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瑪呢唄咩吽

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南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個人資料
astermat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百喻經(白話)21-30

(2007-09-23 17:33:52) 下一個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89275&highlight=

婦女欲更求子

往昔世時,有婦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問餘婦女:“誰有能使我重有子?”有一老母語此婦言:“我能使爾求子可得,當須祀天。”問老母言:“祀須何物?”老母語言:“殺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時此婦女,便隨彼語,欲殺其子。旁有智人,嗤笑罵詈:“愚癡無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而殺現子。”
  

譯文:
  殺子以求子
  有一婦人,已經有了一個兒子,但她還想再得一個,就去請問別的婦女們說∶“誰有方法使我再生兒子呢?”當時有一個老婆子對她說∶“我有方法使你再生兒子,但須祭祀天神。”婦人問她用什麽來祭祀天神。那個老婆子說∶“殺死你的兒子,用他的血來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兒子了。”這個婦人,真的很相信老婆子的話,就準備去殺死她的兒子,用他的血來祭祀天神。幸而旁邊有人阻止並責罵她說∶“你真太愚笨了。你希望再得兒子,現在還沒有得到,將來能不能得到,還不能肯定,而現在的兒子倒被你殺死了。你要想得到二個,會不會連一個也沒有了呢?”
  這故事比喻∶有很多人盲目地聽信愚癡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說,為求未來福,自投火坑,沒有理由地和亳無利益地修種種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升天或福報,這是與佛教教理相距很遠的。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沉香,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曆多日,不能得售,心甚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值。
  

譯文:
  把沉香燒成炭賣
  從前有一個作官人家的兒子,到海裏去采取沉香,好幾年方采到一車沉香運回來。於是他拿到市場上去出賣。因為價格太高,過了好多天也沒有銷售出去。這樣,他心裏很急,而且非常苦惱。那時他看到市場上有很多人挑著炭賣,總是一挑到就有人買,於是他心想:“如果把沉香燒成了炭,不是很快的就可以賣出去了嗎?”他就立刻把沉香燒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賣脫了,可是一車的沉香,還得不到半車木炭的價錢。
  這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難而生退心,如若見異思遷,或者退求小果,結果自失大利,猶如沉香嬈成炭賣一樣,是非常可惜的。



昔有賊人,入富家舍,偷得錦繡,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種種財物,為智人所笑。 

  譯文:
  用錦綢包裹破氈
  有個賊,到一個富人家裏偷東西,他偷得了一塊很值錢的錦綢,另外又偷了一條破氈和一些破爛的衣服。偷了以後,他把那塊錦綢當包裏布,來包那些爛東西,打成一個包袱帶出來。後來許多人和道了,都把這事作笑話講。
  這故事比喻∶已發正信修學佛法的人,不能再貪世間利益而破清淨戒律,弄得事情顛倒,得不償失,被人所笑。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種之,永無生理。

  譯文
  把芝麻炒熟來種
  有一個人,吃了生芝麻,覺得不好吃。後來把它炒熟了,吃起來很有味。於是他想∶“既然熟的好吃,我就用熟芝麻來種吧。”結果種下去了,卻永遠沒有生出來。
  這故事比喻∶種子焦了,就不可能生長結果;久遠劫行菩薩道,修行難行苦行,才是修成佛困的種子(正因),如果欲速貪易,改修小乘羅漢之道,終不能得成佛果。佛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就是這個意思。



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複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譯文:
  水和火
  有一個人,在家中作事,他要用火,同時也要用冷水。所以他就拿了一隻瓦盆,裝了火種,放在房中;又拿了一個鐵罐子,盛了水,放在有火種的瓦盆上。他這樣想∶“我把火和水都已預備好了。”過了一些時,他去生火,火卻已經熄滅;再去倒冷水,冷水也已經變成熱水了。
  這故事比喻∶有一人種,既出家求佛法,但對家中的妻兒和欲樂的享受,還是念念不忘,困此既未能脫離欲海,喪失了功德的火,又掉了持戒的水,而其結果,修道與世事雙破雙夫,正和上麵所說的故事一樣。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問餘人言:“雲何得之?”有人語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當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見王眼瞤,便效王瞤。王問之言:“汝為病耶,為著風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風,欲得王意。見王眼瞤,故效王也。”王聞是語,即大嗔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
  

