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誰殺了她

(2009-02-16 11:31:43) 下一個
前言:此文章是來美第2年時寫的,當時聽到朋友母親的噩耗,一口氣寫下感想,發給了當地中文報。現在一看,居然是4月1號的報紙,實在有點諷刺,雖然文章標題聳人了點!順便再對某些詞句稍加修改。
                                                                                       是誰殺了她
      一個可怕的消息通過越洋電話傳過來,使遠在天邊的我心裏震蕩不已:老同學的母親投河自盡,享年不足60.
      還記得她母親親手做的茄子幹,讓我們一幫饞貓唇齒留香,至今念念不忘,一提起仍不免垂涎三尺,她那慈祥親切的笑臉總浮現眼前。如此一位賢妻良母,優秀教師,就這樣去了,帶著對生的絕望!水做的女人又回歸水中,但此水已非彼水矣!其老友也聽她抱怨過關於丈夫和兒子的事, 但卻都未料到她會走絕路。慨歎其有死的勇敢,惜有如此大的勇氣,為何不好好活下來。 就算不為別人,也可以為自己呀!
      其丈夫是一所謂的風流才子,善字畫,長得高大挺拔,一表人才。而她又何嚐不是一小巧玲瓏的美麗溫柔女子,應該是一對非常般配,令人羨慕的賢伉儷。可他一直貪戀女色,外遇的陰影一直籠罩他們。連我們小時候都知道他們關係不妙,隻是不知是因為別的女人。自古對女人要求三從四德,要從一而終,對一個男人忠到底,但男人卻可以三妻四妾。此雙重標準隻因這個社會是男人主宰的世界,一切以男人為重!年輕時的她為著這原因不願離婚,怕被別人恥笑。但為這樣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無情無義的道德敗壞者,又何苦呢?值得為其付出青春和生命嗎?反倒讓他得意忘形,以為她軟弱可欺。幾十年的痛苦都熬過來了,子女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滿以為苦盡甘來,她可以放下包袱,去尋找自己的幸福.遺憾的是她仍然不願放棄,竟然還住在同一屋簷下,眼看著其他女人進進出出,當她透明!這種悲憤與羞辱可想而知,殘酷的現實仍然不能讓她清醒。老友曾經告訴我,她母親似乎還是不能忘情於她父親,故不願擺脫。(真是冤家!)甚至連她也勸過母親離婚,她母親覺得年輕時都沒離,現在老了來離婚,豈不太讓人笑話!天哪,背著這麽沉重的十字架,怎麽生活呢?其實做人根本不需管他人怎說,日子是自己在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可憐的她老人家到真的做到了:不是休夫,卻是從一而終,名副其實的終!忠?悲慘的結局,生命的代價!
      其子幼時很乖,據說長大後不太爭氣,時時讓母親生氣。許多父母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子女拉扯大,恨不能永遠為兒女鞠躬盡瘁。但現在社會進步太快,兩代人之間總有代溝,更何況中國人不善表達,特別是小輩對長輩,總不願意道出心中真正所想。其實兒女長大了,有他們自己的生活,長輩就不用太過分為其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汝之熊掌,彼之砒霜,各有所好嘛!父母盡了應盡的責任,就已足夠,犯不上再去為子女傷心勞神。君不見人家西方人,小孩子10多歲就出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到了節假日,一家人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不是照樣幸福快樂嗎?
      吃人的禮教,害人的舊觀念!逝者雖已逝,但卻為活著的人們留下無盡的悲哀和思考!幸虧社會日漸開明,觀念日漸更新,這樣的悲劇定會日漸減少。讓我們都大膽往前走,莫回頭!幸福把我在我們自己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