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秋葉聲

來美多年,感慨萬千:風中秋葉,風起則飛,風停遂止,隨緣起落,豈有它哉?唯書作伴,唯文作聲,
個人資料
正文

[紀實小說]生活清歌(之二)

(2014-02-09 17:39:17) 下一個

[紀實小說]生活清歌(之二)/作者 美國風中秋葉

     “怎麽辦?當然是看醫生!第一,不管亞特蘭大的中國醫生怎麽診斷,你都要找醫生複診,做胸部掃描,明確是不是肺癌,萬一他據胸片做出的診斷不準確呢?第二,他說的‘積液’是不是真的積液?還是另有其他?第三,你身上的腫物究竟是什麽性質?良性還是惡性?一定要有個病理檢查。第四,你目前的身體總體狀況如何?馬上需要什麽治療?你一定要弄清楚。“

      ”可是我沒有醫療保險,怎麽看醫生?“

      ”你剛才不是說可以申請緊急‘medicare' 或者是’medicaid'?嗎?不管是什麽,我馬上帶你去 'cityhall' 打聽一下,類似的案例在那裏辦,如何辦。你覺得怎麽樣?“

       ”好,我聽你的。“萍姐轉身對呆在一邊的丈夫說:”老王,我們跟著葉知秋走吧!“

       ”好,好。“老王連聲應著。

       ”外麵很冷,多穿衣服。“我吩咐他們。”對了,記著帶上必要的個人文件及有關資料,可能要填許多表格呢。“

       ”還有你最近的病曆也帶上,不管是英文還是中文的。“妻也加了一句。

       ”好的。醫生雖然是中國人,病曆全都是英文的。“萍姐的聲音沙啞得難以聽清楚。

       ”你就別說了,跟著我走吧。“我實在不想她再費力說話,我覺得她實在是太虛弱了。

       外麵的灰色的天,格外陰沉,我突然想起了葉劍英元帥在悼念毛澤東逝世時的那一詩句”雲帳鉛灰“,我想這種天氣要是再冷一點,應該會下雪了。其實我的心裏已然在下雪,不是鵝毛大雪,漫天皆白的那一種,而是漫天陰冷,四處撒鹽,淅淅瀝瀝的冷……

        到了‘CITYHALL’ 外麵,我小聲吩咐妻:”你去幫老王照顧萍姐,我先走一步。“妻唯唯應了。

        我下了車,大步走進市政大廳,隻想爭取比別人早一步排隊。我很清楚現今美國經濟不景,各級政府都在努力省錢,壓縮人員,市政辦公人員不足,排隊輪候是很正常的,而工作人員習慣操正步辦事,排隊等候有時很費神,所以早一個人到達可能省很多時間呢。今天我很幸運,市政大廳空空的,也許天氣冷的緣故,冒著嚴寒前來辦事的人沒幾個。萍姐她們剛剛才走進大廳,我已經跟一個白人書記員說開了,可惜她並不熟悉這類業務,隻能介紹我到一個專門為低收入病人開設的健康中心去打聽。我簡單說了情況,萍姐和妻子卻幾乎不約而同說:“我知道該診所在那裏。”

        按照妻的指引,開車不到五分鍾,我就看到路邊的一個明顯的標識“HEALTH CLINIC”(健康診所),把車慢慢開進停車場,看到老王他們也隨後跟著開進來了。我沒有等待,獨自大步走進診所。

        診所不算小,病人卻不算多。 我找到一個穿著白衣的工作人員表明來意:“我需要找一個為低收入病人看病治療的診所。”

        這個女人樣子看起來象是墨西哥人,口音挺重的,說話有點不好理解,為人卻挺熱情的,而且很顯然她對這樣的案例並不陌生。她隻是約略問了幾句就明確告訴我:“這樣的情況應該到另一辦事處。”

        她給我寫下地址,卻無法準確說出如何找到辦公地點。我心想你既然熟悉類似案例,本地政府必定有這類申請程序,看來這事有譜了。有地址就不怕找不到。就在我向其他人打聽位置與路線的時候,旁邊的一位老黑主動向我說了方向和位置,還應我的要求畫了簡單的地圖。嘿,上帝真有同情心,時時在不知處照應著呢。我感恩!