譯文:
  學著國王的樣子
  從前有一個人,要得到國王的歡心,就請問人家說∶“我怎樣才能討好國王呢?”那人對他說∶“如果要得到國王的歡心,就得處處學著國王的樣子。”這人就跑到國王跟前去,看看國王的舉動,一心要學國王的樣子。那時國王正在不斷地挾眼睛,這人也就不斷地挾眼睛。國王見了,覺得很奇怪,問道∶“你的眼睛有毛病嗎?還是給風吹痛了呢?”他回答說∶“我的眼睛沒有毛病,也不曾給風吹痛,我是要得到國王的歡心,處處學著國王的樣子,所以國王挾眼睛,我也就挾眼睛。”國王聽了,就非常生氣說∶“你真是一個大混蛋!”就叫人把他痛打一頓,並把他驅逐出境。
  這故事比喻∶有些人既得聽聞佛法,又欲親近和修學,但不明白佛法的基本原理。如來法王為著渡眾生,出現種種的方便辦法,有時故意說些逗引眾生的淺近道理,或示現凡夫的行相動作,或現受『金槍馬麥』等果報,這等都是為眾生作方便的示現。有些人竟專拿這些淺跡或示現的缺點也來東施效顰,或者譏訕毀謗,結果於佛法中永遠失掉真的利益與悟證,反而墮入三惡道中受苦。



昔有一人,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見之,心生歡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瘡方法。”即便歸家,語其兒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試之。”兒為鞭背,以馬屎傅之,以為善巧。
  譯文:
  醫治鞭傷
  有一個老百姓,被國王鞭打一頓,受傷很重,他就用馬糞去敷治自已受傷的地方,使這傷的地方能夠早些痊愈。當時有個呆子看到後,心裏很高興,說道∶“我知道一種醫治鞭傷的方法了!”立刻跑回家去,就對兒子說∶“你快拿鞭子來打我的背脊,我有一個醫治鞭傷的好方法,一定很靈,此刻要先來試驗一次。”兒子,隻得聽父親的話,就拿鞭子打父親的背脊,然後再用馬糞敷上去。呆子的行動,自己認為十分聰明,可是大家都在竊笑他。
  這故事比喻∶不要困藥反成病。修學佛法,不要把對治習氣的法,反惹起煩惱習氣的現行。如聽說修“不淨觀”可以了生死流轉的五陰色身,便故意去行淫欲而觀不淨示但“不淨觀”修不成,結果卻為色欲所迷,重增生死流轉沉淪的業報!不善用藥,因藥成病;不善修法,反增業累,就是這樣的值得我們提高警惕。 



昔有一人,其婦端正,唯有鼻醜。其人外出,見他婦麵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寧可截取其鼻,著我婦麵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婦鼻,持來歸家,急喚其婦:“汝速出來,與汝好鼻。”其婦出來,即割其鼻,尋以他鼻著婦麵上。既不相著,複失其鼻,唐使其婦受大苦痛。
 

 譯文:
  ◎割下了兩隻鼻子◎
  從前有個人,娶了一個妻子,她的麵貌很美麗,不過鼻子生得不好看。後來這個人在外麵遇見一個女人,不但容貌很美麗,而且鼻子更是端正可愛,因此,他心裏打起主意∶“如果我把這個女人的鼻子割下來,裝到我的妻子臉上去,那不是很好嗎?”他果然就去割下那女人的鼻子,拿著急忙跑回家去,對他的妻子說∶“快來快來,我給你換一個好鼻子!”說了,就把他妻子的鼻子也割下,要替她安上這個好的,但是無論怎樣,始終安不上去。這樣,他既割了別個女人的鼻子,又失去了自己妻子的鼻子,沒有得到好處,卻損害了兩個女人。
  這故事比喻∶有人癡心妄想主觀很深,自驕自大,輕舉妄動,結果常致兩敗俱傷害人自害。



