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瑪呢唄咩吽

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南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個人資料
astermat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百喻經(白話)41-55

(2007-09-23 17:50:18) 下一個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89310&highlight=

毗舍闍鬼

昔有二毗舍闍鬼,共有一篋、一杖、一屐。二鬼共諍,各各欲得。二鬼紛紜,竟月不能使平。時有一人來見之已,而問之言:“此篋、杖、屐有何奇異?汝等共諍,嗔恚乃爾?”二鬼答言:“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飲食、床褥、臥具資生之物,盡從中出。執此杖者,怨敵歸服,無敢與諍。著此屐者,能令人飛行無掛礙。”此人聞已,即語鬼言:“汝等小遠,我當為爾平等分之。”鬼聞其語,尋即遠避。此人即時抱篋捉杖躡屐而飛。二鬼愕然,竟無所得。人語鬼言:“爾等所爭,我已得去。今使爾等更無所諍。”
  

譯文:
  兩鬼爭物
  有兩個鬼,得到了一隻箱子,一根手杖,一雙木屐;他們都想獨得,爭執了起來,相持不下。這時有個人走來看到,就問兩個鬼∶“這三件東西究竟有什麽用處,你們爭得這麽起勁?”兩鬼回答說∶“這隻箱子,能夠變出一切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晚上睡覺蓋的棉被,乃至一切資財。這根手杖,你隻要拿在手裏,一切仇敵就都向你歸服,不敢抵抗。這雙木履,穿上了,就能夠飛行,無論要到哪裏,一眨眼的時候就到了。”這個人聽說後,就對兩鬼說∶“你們走開一點,我來給你們公平分配罷。”兩鬼就聽信他的話,走開了一點。這個人立刻抱了箱子,拿了手杖,穿了木屐,飛到空中去了。他在空中對兩鬼說道:“你們現在可以平安了,因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爭執了。”兩鬼聽了非常懊惱,但卻都柰何他不得。
  這故事比喻∶布施譬如寶箱,人天一切享用物資都從布施的善因出生∶禪定如寶杖,修定能降伏煩惱的怨賊;持戒如寶屐,戒律清淨必升人天道中。兩個鬼譬如諸魔外道,外道們在有漏法中強求果報,結果是空無所得。隻有一心一意,修諸善行,以及布施、持戒、禪定,就能脫離苦惱,獲證道果



譬如估客,遊行商賈,會於路中,而駝卒死。駝上所載,多有珍寶、細軟、上氎種種雜物。 駝既死已,即剝其皮。 商主舍行,坐二弟子而語之言:“好看駝皮,莫使濕爛。”其後天雨,二人頑癡,盡以好氎覆此皮上,氎盡爛壞。 皮、氎之價,理自懸殊,以愚癡故,以氎覆皮。
  

譯文:
  綢緞蓋死駱駝
  從前有一個商人,帶了兩個學徒,牽了一頭駱駝出外去作生意,把那些珍貴的綢緞和上等的氈毯一類的商品都載在駱駝背上。在路上那頭駱駝死了,這個商人,剝下駱駝的皮,自己先走了,留下兩個學徒在那裏看守。臨走時對兩個學徒說∶“你們要好好看守這些貨物。這張駱駝皮也不要使它潮濕。”商人走後不久,天就下雨了,兩個學徒怕駱駝皮被雨打濕,就連忙拿那些綢緞和氈毯去覆蓋。這樣,比駱駝皮價值要高很多倍的綢緞和氈毯就這樣都給爛掉了。
  這故事比喻∶學佛法的人,不去嚴持淨戒,修定開慧,僅作造塔供僧等的財施功德,這是舍本取末的行動,是不能出離生死證到道果的。所以應當先精嚴地護持戒律,再修財施等善行,如兩個學徒應當先護本來貴重的綢氈等貨,再護駱駝皮才是。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經曆日月,作小戲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輕。 
  

譯文:
  用大石頭磨成小石牛
  有一個人,每天很勤勞地磨一塊大石頭,經過了好幾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隻小石牛,結果隻能當作玩具,沒有別的什麽用處。他在這一事上所花費的時間和勞力雖然很多,而收效卻很微小。
  這故事比喻∶人們精勞苦地修學,應該誌求高勝的道果,如果隻是為求一些聞名閑利那用力多而收獲少,或者得不償失、反而增長過患了。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嗔恚,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譯文:
  多吃了六個餅子
  有個人肚子餓了,去買煎餅吃。他一連吃了六個,覺得還是不飽,就再買第七個吃,剛吃了半個,就覺得很飽了。這時,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說道∶“我怎麽如此愚癡而不知節約!如果早知道後頭的半個煎餅能吃飽,那麽我隻要買這半個煎餅就是了,前頭的六個煎餅不是多吃了嗎?”
  這故事比喻∶修行的人,勸苦修學經曆多時,才有貫通言證的一旦,不經多時的勸修,但羨一旦的悟證,正同那人吃餅的癡想,是不可能。



