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個人資料
正文

讀胡適的《名教》

(2006-10-12 00:26:00) 下一個
    1928年胡適寫了一篇題為《名教》的文章。文章說,所謂名教,就是信仰“名”、認為“名”是萬能的一種宗教。什麽是“名”呢?胡適認為“名”就是字,或曰文字,而名教就是崇拜文字的宗教。他說,名教的具體表現不可勝數,從古人生辰八字、名號避諱,到如今的標語口號,都是名教的“正傳嫡派”。比如革命者貼一張“打倒帝國主義”,與豆腐店老板貼一張“對我生財”完全一樣。
 
   讀了其文後,幫我解了許多謎。記的小時候,母親下放到鄉村醫院,我也隨之到了鄉下。母親的一位同事的太太名叫"也好",我當時不解,就問母親為何取人名為"也好"?母親說因為也好的父母希望能生個兒子,但得到的是女兒,所以隻好稱女兒"也好"。大家都熟悉"若男","招弟"這樣的名字,"也好"還真太口語化了。總之都是以名寓義。
 
   後來慢慢地又發現周圍許多朋友熟人的名字都有一個"灶"。本想請教一下別人,但不知為何一直沒開口。讀了《名教》一文,才知道原來徽州人取名講究八字和五行。八字算出缺啥就在名字上補啥。這"灶"又有火又有土,用它做名字,不就象 multivitamin 一樣萬能嗎?
 
   到了文化大革命,人們對"名教"的崇拜到達了顛峰。一方麵,大字報和標語鋪天蓋地:"打倒XXX,再踏上一萬隻腳,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另一方麵,早請示晚匯報,口號響澈雲霄:"祝XX身體健康,永遠健康!祝XXX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當宋彬彬被領袖改名為‘宋要武’,一陣改名風席卷全國。我的一位女同學的倆弟弟,一個改名衛東,另一個改名衛彪。可憐衛彪老弟改名幾年後卻成了別人嘲笑的對象,不得不再次改名。

   聯想這一切,不得不佩服早在20年代胡適就已指出無論從民間到政府中國人崇拜的就是"名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