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個人資料
正文

韓作榮:詩歌的誕生

(2007-06-30 23:16:33) 下一個

作者/韓作榮

今天談詩歌的技巧,題目是詩歌的誕生,就是怎麽來寫一首詩歌。

這是個大而又大的問題,到底怎麽寫?藝術的東西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可以學習的,隻有百分之五是天份。世上的詩歌很多,都可以模仿,等到你自己上了一個高度之後,才可以把它們忘掉。如果沒有相當的模仿,你想達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大可能的。

詩歌有沒有技巧,我想從不同側麵談談不同的詩歌的寫作問題。

分六個方麵。

一、詩的節奏和語調

節奏是詩的生命。節奏對詩歌來說特別重要,就象大海有潮汐,一年有四季,人有一定的脈搏一樣。當然節奏不應是種空洞的聲音,內容也是很重要的。

一些中外的大詩人,我在看一些書時都有這樣的體驗,他們在寫一首詩的時候,總是先有一種叮叮當當的節奏,他把這個節奏捕捉住了之後,才寫出好詩來。詩人在寫詩時是先在尋找第一行詩,因為第一行就大體把節奏和調子定下來了,所以第一行就決定了後一行,象一首樂曲一樣。所以對於很多詩人來說,把握節奏就顯得特別重要。

我覺得有些詩內在的節奏和韻律很好,也要分開看,看是什麽詩。

有人說,一首詩,或者是詩的第一節,往往就表現出一種特定的節奏,然後才……

另外,我覺得情感、情緒、生命的生存狀態決定了節奏,也決定了詩的語調。比如說寧靜、歡快、低沉、灰暗等,都與人的精神狀態緊密結合在一起。這與繪畫的影調是一致的,通過色彩已經把人的情感和情緒狀態很自然地結合起來了。

如何表現寧靜?樂人說用十二支定音鼓,畫家說用寧靜的色彩,詩人用靜的詞。

一種比較沉悶的、壓抑的上去又下來上去又下來的調子,就形成了一首詩的寧靜節奏。
 

二、詩的敏感與發現

我覺得對於一個寫詩的人來說,任何時候有沒有藝術敏感我覺得是致命的。有的人善於發現被俗常掩蓋的精采,從生活中發現不易為人所發現的真正動人的東西,拍下來之後人們才發現還有這樣好的東西。

我們平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在有藝術感的人眼中,時時都有值得發現的東西,藝術就是找回這種遺忘,使它從日常的生活中顯現出來。

我記得四川一個詩人,寫一個蒼蠅在玻璃上留下的痕跡,就寫因為有了蒼蠅的痕跡才使你知道那塊玻璃的存在。所以我在海邊轉的時候,十多年前,我把水一次次蓋過礁石,寫在詩裏的時候,也是揭示這樣一種人的生存狀態。

詩人當中最推崇的,比如說吃一個公雞,你把什麽都吃掉,就把骨頭留下。很多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一旦進了廚房,就成為了垃圾。如根、如骨頭,在廚房都是進垃圾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很多富有啟迪的事物,最難寫的詩也往往是這方麵的。有時現實當中,確實有很多東西,就象音樂的存在就需要季節一樣。

對於詩的敏感和發現,有人說真理自行設定在事物中,這是一種重發現的東西。我覺得真理最初在自然狀態,詩也取決於非凡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讀美國詩人寫的《保持事物完整》,就不象詩,但發現比哲學家的發現更有意味。海德格爾曾說,藝術是哲學的基礎。詩歌是感覺的本源的東西,而哲學是把這些東西提煉形成思想精華。

即使是重發現的詩,也應當有生活的原創性。

這世上也許隻存在兩種詩,一種從感覺、感知的審美的角度;一種從曆史真理的角度把握,從非美學角度把握。現在讓我想到兩個比喻,一種是桃,一種是核桃。

從核桃裏出來的東西,它的核是堅硬的,水分極少,是重理性的東西。我在八十年代提出過一個寫詩的觀點,用抽象的語言去表達感覺,它不是去說明道理或闡述概念,就會有一種空闊的力量,在想象上也會增加很多的空間。有時越具像的表達,或許表達得越遠,具象常使詩變得狹窄,受到約束。


三、通感、直覺、潛意識

國外曾經有兩個試驗,一個是把一個人放在一個與聲音完全隔絕的地方,他一開始覺得寧靜,後來感到可怕。另一個隻是音頻升高,隻有在若即若離時耳朵就發癢,聲音就進入肌膚裏去了。這種現象後來引入一個詞,叫通感。

人的感覺如果說有三種,一是外部器官產生的,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本身有平衡覺和運動覺,內部有痛覺等。把各種感覺打通,就是通感。如熱,絕對是觸覺,鬧是聽覺,把這兩個詞並在一起的熱鬧,就是通感相連。還有冷靜,刺耳的聲音等。