譬如有人,將欲遠行,敕其奴言:“爾好守門,並看驢索。”其主行後,時鄰裏家有作樂者,此奴欲聽,不能自安。尋以索係門,置於驢上,負至戲處,聽其作樂。奴去之後,舍中財物,賊盡持去。大家行還,問其奴言:“財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門、驢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複言:“留爾守門,正為財物。財物既失,用於門為?”
  

譯文:
  呆仆人管門
  有一個人,因有事要出遠門,動身時叮囑仆人說∶“你要好好看守門戶,同時也要好好照管住係驢的繩子,不要讓驢跑了。”這個主人走了以後,有一天,碰到鄰村在演戲,彈唱得很好聽。那個仆人聽到後,心便不能自主,就想去觀看。於是他就把門板拿了下來,放在驢背上,牽著驢子去看戲。仆人走後,家中所有財物都被竊賊偷得一空。等到主人回來,他看到家中財物都沒有了,很是奇怪。就查問仆人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呀?”仆人回答說∶“主人您叫我看守的是門、驢和係驢的繩子;現在這三件東西都好好地存在著,並沒有缺少。別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聽了更加氣惱,厲聲責罵仆人∶“你這笨蛋!叫你管門,正因為屋裏有著財物,現在財物既已失去,留著一扇門有其麽用呢?” 
  這故事比喻∶如來教導我們,應當常常攝心,守護六根的“門”,不要被六塵的“賊”侵入(眼、耳、鼻、舌、身、意叫作六根,修行就要從攝心覺照,守護六根門頭著手;色、聲、香、味、觸、法叫作六塵,不知六塵的虛妄,執著它們、迷戀它們,就會染汙六根,造作種種惡業)。有些人卻不聽這個教誡,去貪求名利,就是在靜坐的時候,還是念念攀緣著名利食色,牢守著無明的驢子和貪愛的繩索,卻洞開了六根的大“門”,結果被六塵煩惱的盜“賊”侵入,弄得道品的功德財寶都散失完了。



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跡至村,喚此村人,問其由狀,而語之言:“在爾此村否?”偷者對曰:“我實無村。”又問:“爾村中有池,在此池邊共食牛否?”答言:“無池。”又問:“池傍有樹否?”對言:“無樹。”又問:“偷牛之時,在爾村東否?”對曰:“無東。”又問:“當爾偷牛,非日中時耶?”對曰:“無中。”又問:“縱可無村,及以無樹,何有天下無東,無時。知爾妄語,都不可信。爾偷牛食否?”對曰:“實食。”
  

譯文:
  偷犛牛
  有一個村莊上,村裏的人一起偷了一頭犛牛並一同把它宰殺吃掉了。那個丟牛的人跟蹤尋到這個村莊上來,見到了那些村人,問他們說∶“我的犛牛,是不是在你的村莊上?”偷牛的村人回答說∶“我們並沒有村莊。”失牛的人又問∶“池邊不是有一株樹麽?”他們回答說∶“並沒有樹。”丟牛的人於是再問∶“你們偷牛,是不是在村莊的東邊?”他們仍舊回答說∶“並沒有東邊。”丟牛的人又問∶“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是剛剛正午麽?”他們還是回答說∶“並沒有正午。”這樣丟牛的人就說∶“依照你們所說,沒有村莊,沒有池,沒有樹,或者還可說得通。可是天底下那裏會沒有東邊,沒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們說的都是謊話,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們偷吃了,是不是?”那些村人知道無可抵賴,隻得承認把牛偷來吃了的事情。
  這故事比喻∶修持佛法而破戒的人,每每把罪惡隱藏起來,不肯如法發露懺悔,改過遷善,卻常常想假造理由,自圓其說;但結果終掩蓋不了所作的罪惡,受了種種的苦惱。隻有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懇切地發露懺悔,才能走上佛法的大道



昔外國節法慶之日,一切婦女盡持優缽羅花以為蔓飾。有一貧人,其婦語言:“爾若能得優缽羅花來用與我,為爾作妻;若不能得,我舍爾去。”其夫先來常善作鴛鴦之鳴,即入王池,作鴛鴦鳴,偷優缽羅花。時守池者而作是問:“池中者誰?”而此貧人失口,答言:“我是鴛鴦。”守者捉得,將詣王所,而於中道複更和聲作鴛鴦鳴。守池者言:“爾先不作,今作何益!”

