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秋葉聲

來美多年,感慨萬千:風中秋葉,風起則飛,風停遂止,隨緣起落,豈有它哉?唯書作伴,唯文作聲,
個人資料
正文

網友關於“不”字的平仄兩用解,值得一讀

(2016-10-17 18:45:13) 下一個

網友關於“不”字的平仄兩用解,值得一讀

 

格律詩中“不”字的平仄辨析 作者 李鍾琴

 

我曾寫過一首五絕《除夕口占》:“心馳千裏外,身臥一燈前。除夕空除歲,盼春不盼年。”柳泉詩社有位老先生發來郵件指正說:“盼春不盼年”的“不”字應為平聲,建議改為“盼春非盼年”。

詩家都知道,“不”字在格律詩中一般用作仄聲,屬《平水韻》的入聲“五物”。但“不”也可用作平聲,隻不過是在平聲“十一尤”中,用法同“否”,一般用作句尾韻腳字,如白居易詩句:“誌氣吾衰也,風情子在不?”

“盼春不盼年”顯然不是“否”的用法,這裏當仄聲用肯定是不合適的,所以老先生才熱情地來函予以指正。但是,我覺得“盼春非盼年”似不如“盼春不盼年”幹脆有力。再說,“不”字一定是仄聲嗎?如果可平可仄,“盼春不盼年”不就合律了嗎?

就像麻將中的“混子”一樣,在格律詩中“看望探忘醒過聽”這七個字是可平可仄的,這就稍稍提高了詩人遣詞造句的自由度。那麽,在格律詩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不”字,是否可以平仄兩讀呢?

我認為,“不”字在格律詩中,可平可仄,用法比較靈活。這有唐宋時人的創作實踐為證。

從詩詞理論的角度來看,古人對“不”字平仄用法的論述不多,好像隻有宋代文學家司馬光明確指出,“不”字雖是入聲仄韻,但可以轉為平聲來用,意思不變。明末張自烈的《正字通》引述雲:“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為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不”字若可平可仄,那麽,古人詩中的那些令人費解的“拗句”,就迎刃而解了。

如白居易的五律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上聯的平仄正格應為“仄仄平平仄”,其中“燒”字可仄,但“不”字必須是個平聲才合律。如果把“不”字當作仄聲,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仄仄”,難用“拗句”來解釋。

在格律詩中,每句後三字的平仄正格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四種格式(也可以是“仄平仄”、“平仄平”,屬於小拗句,可救可不救。如果上聯後三字是“仄平仄”,下聯後三字可用“平仄平”來救),但不得出現“三連平”(平平平)或“三連仄”(仄仄仄)。我們看到的是,古人格律詩中,後三字中帶“不”字的,經常出現“三仄調”。

如李商隱五絕《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適”為入聲字,仄韻。如果把“不”字當作仄聲,“向晚意不適”則成“仄仄仄仄仄”,顯然出律了。句中最關鍵的一字就是“不”,如果把“不”字當作平聲,“仄仄仄平仄”屬小拗句,不算大毛病。而且下句“登古原”為“平仄平”,恰好來救“仄平仄”。

唐詩中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如:

李白《友人贈烏紗帽》(五絕):“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祖詠《別怨》(五絕):“相看尚不遠,未可即回舟。”(注:上聯“不”讀作平聲,則屬於特殊律句“平平仄平仄”)

祖詠《江南旅情》(五律):“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注:“極”為入聲)

樓穎《西施石》(七絕):“一去姑蘇不複返,岸旁桃李為誰春?”

王昌齡《春樓怨》(七絕):“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注:“說”為入聲)

杜甫《漫興九首》之九(七絕):“誰謂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張祜《別玉華仙侶》(七絕):“塵機不盡住不得,珍重玉山山上人。”(注:“得”為入聲)

權德輿《玉台體》(五絕):“鉛華不可棄,莫是槁砧歸?”

杜荀鶴《春宮怨》(五律):“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韋莊《章台夜思》(五律):“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

如果把“不”字讀作平聲,那麽,古人上述這些“出律”的句子,就都合乎格律了。

竊以為,“不”字平仄兩讀,並非古人為了寫詩方便而隨意變通,實是因為吟誦的需要。在現代漢語中,有時必須把“不”字讀作陽平(bú)才通順諧調,這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麽“不”字平仄兩讀。

那麽,在現代漢語中,什麽時候“不”字可以讀作陽平(bú)呢?這要看“不”字後麵的字是平還是仄。如果“不”後麵的字是平聲,“不”字應讀仄聲(bù),如“不來”、“不平”、“不行”;如果“不”後麵的字是仄聲(特別是去聲),那麽“不”就要讀作陽平(bú),如“不去”、“不願”、“不是”。

比較典型的是“不……不……”句式,如“不見不散”、“不破不立”,如果“不”字讀仄聲(bù),就很拗口;同樣,如“不陰不陽”、“不方不圓”,如果“不”字讀平聲(bú),也很別扭;“不幹不淨、“不明不暗”、“不卑不亢”這類句式,前一個“不”字應讀仄聲,後一個“不”字應讀平聲。

總之,我認為,“不”字在格律詩中是可以讀作平聲的,前提是“不”字後麵的字必須是個仄聲字。如“盼春不盼年”,“不”字就應讀作平聲。

恕我孤陋寡聞,我尚未看到前人對“不”字的平仄用法有過詳細論述,故而略作辨析,聊作獻芹,也以此就教於詩壇方家。

 

風中秋葉:上麵一文是我在網上讀到的,我覺得頗有見解,值得一讀,特意收藏,並推薦給各位詩友,有興趣的可以撰文探討。

 

蒲培芳博客:

一字讀出平仄二聲,不是按作者需要認定可平可仄,這是誤解。一字讀出平仄二聲是因字義而定聲。比如 “長” 有二聲:長江的長,平聲;生長的長,仄聲。 “思”有二聲:思想的思,平聲;思緒專表愁情的思,是仄聲。(查閱【古代漢語詞典】就可一目了然)在格律詩中定聲用字沒有商量餘地。 但在古典詞中,可平可仄是指按譜填詞的詞譜中,某些定位的詞,可平可仄、可仄可平,已為曆代詞家認定,今人因循可以變通運用。強調說:我們所討論的是詩格,是千古既定的法則,不能與按譜填詞的通融法則混為一談。議題不同一,我們依邏輯學同一法則議亊。議亊才不致岀現混亂。

 

方圓留言:

新韻中根據普通話發音,“一”、“不”是變調的,“不”的變調如同好友所說,在後麵的字是平聲時應讀去聲,在後麵的字是仄聲時,應區別對待,即:上聲時(漢語的第三聲 )仍讀去聲;隻有在後麵的字是去聲(漢語第四聲)才讀平聲(漢語第二聲即陽平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