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秋葉聲

來美多年,感慨萬千:風中秋葉,風起則飛,風停遂止,隨緣起落,豈有它哉?唯書作伴,唯文作聲,
個人資料
正文

秋葉品詩-賞析艾詩人《五律-豆芽》,月浴清江《七絕-豆芽》

(2016-10-17 18:31:24) 下一個

秋葉品詩-賞析艾詩人《五律-豆芽》,月浴清江《七絕-豆芽》

 

秋葉衷心感謝艾詩人贈詩支持!
13, 豆芽/ 作者 艾詩人
玉盤吞潔士,金盞拒清懷。 古往英才眾,功名符運乖。
豆生依莢靠,芽出既根埋。 一道便宜菜,食爭狼與豺。

秋葉讀艾老師此《豆芽》,沉吟良久,不敢落筆作評,總覺得這一首五律借詠物以吟懷,言豐意厚,若不好好品味思考,就匆匆揮筆,恐將更顯淺薄,惜學生幾次閱讀,仍覺理解不深,唯拖延日久,不交論壇作業也不是事,秋葉勉強研墨塗上幾筆,敬請老師批卷。

艾詩人首聯以對仗式起句“玉盤吞潔士,金盞拒清懷”,顯得十分華麗而莊重,讓我格外用心品味,“玉盤”對“金盞”,“潔士”對“清懷”,不但十分工整,而且玉、金兩色很自然地讓我聯想到豆芽本色,也見字聯想‘豆芽三鮮’在餐桌的形象,這種起句即逗人聯想的寫法,對我來說很新鮮。而最有意思的還是“吞潔士”“拒清懷”的吞與拒,如此煉字,讓我品味。若豆芽比“潔士”,尚容易理解,但這“清懷”卻被“拒”了,顯然這是作者著意勾起一種情懷,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借詠物以言懷吧?

且容我試著在下一聯裏搜索更多詩人情懷的痕跡。 頷聯作者不說豆芽,卻朗聲高吟“古往英才眾,功名符運乖”,乃概歎古往今來,有誌、有才的“潔士”也許象豆芽一樣向上湧的並不算少,但拔出的成功者又幾何?即使幾經努力得以為“仕”,真正出人頭地的畢竟還少,而成功為官者也許日後還是難免“命途多舛”呢,豆芽終未盤中餐,這恐怕是作者對仕途的一種感悟,也是感懷吧?

我再三品讀頸聯:“豆生依莢靠,芽出既根埋。”覺得又是接物喻理,夾敘夾議的感慨。“潔士”也許憑著本質清,本事高,達成“豆生”的初衷,但往往剛剛一出“芽”,便難免“根埋”的結局。這也許提醒人們充分認識社會的競爭本質,功名未可爭,成功需淡然。詩人深沉的詩思也透露出其對社會的深刻認識,淡然之誌,隱隱可見。這也是我的一種感覺。

尾聯“一道便宜菜,食爭狼與豺。”可算詩之精華,詩人無限感歎:社會上許多東西,其實都是豆芽這樣的小菜,唯競爭者卻仍是如狼似虎地拔地而爭,求的是什麽?爭得又如何? 

縱觀整首詩,艾詩人借豆芽以言懷,通過這首詩婉轉告訴讀者:古往今來才俊之士,多出自普通如豆芽,一旦成名作一盤小菜,隻能供人吞嚼。其成功之初,憑借真本事似可達成初衷,一旦功成便忘乎所以,埋沒根本。其實功名最是不值幾何,拚爭者卻總無消停之日。觀之如此,慨之如何?

最後還是要實話實說,艾老師這首五律是一首很特別的詠物詩,可惜秋葉學淺,實在無法洞察內裏更多深涵的內容,邊讀邊猜,湊出幾百字聊作學生功課,敬請艾老師及各位吟長多多指教。秋葉鞠躬!

 

秋葉衷心感謝詩友月浴清江贈詩支持
14,月浴清江贈詩:

出句:滿碟音符熏骨氣, 對句:一身淡雅溢豪情。
七絕:豆芽/月浴清江
珍饈君道為何味?適口家常菜養生。
滿碟音符熏骨氣,一身淡雅溢豪情。


屏前細細閱讀月浴清江的《七絕:豆芽》,秋葉深深陷入作者的構思中,倒裝?作問,自答,大可品味!

起句,詩人閑閑問起:“珍饈君道為何味?”

這珍饈也許真的橫嶺側峰,各有各的看法呢,有人衷情葷,有人喜歡素,在尋常人家的心裏,也未必就以鮑參翅肚為標準呢?所以詩人如此一問,入情入理。作者自問也自答: “適口家常菜養生”,問得閑然,答得平靜:“家常菜”,隻要“適口”,“養生”,即可算珍饈了。讀此我也感慨:人生自取閑然,誰問鮑參翅肚?白飯清茶愉悅,豆芽亦作珍饈。

詩人說了自身觀點,倒裝完成,再來精心雕鑿一聯:“滿碟音符熏骨氣,一身淡雅溢豪情。”如果說,把豆芽形容為五線譜上的音符,是取形,那麽“熏骨氣”是取神了!既然,“滿碟”形神俱備的豆芽躍然而出,何必也說說豆芽之情?

以詩人之敏思,作者又怎會生此筆墨?“淡雅溢豪情”,五個字,把作者推崇淡雅之心展露屏前,正正和應了詩人網名,“月浴清江”的清雅悠然,讀後,秋葉朗然鼓掌!

6-23-2013

 

《七絕 發綠豆芽》leeb:

淨身侵泡淺盆中,多次淋澆芽梗蓬。半脫綠袍先露臂,銀針翡翠碟盤豐。 2013-6-25

五絕-題豆芽/桃源笠叟:

1,一份尋常菜,千篇典雅詩。八方邀酒客,萬裏縱情思。2013-6-25

2,瓦甕瑤仙洞,泥盆碧玉池。湖山皆脈脈,日月也癡癡。2013-6-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