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瑪呢唄咩吽

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南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個人資料
astermat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百喻經(白話)1-10

(2007-09-23 17:19:43) 下一個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89255

愚人食鹽喻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
  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複多也?
  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
  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難,無益於道。
  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至令口爽,此亦複爾。
  

譯文:
  愚人食鹽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愚蠢的人,到別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飯,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後,就在他菜裏添了一點鹽。
  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語道:“這味道所以這樣美,是因為有鹽的緣故。加了這一點尚且味道鮮美,如果再多加些豈不更好!”這個無知而沒有頭腦的人,便空口吃起鹽來。結果吃得口幹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樣,聽說節製飲食對修行有好處,於是就繼絕飲食。有的經過七天,有的經過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饑餓的困苦,絲毫沒有增加一點道行,把自己的身體弄得疲憊不堪,並沒有證得真道。就像那個蠢人一樣,以為可以增加美味,於是空口吃鹽,以至於口幹舌苦,這也是一樣




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擬供設,而作是念:“我今若預於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漸多,卒無安處,或複酢敗。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臨會時,當頓吸取。”作是念已,便捉牛母子,各係異處。
  卻後一月,爾乃設會,迎置賓客,方牽牛來,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幹無有。時為眾賓,或嗔或笑。
  愚人亦爾。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時,然後頓施。未及聚頃。或為縣官、水火、盜賊之所侵奪,或卒命終,不及時施。彼亦如是。


  譯文:
  愚人蓄積牛乳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蠢人,準備宴請朋友,想收集一些牛奶,準備設宴時用。於是他想:“我現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儲存起來,牛奶會逐漸多起來,以至無處儲存,還會發酵酸壞掉。不如就放在牛肚子裏裝著,等到舉行宴會的時候,再一起把奶擠出來。”他有了這樣念頭,就捉住母牛和小牛。分別各拴在不同的地方。
  一個月以後,他才舉行宴會。迎接安頓好來的客人,牽過牛來,打算擠奶。可是這頭牛的奶已經幹癟得擠不出來,當場醜態百出。這些前來的客人,有的瞪著眼,有的笑話他是一個愚蠢的人。
  蠢人都是這樣。要修布施,總是說等掙到大筆錢的時候,然後再一齊布施。可是還沒有等到成為富人時,有的被官吏勒索掉,有的被水火、盜賊侵奪而損失掉,或一下子性命終結,來不及作布施。這正象故事上那蠢人的想法一樣




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
  時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何不避去?乃往受打,致使頭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傲慢恃力,癡無智慧。見我頭上無有發毛,謂為是石,以梨打我,頭破乃爾!”
  傍人語言:“汝自愚癡,雲何名彼以為癡也?汝若不癡,為他所打,乃至頭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爾,不能具修信戒聞慧,但整威儀,以招利養,如彼愚人,被他打頭,不知避去,乃至頭破,反謂他癡。此比丘者亦複如是

  譯文:
  光頭被梨打破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蠢人,頭上沒有一根頭發。一次有一個人用梨敲打他的頭,接連不斷地敲,結果頭被打得到處都是傷。
  當時,這個蠢人一聲不吭的居然忍受著,也不知道躲開。旁邊的人看到,就對他說:“你為什麽不躲開?在這等著讓他打你,以至被打得頭破血流!”
  蠢人回答說:“像他那樣的人,依仗自己一身力氣驕橫經輕慢,愚昧無知。看到我頭上沒有頭發,認為是塊石頭,就用梨來打我,以至頭被打傷成這個樣子!”
  旁人說:“你自己太蠢了!怎麽還說別人愚蠢呢?如果你不蠢,有腦筋,怎麽被他打了,以至頭都被打破,還不知道躲開。”
  在一些比丘中也是這樣,不能真實發起信心,堅持戒律,憑聽聞法而得智慧卻一味修飾外表,隻為五蘊所成的肉體求十方信眾的供養。這就像上麵所講的蠢人,頭被人打,還不知道躲避,以至頭被打破,還說別人傻氣。這樣的出家人也是一樣



