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秋葉聲

來美多年,感慨萬千:風中秋葉,風起則飛,風停遂止,隨緣起落,豈有它哉?唯書作伴,唯文作聲,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在荔灣第三人民醫院的全新感受--一封網上表揚信

(2016-10-15 12:38:13) 下一個

我在荔灣第三人民醫院的全新感受--一封網上表揚信/美國風中秋葉

2013年11月14日晚,我安抵廣州卻不幸染上感冒咳嗽,因有些約會是回國前就安排好的,所以雖略感不適,仍然依期出席多項活動,人處在疲累狀態。18日晚上咳嗽加重,遂到位於坑口地鐵站附近的荔灣區第三人民醫院看病,由於是夜已晚(醫院規定10點鍾關門),醫生約略問過病情,開了處方,囑明早來診,我自匆匆離開。當晚並無特別深刻的感受。

19日早上,我再到荔三院就診,感覺此醫院雖然不大,但相當幹靜,病人不多,也很安靜,幾乎完全不用候診,我隨意走進一個診室,接診的是楊春環副主任醫師,她十分友善地細細詢問病情,聽了心肺,覺得我的呼吸音較粗,建議拍胸片檢查,她又覺得我可能有低燒,馬上讓我探熱(37.5度),遂囑作血常規檢查。對她有條不紊的診治處理,讓我相信的專業水平,而更尊重的是她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付費處人不多,妻子輕易完成付費(47元);檢驗室處護士輕巧操作,檢查結果,由電腦即時送至主診醫生處; X光室檢驗師馬上接檢,結果約在一刻鍾內完成,我們拿著檢查結果回到診室。楊醫生看了胸片結果說:“排除肺部感染,但白血球12000,說明有上呼吸道感染,要快好就要打點滴。”我當然想快好啦,後麵還有許多活動安排呢!打點滴也是我的想法呢!楊醫生開了三天點滴,三天噴喉,又親切地說:“看你很辛苦的樣子,趕快那邊床上躺下休息吧?”對醫生的如此充滿憐憫的關心,我十分感動,連連說:“你這樣關心病人,真是難得的好醫生。”楊醫生真摯地說:“我也有生病時候,知道病人的痛苦,關心病人是醫生的責任,而往往醫生真心關心病者,病人往往也會舒服多一點。”我妻子接著說:“今天遇上好醫生,真是好彩。如今像您這樣的好醫生恐怕不多呢。”楊醫生馬上說:“好人,好醫生還是多的……”

我在注射室,楊醫生還特別囑咐護士:“病人有發燒,給多斟開水。”護士馬上給我端來了熱水杯,讓我這個回國多次,到過廣州不同級別醫院的“病客”在這小小的醫院裏感受到第一杯茶水的特別溫暖,這意義對我來說特別重大。因為我正在考慮回中國客居呢!而祖國的醫療服務更是我重點考慮的要點。

給我做注射的是年輕的護士,她的動作輕巧純熟,我本是學醫,算得上內行人,忍不住誇了一句:“你技術真好!”“此話怎解?”“動作輕,操作輕巧啊!”她,婉爾一笑,走開了……十幾分鍾後,她檢查了皮試處確定:皮試陰性,才給我掛上點滴,一切都是輕巧而準確,讓我感受美好,沒有痛苦。其間我可能發燒,身體感覺熱,撥開被子,護士看到了馬上走過來囑咐我:“不要一熱就撥開所有被子,還是要蓋著腹部。”她又重新給我量體溫,隨後不久又端來熱水,楊醫生還來了兩次探問我的感覺並囑咐:“若有不適隨時告知。”嗨,久違了醫生如此關心,護士如此服務!她們無微不至的關心不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見證嗎?這樣的社區醫院不正是老百姓期盼的服務嗎?廣州要是多一百間有這樣服務水準的小醫院,老百姓一定會滿意多了。

我完成了噴喉,上了一趟衛生間,細細觀察,除了小角落有一些小蜘蛛網以外,感覺挺幹淨,滿意度十分高呢!而經過打點滴,睡了一整個下午,我感覺好了很多了,楊醫生還真有點妙手回春的醫術呢,要不然我怎麽,能夠寫博呢?明天我還要去打點滴,還來繼續紀錄我的觀察和感受,希望網友多關注一個海外華人的全新感受啊!