譯文:從前外國的習俗,在節慶之日裏,所有婦女都佩戴優缽羅華作為裝飾。 有一個窮人,妻子對他說:「你若是能得來優缽羅華與我佩戴,我就做你的妻子;若是不能得到,我便離開你了。」她丈夫先前很能摹仿鴛鴦的叫聲,便跨進國王的池沼,一邊作鴛鴦的鳴聲,一邊偷優缽羅華。這時守池人問道:「池中的是誰?」這窮人失口答道:「我是鴛鴦。」守池人將他捉牢了,帶到國王處去,走到半道上,窮人又抑揚有致地作起鴛鴦的鳴聲來。守池人說:「你先前不叫,現在叫有什麽用?」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終身殺生害命,作種種惡業,不調節心行,以使它朝善的方向發展,待到命終時,方說:「如今我想修行善業。」獄卒依然把他帶去,付與閻羅王處治。雖是想修行善業,也已經晚了。就好像那個愚人,快到國王那兒了,才作起鴛鴦叫來。 這故事比喻:事情要在該做的時候做,晚了就來不及了。


譬如野犬,在於樹下,風吹枝折,墮其脊上,即便閉目,不欲看樹。舍棄而走,到於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來。遙見風吹大樹,枝柯動搖上下,便言“喚我”,尋來樹下。
  

譯文:
  狗和樹
  有一隻狗,在樹下休息,一陣風吹來,把樹枝折斷了,剛巧掉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開,到一個露天的地方休息,長久地閉著眼睛,不看一看樹枝掉下來的原因,也不去再看那棵樹。直到天色晚了,還是留在那裏。可是後來,它又張開眼睛,遠遠地看見一陣風正吹過那棵樹,所有枝椏都在不停地搖動著,他就自言自語地說道∶“樹在叫我了!”重新又回到樹下去。
  這故事比喻∶學修佛法,誌願要堅定不移,不能因為師長的輕微訶責就離去,等到遇到種種煩惱,才再去親近師長。這樣來來去去,浪費時間,實在愚笨而可笑的。



譬如昔日有二小兒,入河遨戲,於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兒言:“此是仙須。”一小兒言:“此是熊毛。”爾時河邊有一仙人,此二小兒諍之不已,詣彼仙所,決其所疑。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著掌中,語小兒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問,人皆知之。

  譯文:
  莫名其妙的仙人
  有兩個小孩子,同在河畔遊玩,他們在水裏撈到了一撮毛,於是,兩個小孩子就爭論了起來。一個說,這是仙人的胡須,另一個說,這是熊身上的毛。兩個小孩子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各說各的理由,大家不肯讓步。那時河畔剛走過來一位仙人,兩個小孩子就去請求他判斷。可是這位仙人,並不回答他們這個問題,隻從他自己的袋裏,取出了一小把米和芝麻放到嘴嚼了一會兒吐到手掌上,給兩個小孩子看,說道∶“呶,我掌中的東西,真像孔雀屎呢!”仙人答非所問,兩個孩子都弄得莫明甚妙。
  這故事比喻∶有人在說法的時候,往往作著空談,戲論諸法,沒有說到正理,對別人既沒有利益,在自己也徒費精神,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情況,正和上麵所說那位仙人的答非所問一樣是滑稽可笑。



譬如有人,卒患脊僂,請醫療治。醫以酥塗,上下著板,用力痛壓,不覺雙目一時並出。
  

譯文
  醫治駝背的方法
  有個駝背的人,請醫生醫治駝背。這個醫生用了一些酥油塗在他的背上,然後把他夾在兩塊木板的中間,放在地上,用力壓下去,使他平直。這個人一時痛得連眼睛都奪眶而出了,可是他的駝背卻仍舊沒有治好。
  這故事比喻∶有人為著要修福,行布施,用種種非法手段巧取豪奪,爭取不正當的錢財來應用,猶如這個醫生把木板硬夾駝背,徒然造作惡業,增加苦惱,卻不能得到布施的功德。



譬如五人共買一婢,其中一人語此婢言:“與我浣衣。”又有一人複語浣衣。婢語此者:“先與其浣。”後者恚曰:“我與前人同買於汝,雲何獨爾?”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譯文:
  五個主人使用一個婢女
  有五個人,共同出錢買了一個婢女,其中一個對婢女說∶“你要給我洗衣服。”另外的四個人,也叫婢女洗衣服。這五個人,都要叫婢女給他洗衣服,這使得婢女非常為難沒法對付。她想∶“我隻能先洗一個,然後再洗另一個的。”於是她把其中一個人的衣服先洗,但第二個人就大發脾氣了,說道∶“我同樣出了錢買你,怎麽可以單獨給他先洗?”就打了婢女十鞭,婢女隻好給他先洗。但其他四個人又同樣發了脾氣,同樣各打了婢女十鞭。這個婢女,就這樣的無故受屈。
  這故事比喻∶依照佛經所說,由於煩惱因緣,合成此身。此身不免常受著生、老、病、死苦的逼惱,不能自拔,正像這個婢女受五人的鞭笞一樣。