昔有愚人,其婦端正,情甚愛重。婦封鎖直貞信,後於中間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離已婿。是密語一老母言:“我去之後,汝可齎一死婦女屍,安著屋中。語我夫言,雲我巳死。”
  老母於後伺其夫主不在之時,以一死屍置其家中。及其夫還,老母語言:“汝婦巳死。”
  夫即往視,信是已婦。哀哭懊惱。大積薪油,燒取其骨,以囊盛之,晝夜懷挾。
  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婦已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如彼外道,聞他邪說,心生惑著,謂是真實,永不可改。雖聞正教,不信受持。
  

譯文:
  婦人詐死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蠢人,他的妻子相貌生得漂亮,兩個人也很相親相愛,感情極為融洽。可是後來妻子卻不安心這種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在與其他的男人交往中,產生了極厲害的淫邪之心;熱忠那不正常的男女關係,打算舍掉自己的丈夫與情夫私奔。於是她秘密的托付一個老太婆說:“我離家後,你替我弄一具女死屍,安放在我家裏,等我丈夫回來,說我已經死了。”
  老太婆聽後趁著她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弄來一具女死屍停放在他的家裏,等她丈夫回來後,就對他說:“你的妻子已經死了。”
  她丈夫立即跑回屋去看那具屍體,相信自己的妻子真的死了,於是他極傷心地痛哭,心裏很是難過。他堆積了很多的木柴和油料,把屍體燒成骨灰,便撿取了骨灰,用一個口袋盛著,白天黑夜都帶在身邊。
  過了一段時間,這跑掉的女人,對情夫厭煩起來,就又回到家裏,對她的丈夫說:“我是你的老婆。”
  丈夫回答說:“我的老婆已經死了很久了,你是什麽人?竟胡說是我的老婆!”這女人兩次三番的解說,他還是不相信。
  這正像那些外教徒一樣,聽不到佛的正確教義,而聽到他人一些邪說,就動搖起來,反認為是真理,堅信不疑,永遠都不能放棄這種成見。雖然後來聽到合乎真理的正法教導,但還是不能相信和堅持。



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河頭。既至河所,對視不飲。
  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
  愚人答言:“君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
  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已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複如是。

 

 譯文:
  不喝喝不完的水的故事
  早年間有一個人,愚味無知,不懂事理,他口渴了,急著想要喝水。遠遠地看到地麵上蒸騰的水氣,以為就是水,連忙追趕,一直追到河邊。他已經到了河邊,卻對著滾滾河水呆呆地發愣,並不去喝水解渴。
  站在旁邊的人問他:“你已經渴極了,怎麽到了水邊,反而又不喝水了呢?”
  蠢人回答:“如果這河水能喝得完,我自然早就喝了。但是我想,這條河的水太多了教我怎麽喝得完?所以幹脆不喝了。”
  在場的許多人聽了他這番話,都對他大加譏笑。
  就像那些外道。他們的思想狹隘、固執已見,不能正確地對待事理幹脆尋找歪理,他們不能全麵接受佛陀戒律,就根本不去理會。以致失去後來得道的希望,從而悟不到正果轉入生死苦海之中,正像那個見水不飲的人一樣。叫在場的人笑話,外道中人也就是這樣




昔有愚人,養育七子。一子先死。時此愚人見子既死,便欲停置於其家中,自欲棄去。
  傍人見已,而語之言:“生死道異當速莊嚴,致於遠處而殯葬之。雲何得留,自欲棄去?”
  爾時愚人聞此語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當葬者,須更殺一子,停擔兩頭,乃可勝致。”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擔負之,遠葬林野。
  時人見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憚改悔,默然覆藏,自說清淨。或有知者即語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雲何違犯所受,欲不懺悔?”犯戒者言:“苟須懺者,更就犯之,然後當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爾乃頓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殺一子,今此比丘亦複如是。