2013-11-20淩晨寫於坑口大姐家中

美好的感受--再三體驗荔灣區三院/風中秋葉

前些天我用文字記錄了在荔灣三院看病的最初感受,意猶未盡,幾次進出該院都注意各種細節,想看看表裏的真實現狀,少不了也問問妻子的感覺,力求真實說出醫院的具象。實話實說,該醫院病人確實不多,由於不是很忙,醫護人員都抱著真正的服務心態,較之那些繁忙的醫院的確好很多。

比如說護士吧?位於二樓的注射室雖然隻有兩個護士,卻能有條不紊地照顧病人,我連天在注射室觀察,發覺她們但有空閑就會溫和地詢問病人是否需要喝水,並適時地給病人遞上溫水。談及“遞水”,我姐也說:“那晚在你滴注時,我在走廊等候,也有工作員給我遞水呢,這在別的醫院是沒有的。”我說:“‘遞水’這在美國也沒有呢!”說來巧合,我接受的兩次皮試,四次滴注都是同一個護士,她的操作,既輕巧也利索,可說無懈可擊,所以我特意看了她胸前掛著的名牌:馮雪蘭!心中想的,咀裏就說:“你的注射技術真熟練,操作輕巧,幾乎完全沒有痛的感覺。”她微微笑了,輕輕回應:“多謝,做這行好幾年了。”謙虛而得體。

妻子原來就準備到中山醫看牙醫,看到這醫院安靜清潔,輕聲問我:“不如我就在這裏看牙醫?”“好啊!應該試一試。”妻乘著我就診的空隙走到樓下的牙醫診室檢查牙齒。事後她高興地告訴我:“這裏的醫生態度真好,原想重配一副新牙套,但那位巫醫生細細檢查我的牙齒和牙套說,‘你的牙齦有些感染,作兩次局部抗炎注射再補一下牙就可以了,舊的牙套並無大問題,可以繼續用。’這可以省很多事呢。”妻子的話當然令我格外開心了。我曾不時聽說國內牙醫有“宰客”傾向,能夠存心為病人省錢的很少,而我自己也曾經曆牙醫的“厲害”呢。如今聽說此處牙醫新風,自然高興得不得了。不僅為省錢、省事而高興,更多是為醫療新風而開心。我相信這還僅僅是萌芽,今後還有萬紫千紅呢。嗬嗬嗬,我總是樂觀派,喜歡為祖國唱讚歌。

前不久,妻子又去荔灣三院複診牙醫,我也特意留心觀察:牙科診室不大卻幹淨清潔,工作著的牙醫都很年輕,一時心動,想親自體驗巫醫生之外牙醫的作風,就隨意找個牙醫洗牙。接待我的是三十不到的汪醫生,我試著和他說話,他很平易,語氣中透出一絲溫文,他以輕巧的動作給我洗牙,並不時囑咐我張開口以擴大視野,壓低下頜以避免液體刺激口頭……我在口腔微微的震動中體會著醫生的細致,不一刻,牙齒就被清理完畢,我大讚他的動作熟練與輕巧,汪醫生連連客氣回複,建議每年都洗牙一次,我自然連連稱是,那一刻醫患關係融和得很呢。費用是150人民幣,很合理的。

回家途中,妻子問我:“怎麽會突然想起洗牙?”“沒有什麽,就想體驗一下廣州基層的醫療水平和作風,算是一種調查吧?”“我明白了。又是毛主席的名言‘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你肯定又要寫文章了。”我哈哈大笑:“真是知夫莫若妻!”

說真話的,對廣州的醫療質量和作風我是一定會格外細心觀察的,否則不掌握廣州醫療狀況將來怎麽回穗客居呢?目前僅以荔灣三院為例,我是很滿意的。廣州大醫院的醫療質量與作風如何?還要進一步考察呢。

2013-12-13晚寫於廣州坑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