昔有一人,貧窮困乏。與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有人見之,而語之言:“汝種姓端正,貴人之子,雲何著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當使汝得上妙衣服。當隨我語,終不欺汝。”貧人歡喜,敬從其言。其人即便在前然火,語貧人言:“今可脫汝粗褐衣著於火中,於此燒處,當使汝得上妙欽服。”貧人即便脫著火中。既燒之後,於此火處求覓欽服,都無所得。
  

譯文:
  貧人燒去粗衣
  有一貧人,要去作客,穿了一件粗布短衣。在路上有人見到他,對他說∶你麵貌生得很端正,一定是個貴人的兒子,為什麽穿這樣的粗布短衣?我現在教你一個辦法,使你能得到上等的衣服。你要相信我,我絕對不哄騙你!”貧人聽了很歡喜,說道∶“我一定依從你的話。”那個人就在路旁燒起火來,對貧人說∶“你把所穿粗布衣服脫下來投入火中,這粗衣燒掉後,你可在這裏等候著,立刻可得到上等的衣服。”貧人就照他話來做,把所穿的粗布衣服脫下來燒了。可是等來等去,也等不出上等的衣服來。
  這故事比喻∶依照佛法來說,人身是很難得的,我們既得到人身,應該好好進德修業,依照正法來如理修學。但是那些外道卻妄造種種欺騙人的鬼話,說什麽舍身赴岩投火,可生天上呀等等,這些無稽之談,萬不可相信。如果上了圈套,那就不但害了現在,更要貽誤將來,正如那個貧人的受騙一樣。



昔有一人,巧於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萬。極大慳貪,不肯外用。時有一人,善於巧詐,便作方便,往共親友,而語之言:“我今共汝極成親愛,便為一體,更無有異。我知彼家有一好女,當為汝求,可用為婦。”牧羊之人,聞之歡喜,便大與羊及諸財物。其人複言:“汝婦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見於婦,聞其已生,心大歡喜,重與彼物。其人後複而與之言:“汝兒已生,今死矣!”牧羊之人聞此人語,便大啼泣,噓欷不已。



  譯文:
  牧羊人
  有一個牧羊人,很會牧羊,他所豢養的羊繁殖得很快,沒過多久,他的羊從幾千隻到一萬隻了。他很是節省,從來不肯殺一隻羊請客或自己吃。別人見到他雖是眼紅,可是卻也奈何他不得。那時有一個人,很會機巧詐騙,走過來甜言蜜語地和他作很好的朋友,牧羊人信以為真。於是這個人就對牧羊人說∶“我和你已成為知己朋友了,心裏不論有什麽話都可以說出來。我知道你沒有妻子,很是寂寞。現在我打聽東村有個女郎真是美麗極了,給你作妻子,很是合適。我作介紹人,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牧羊人聽了很歡喜,就給他很多羊和一些其他禮物,算作聘禮。過了幾天,這個人走來對他說∶“她已經答應作你的妻子,而且你的妻子今天已經生了一兒子了,我特地來給你道賀。”牧羊人聽到還沒有見過麵的妻子,就已經替他生了個兒子,心裏更加歡喜,就又給了他很多羊和別的東西。再過了幾天,這個人又走來說∶“唉!真可措,你的兒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難過。”牧羊人聽了以後,便號啕大哭,悲痛不止。
  這故事比喻∶佛教裏有種多聞的人,經不起名利食色的誘惑,便貪著於世間的欲樂,為它所誑惑,而拋棄了修習善法功德的財寶。結果,不但喪失了善法,而且也喪失了生命及財物,弄得大憂苦,大悲泣,正是自尋煩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