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所見到的對靖國神社最好的介紹BLOG

(2006-10-20 22:25:43) 下一個
浮光掠影遊東瀛(三)靖國神社(下)

2006-10-18 21:14:35

本殿旁邊就是遊就館,“遊就”一詞得於中國《荀子·勸學》篇:“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意思是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地方,遊曆一定要結交賢士。換言之,這裏是高潔之所,裏麵是高潔之士。但他們忘記了荀子後麵還有一句話:“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遊就館裏並不中正,裏麵展出自明治維新發展近代軍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前數量巨大的實物和複原資料。說實在的,展覽館內聲光電的運用、渲染比我們的軍事博物館好太多。立體聲擴音器反複播放“軍艦進行曲”等軍歌,銀幕每隔十分鍾就放映反映黃海海戰和日俄戰爭的紀錄片,天皇頒布的“軍人敕諭”和“教育敕語”被擺放在正廳中,作為當時每一名日本國民最高的精神支柱,我們可以從中讀到“忠節、禮儀、勇武、信義、素質”這些熟悉的字眼,可是就找不到一個“仁”字,密密麻麻的戰死軍人的照片按進入靖國神社供奉時間排列,印刷和電子裝置,可以非常方便的查詢每一個亡靈……

所有布展都能形成巨大的視覺聽覺衝擊力,目的隻有一個:所有的戰爭都是日本為了解放亞洲各國免受歐洲列強欺辱而進行的,所有在戰爭中戰死的軍民都是國家英雄,因此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鬆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阪垣征四郎、武藤章、鬆岡洋右、永野修身、白鳥敏夫、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的牌位可以堂而皇之的合祭在神社本殿內,甲午戰爭是這樣,日俄戰爭是這樣,侵華戰爭是這樣,偷襲珍珠港是這樣,侵占朝鮮、台灣、香港、緬甸、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這樣,因此沒有旅順屠殺,沒有南京屠殺,沒有細菌戰,也沒有虐殺戰俘……

從遊就館裏出來我懂得了為什麽中國、韓國對日本官方參拜靖國神社反應這樣劇烈,我也懂得了為什麽美國對同樣事件卻仿佛置若罔聞。美國人魯恩·本尼迪克特在1945年出版的著名《菊與刀》書中寫道:“現在,在西方人看來,日本人是已經‘放下刀’了,投了降了,而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他們仍將繼續關注如何才能使心中那把易被鏽蝕的刀始終保持潔淨的光芒。”美國人並不是不擔心日本軍國主義複活,八十年代在美國國內掀起的“日本威脅論”遠大於今天的“中國威脅論”,畢竟把美國人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日本聯合艦隊,畢竟是美國人主持遠東軍事法庭,給甲級戰犯們脖子上套上絞索也是美國大兵,靖國神社中供奉的亡靈一大半是美國人的槍下鬼。

看看天空中不時呼嘯而過的美國戰鬥機,遍布日本的美國軍事基地,街市中隨處可見的美國大兵,美國人用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來回應著靖國神社。

詳細請直接看下麵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1245581587

下圖:遊就館


下圖:“櫻花”自殺飛機

下圖:“回天”自殺魚雷

下圖:海軍航空兵戰鬥機

下圖:渾身布滿彈痕的火炮

下圖:天皇“軍人敕諭”實物


下圖:已將靈位放在神社裏的戰死軍人照片


下圖:落日下的靖國神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