        有了地圖,一切都變得簡單。我們十分順利地找到位於橡樹路的’HEALTH CLINIC‘。車剛剛停定,我三步並作兩步,直奔診所。

        剛剛進入室內,一個漂亮的黑人女士就主動給我打招呼,”我可以幫助你做些什麽嗎?“

        ”當然,我很需要你的幫忙呢。“

         我簡單明了地把萍姐的狀況告訴她,並且特別強調:我隻是個幫忙人,而我過去是醫生,知道病人目前的情況相當嚴重,不能再耽擱。希望病人能夠得到最快的診治。恰在此時,萍姐她們進來了,這女人快速打量了萍姐一眼,看到一個如此骨瘦如柴的病人,應該確信我此話非虛。她馬上找出三張表格遞給萍姐,示意盡快填好,她馬上要去回報主任,以請示處理意見。

        十五分鍾後,黑人女士回來了,她十分有禮貌地引領我們走進一間辦公室,耐心又詳而不煩地詢問了萍姐夫婦的收入情況,填好了一些表格,讓萍姐簽了名,轉而向著我:“你馬上帶她到OCONEE醫院急診室,要求急診。這是最快,最能幫助她的捷徑。”

        “可她沒有錢看急診啊!”

        “不要緊,急診室會接待她的,病人不用預付任何錢,我們會隨後跟進解決所有錢的問題。”

        “上帝保佑,這就好了!”我如釋重負地告訴萍姐:“馬上去急診室就診,不用錢!”

        “No Pay?”(不用付費?)萍姐將信將疑地問那位黑人女士。

        “不用!你不必擔心,你這次不用付費,我們會隨後跟進。”女人微笑著回答。嘿,那一刻我覺得黑色也可以放光芒。

        萍姐嘴角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笑容,用英語不斷說”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多謝,十分感謝!)

        看到萍姐鬆了一口氣的樣子,我很理解,在美國一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是如何擔心重症診治可能帶來的巨大開銷。這個數字絕不會是一萬,而很可能是十幾萬,幾十萬,甚至過百萬……我覺得今天如真能夠幫助萍姐再累我也認了。

        外麵的天色好像亮了一點,大概溫度也稍稍升高了,感覺不像剛來那會兒寒得入骨,冷得顫人。我突然想起還沒有向學校說一聲請假呢,幸好這個星期一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本不用上班的,我因有工作特別加班了,有案可查呢,如今正好用這假期補一天假。我急忙用手機辦好補假手續。

        我和妻子匆匆上車,急急駛向OCONEE醫院。“又是急診室。”我小聲對妻子說。

        “運情不好。”妻子接著說:“真擔心萍姐,來了就出不去。”

        “應該不至於吧?”

        “希望她大步跨過吧”

        說話間來到這OCONEE醫院急診室。這急診室對我來說不算陌生,十幾年前的某月某日我曾是這裏的急診病人,接受過醫生和其他病人的恩惠呢,而去年3月我妻因為車禍也曾被送到該急診室救治,如今又要再進此地,我有種莫名的惆悵。進入此地求治的都是正在受苦受難的病人,上帝能夠細細眷顧每一個受苦的生命,求他們與水火之間嗎?我在心底默默祈禱:願神保佑!

       我和萍姐一行四人都沒有語言,靜靜踏入急診室。我環視四周,也許病人不算太多,也許病人都被送進內部診室,候診處完全沒有嘈雜之聲,工作人員都在靜靜忙碌。

       我趕緊讓妻招呼萍姐她們在候診處坐下,隨即和一號桌的接待員介紹了萍姐的病狀,強調病人昨被診治有胸積液,目前稍稍走動就覺氣短,呼吸促,不時咳嗽,偶帶痰血。這位白淨的帥哥一麵靜靜聆聽,一麵快速記錄,又不時提出問題,最後簡單地核對地址,社會安全號……很明顯他已經通過電腦接到有關部門關於萍姐案例的通知,所以沒有十分鍾,他就安排病人進入診室?但聲明隻能一個家屬陪同。我雖然不是家屬,卻可以充當翻譯,所以臨時決定妻子陪同老王在外等候,我和萍姐進入診室候診。(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