  

譯文:
  再殺一個兒子湊擔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腦子很笨的人,生養了七個兒子,其中一個突然死去,這個人便把屍體停放在家裏,自己想離開家到別的地方去。
  鄰居們見到這種情況,就告訴他說:“對於人來說,生與死是兩種不同的兩條道路,人死之後,應當趕快把屍體料理停當,送到遠處埋葬起來。怎麽能停放在家裏,自己卻要離它而去呢?”
  這時蠢人聽了這番話,心裏合計著:“如果不能停放,而且一定要安葬的話,一具死屍怎麽挑呢?還得再殺一個兒子才能使擔子兩頭平衡。”平穩送到墓地,於是又殺了一個兒子,把兩具屍體一擔挑著,送到野外的林子裏埋了。
  當時人們見到這種行為都仇視無比,深深發出嗤笑,認為這是從未發生過的糊塗事情。
  拿這件事來作比方,有的比丘私下違犯了某一戒條,心裏害怕去求懺悔,不肯改過,暗自掩蓋過失,隻說自己持戒清淨。有的善知識對他說:“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像守護明珠和愛護眼睛一樣,不使它失落、受損。你現在犯了某戒律,怎麽還不思悔過,犯戒者說:“假如必須悔改的話就等我再多犯幾次戒條,一起暴露自己的過錯。”犯戒的人就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支配下,繼續破戒,做更多的壞事,結果被逐出僧伽。這正像上麵講到的那個蠢人,一個兒子死了,又去殺一個兒子。眼前這個比丘也和這個人蠢人一樣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複多錢財,舉世人間無不稱歎。
  時有愚人,見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爾者,彼有錢財,須者則用之,是故為兄。見其還債,言非我兄。
  傍人語言:“汝是愚人,雲何須財名他為兄,及其債時,複言非兄?”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錢財,認之為兄,實非是兄。若其債時,則稱非兄。”
  人聞此語,無不笑之。
  猶彼處道,聞佛善語,盜竊而用,以為已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而作是言:“為利養故,取彼佛語化道眾生,而無實事,雲何修行。”猶向愚人,為得財故,言是我兄;及其債時,複言非兄。如亦如是。


  譯文:
  認人為兄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容貌端正,非常聰明,知識淵博並且很有錢財,社會上很有地位,人人誇獎他。
  那時有一個愚人,極其虛偽奸詐,看到他如此出色,就對人說他是自己的哥哥。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有錢,要用錢時可以滿足自己需要,如此的滿足欲望,所以稱他為哥哥。而等他要償還欠帳的時候,便又改口說:“他不是我的哥哥。”
  旁人對他說:“你真是一個奸詐之人,需要錢財時就說他是哥哥,等到還債時,就說他不是自己的哥哥?”愚人說:“我想得到他的錢財,才稱他為兄長。”聽了這番話的人,沒有不恥笑他的。
  這正像有的外道,聽到佛陀說法的高超,為人所重,就剽竊佛陀的語句來裝飾自己,當成自己的東西。等到旁人要他去實踐修行這些理論時,他就不願修行,還說:“隻為了某些利益才用佛的語言來開悟眾生,其實並不以為真有其事,所以別給我講修行不修行的。”
  這樣,就如同以上說的那個愚人一樣,為了得些錢財,謊稱他是我哥哥;等到被人逼債時則說不是。



過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庫物而遠逃走。爾時國王遣人四出推尋,捕得將至王邊,王即債其所得衣處。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實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應在手者著於腳上,應在腰者返著頭上。
  王見賊已,集諸臣等共詳此事,而語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來所有衣者,應當解著,雲何顛倒用上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舊物。”
  借以為譬:王者如佛,寶藏如法,愚癡羌者猶如外道,竊聽佛法,著已法中,以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亂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寶衣,不識次弟,顛倒而著,亦複如是。


