,萬一所有的東西都是他花錢雇人寫的呢?

D說:……

所以說,隻有作者自己才知道是不是原始創作。故而,把原解釋成自己的比較穩當點。對這個字解釋的準確性,還可以再辯,總之是出不了這個圈子,否則就是質變。

這三是最不應有爭議的:創作嗎!都是作者本人犧牲了若幹個細胞而成,充其量是多少而已,隻有量變,沒有質變。細胞消耗多的,寫個長篇,讓觀眾自己體會個中冷暖。細胞消耗少的就敲倆符號:筆名:1,標題:2。再加上點擊送交,完成海外原創的最快捷,最簡單,最基本的運作過程。等等,等等,你是說隻要有標題,有筆名就可以算原創了?當然!筆名,標題二者缺一都不會讓你貼上來。內容雖然是0 bytes,但0卻給讀者最無限的體會,自然是創作了!那我要是把筆名和標題都用空格鍵來表示呢?當然可以!雖然在讀者看來好像更簡單,但消耗的細胞是一樣,因為那筆名已經被人注冊了,注冊者要用,還得敲密碼,等同匿名貼的數字確認。

字麵上的定義說完了,就可以再來點實際的,不然隻能是“戲釋海外原創”。而這實際的隻有從“創”來著手。

有本事的人,根據生活經曆和對道聽途說的事加以想象提煉,洋洋灑灑成篇成章寫成了小說詩歌散文。在這有本事的人中,又分三六九等,形成作品質量的高低和對觀眾反饋態度的軟硬。文章高低毋庸贅言,而這態度最為精彩:頭等的,有理則聽,無理則略,堅持兼聽則明,以便日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等的,誇獎則喜上眉梢口中謙虛,批評則麵露委屈口言無奈。次等的則是橫眉冷對逆我者,勾肩搭背順心人。劣等的對順我者握手相歡,對犯我者口不擇言。最甚的是打上門去,把別個壇子攪的是天翻地覆,盡興而歸,在自家門前祭上尚方寶劍,擺好殺雞警猴的架勢。此時,雖然原創居多,但翻箱倒櫃,不免引用,有變質嫌疑。

本事差點的,隻看文章寫評論。善意的,評判優劣,對文不對人;聰明的,看了前邊預測後邊;不屑的,對文對人不對家底;惡意的,對文對人對家底。而其中又以惡意的最有意思:在海外原創壇裏,上竄下跳,一件事發出若幹創作:既另立山頭,又上下呼應,順帶把在其他壇裏的若幹原創轉貼於此,不把原創壇改名或者變質不罷休。累得活爺濁氣上升,清氣下降,端著一把剪刀吹胡子瞪眼。

沒本事的如我者,有閑心時,坐在椅子上看熱鬧。看壇子裏似一座舞台,雲山霧罩,雞犬相爭,好一個世態炎涼:時而人間仙境,時而硝煙四起。無閑心時,則合我意者,不停複習,苦等下文。而不合意者,則過其門而不如入。仿佛隱者修行,自尋其樂。

戲話至此,歡迎對號入座。而我也從沒本事的變成有本事的,雖說短了點,可畢竟是文章。至於等級評定,看官,咱就心照不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