通感用得濫了,人們就煩了,為很多人所拋棄;如果還過多地用,就可笑了。

通感古已有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等等。

把互不相關的東西硬往一起扯,往往產生一種別致的韻味。有些東西抽掉一些聯係,會讓人難懂,其實一旦破譯了,就會覺得簡單得厲害。

我無法吹滅你的眼睛,

就象吹滅一支蠟燭。

如果單有前句,很高。而非要加上後句,則沒意趣了。

這類東西非常容易去考慮,可以隨便去想。生命可以物化,物也同樣可以生命化。

詩人的感覺與孩子的自然狀態、狂人的胡言亂語、酒漢的顛狂有時是一樣的。在天真、純粹,沒有社會汙染的真誠方麵,嬰兒是成人之父。隻有嬰兒才能看清鬼魅的鬼影。

人格解體、交替人格、雙重人格,是精神病和癔病患者的三種狀態,有的作者在一種藝術感覺方麵的不斷發展,是與之非常相似的。所以詩人的精神病感覺非常普遍。

其實詩人的詩意直覺不可能是無意識,是處在無意識的邊界上,是一種半透明的境界……是一種創造性精神的自由。


四、象征與客觀對應物

這是一種與浪漫主義對應的詩歌寫作方式,是一種反抒情的思路。主要觀念是認為詩不是放縱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現個性,而是逃避個性。

這種詩的本質是一種感覺和情緒。

在這一點上,世界上很多大詩人都有這方麵的論述。

世界上隻有感覺才是所有詩人的共同語言,因為有很多東西是不可譯的,隻有感覺可以譯。一種語言本身譯成另一種語言就象是地毯的背麵,會看到一種畫虎類貓的造作痕跡。

詩主要是捕捉感覺和激發情緒,隻有善於激發這種情緒的人才是詩人。

如何捕捉呢?各種詩不一樣。

美國的艾倫堡說,寫詩要選擇最動人的東西來寫,如寫一個漂亮的姑娘,最好寫一個漂亮姑娘突然死掉,選擇他的戀人來寫,這樣才刺激人。愛人之死的題材有三種寫法,一種是寫實的,兩人怎麽好,平實地寫,直寫到痛不欲生,把最讓人動心的感覺描述出來;另一種手法如浪漫主義的,就象梁山泊與祝英台,化蝶的意境極其感人。象征主義寫的話,就會和愛人之死一點關係沒有,寫整個城市在太陽落山之後的昏暗中一個人所感受的壓抑、苦痛、灰暗、低落、沉重,就是一種情緒和感覺,而不是具體的寫愛人之死。

所以象征是通過客觀對應物的感覺來寫作……如貌似單純中寫出一種本質。

單純說得少是為了更強烈,有時說得多了反而不如少說。不是思想,而是詩想。有的人寫了一輩子詩沒寫出來過象樣的東西,總是想通過分行排列的文字來表達一種比較膚淺的思想,這些東西恰恰是容易成為垃圾的內容。

詩的內容不僅僅是事實、事件和內容的真相,詩性意義對於詩,恰如靈魂對於人……

所以我覺得寫詩首先是感覺的敏銳,思想的獨特……文學作品隻有在感性和理性都達到極致並相互滲透以後,才能產生偉大的作品。

這種寫作方式在中外都有這樣的論述。中國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又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一種寫詩的三個層次之比。
 

五、體驗和幻象

這是德國表現主義的詩觀。它主要是重表現而不是再現。表現是一種享受和體驗,是從內向外,而再現是從外到內。

肉體的感受是詩歌的意義。如果讀一首詩沒有腳趾都受到震撼的感覺,就不是一首好詩。現在的詩往往缺乏鮮活與靈動的東西,對人的衝擊力很小。

假如詩都寫得溫文爾雅,隻會叫人越來越不感興趣。現在還有所謂下半身寫作,這不符合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實在是一條歪路,它寫的情事和性事往往淪入一種庸俗肮髒。

審美體驗是心靈美學的一個範疇,有利於藝術的創造者。應當是一種領悟。

所以表現主義的詩觀,重體驗和領悟。


六、詩的多種語言表現方式

1、詩的展開式結構。這是一種傳統的結構方式,象中國的四合院或寺廟一樣,帶一種升華式的結構方式。

2、詩的向心式結構。是意向派詩歌的一種表現方式,以英國龐德為首,所謂意象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體……最後發展到產生了象征主義的詩歌。

3、詩的高層次結構。就象層樓一樣,在每層進去都有它的意味。

4、另一種暗喻。是一種單純樸素純粹的詩味,如同白描。

朦朧詩有句無篇,第三代詩則是有篇無句。寫到一定高度,就並不注重詩的詩意。舊詩是用詩的語言去寫散文,而新詩是用散文的語言去寫詩。

如水中無月,語中無人。達到一種返樸歸真的境界。

5、互不相關的碰撞。越是互不相關的東西碰到一起,越是能產生一種獨特的新鮮感和藝術魅力。如憂傷象鄰居一樣突然到來;光象一隻蜜蜂爬過水麵;光是下山喝水的獅子;春天是正在脫衣的美女……好的比喻是由想象力和感悟力產生的,不象太陽象紅汽球一樣粗淺平常。

6、敘述意象。如果把一個比喻拆開分解擴張變成一種說話的語言方式,就特別有意思。

7、置之死地而後生。更多在愛情詩當中出現。口語化的精粹之句,往往比一千個比喻更有力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