譬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後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

  譯文:
  都是空樂一場
  有一個出名的樂師,國王請他去演奏,許給他一千個銀錢。等待演奏完畢,國王卻不給他銀錢。樂師就向國王索取,國王決心要賴脫,就對樂師說∶“你奏樂給我聽,不過讓我空歡喜一場;我許給你銀錢,也隻是叫你空歡喜一次罷了!”
  這故事比喻∶所有世間的所謂快樂,其實都是虛妄的,在刹那不停、生滅遷流、無常變幻中,都如水月鏡花,那有真樂。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那止有自生煩惱罷了。



譬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腳,遣二弟子,人當一腳,隨時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當按摩之腳,以石打折。彼既來已,忿其如是,複捉其人所按之腳,尋複打折。

  譯文:
  老師受欺
  從前有一個老師,有兩個學生跟隨他。這位老師兩隻腳有毛病,常常麻木,很不舒服,因此他就叫兩個學生隨時按摩,一人按摩一隻腳。不料這兩個學生,平日相處都不和好,不是我討厭你,就是你討厭我,彼此像冤家似的。有一天,有一個學生走開了一會兒,另一個學生就把這學生所按摩的腳,用石頭敲斷了。這個學生回來時,非常憤怒,為了報複,也立刻把另一學生所按摩的一隻腳,用石頭敲斷了。
  這故事比喻∶佛法中的學人,也有這樣情形,常常有大乘的學者排斥小乘,小乘的學者排斥大乘,或者這一宗派無端地破斥那一宗派。這樣的鬩牆之爭。是會把大聖的法典破壞的!



譬如有蛇,尾與頭言:“我應在前。”頭語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爾?”頭果在前,其尾纏樹,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墮火坑,燒爛而死。


  譯文:
  蛇頭和蛇尾的爭吵
  有一天,一條蛇的頭和尾忽然爭執起來,蛇尾對蛇頭說∶“今天應該我走在前麵。”蛇頭說∶“我常常走在前麵,怎麽可以倒過來走呢?”蛇頭和蛇尾各認為自己有理,相持不下。結果,蛇頭就自管自向前走去,蛇尾卻纏住了樹牢牢不放。這樣,蛇頭走不動了,隻得讓蛇尾走在前麵。不料蛇尾因為沒有眼睛,結果掉入一個火坑中,把這條蛇燒死了。
  這故事比喻∶老師和徒弟,應該互相敬愛。可是有些徒弟往往以為老師年邁了,應該由徒弟來作領導,不肯尊敬師長,可是因為徒弟年輕不懂規矩,沒有經驗,作事常常犯錯誤,使事情搞不好,反而受到很大的損失。



昔者有王,有一親信,於軍陣中,歿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歡喜,與其所願。即便問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須時,願聽我剃。”王言:“此事若適汝意,聽汝所願。”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國之治,大臣輔相,悉皆可得,乃求賤業。

  譯文:
  但願給國王剃剃胡須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有個親信的侍者,這個侍者平日很忠實,國王非常信任他。有一次,國王率領軍隊和敵國交戰,國王自己陷入敵陣,很是危急,這個侍者不顧自己的性命,奮勇去救,保衛了國王的安全,因而國王非常歡喜他。當時國王就對侍者說∶“你要什麽,我都可答應。”可是這個人卻說∶“我不要什麽,但願給國王剃剃胡須。”國王微笑著說∶“你既然歡喜這樣做,我就答應你,滿足你的願望吧!”後來這事給人家聽到了,都笑這人太愚笨,認為當時這個侍者如果要求國王劃分半個國家給他治理,或者給他的一些學習的機會,國王也一定會答應的。但是這個人卻不要這些,隻願意幹這剃胡須的小差事,真是太愚笨了。
  這故事比喻∶眾生得人身難,聞佛法難,如果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具備了這兩個難得的因緣,可是心誌狹小,隻奉持少分戒律,就自己以為滿足,不求上進,更不求涅盤勝妙法,永遠流浪生死,把可以獲得的偉大利益,硬生生錯失了,這正如那個隻願為國王剃胡須的侍者一樣,是非常愚笨可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