  譯文:
  偷了國王衣服的蠻子的故事
  古時代,有一個羌族山民,偷了國王倉庫裏一些衣物,跑到很遠的地方。當時國王派人四下追拿,終於捉到這個山民,便把他帶到國王麵前。國王追問他這些東西的來源,山民回答說:“這些衣物都是我祖先、父輩遺物。”
  國王命令他穿上這些衣服,由於並非他的,也就不知道該怎樣穿戴,以致把應該戴上手上的卻穿到 腳上,應該係在腰裏的反而戴在頭上。
  國王看到他是如此地不懂穿戴,就把一些大臣集合在一起,共同研究這件事,對山民說:“如果這是你祖先、父輩的遺物,你應該懂得它的穿法,怎麽會上下顛倒呢?因為你根本不懂,所以斷定這些衣物是你偷來的,並不是你家祖傳的東西。”
  借這件來作譬喻:國王就好比是佛,庫藏就好比佛陀說的教法,愚昧的山民就好比邪道。邪道偷聽了佛陀說的佛法,拿來穿插在自己的言論中,作為自己的話。而事實上,他並不了解這些佛法的真實意義,認為這是自己所有,可是又不真正理解,就會迷亂了佛法的上下次弟,不能正確地了解其意義。這就好像那個山民,他偷得國王的寶衣,卻不知道怎樣穿戴,分不清上下,以致本未顛倒,次弟錯亂。外道也和這山民一樣的荒唐。


昔時有人,於眾人中歎已父德,而作是言:“我父仁慈,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施。”
  時有愚人,聞其此語,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複過汝父。”
  諸人問言:“有何德行,請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來,斷絕淫欲,初無染汙。”
  眾人語言:“若斷淫欲,雲何生汝?”深為時人之所怪笑。
  猶如世間無智之徒,欲讚人德,不識其實,反致毀訾。如彼愚者,意好歎父,言成過失,此亦如是。

  

譯文:
  呆子讚美父親德行的故事
  早年有一個人,當著眾人麵稱讚自己父親的品德,他這樣說道:“我父親性情仁慈,從來不傷害別人,不偷竊,從來不說瞎話,實事求是,而且還喜歡施舍財物,作救濟社會之類的福利事業。”
  這時有一個蠢人,聽到他說的這番話,就也這樣講:“我父親的品德更勝你父親一籌。”
  一些人就問他:“你父親的品德高在哪裏,請你說說他的事跡。”這人回答說:“我父親從小斷絕男女性行為。從來沒有沾染過這種髒事。”
  眾人就反問他:“你父親要是斷絕男女性行為。又怎麽會有你呢?”這種與事實相矛盾的話,成為當時人們的笑柄。
  這就像世界上某些不聰明的人,有心想稱讚某人品行高尚,但是好話說過了頭,反而弄成了詆毀他人。就像這個蠢人,本心想稱讚他父親,卻說得言過其實,好話卻變成了對他父親的糟蹋,世上無知的人往往就是這樣。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癡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雲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土作樓。
  愚人見其壘土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答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層,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雲何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
  時人聞已,便生怪笑,鹹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譯文:
  隻造第三層樓的故事
  遠古時期,有一個很富有的人,但卻愚蠢透頂。他來到一個富人家作客,看見一座三層的樓房,寬敞高大,莊嚴華麗而且敞亮通風,內心十分羨慕,心裏想:“我的錢財並不比他少,為什麽以前沒能建造一座這樣的樓呢?”於是他立刻叫來木匠,問道:“懂不懂怎樣造一座像他家那樣漂亮的三層高樓?”
  木匠回答說:“他家那座樓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說:“現在就請你照樣為我建造一座樓!”
  於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測量土地,製坯壘磚、準備造樓。蠢人看到他這些安排,心裏懷疑,不能明白,就問他:“你這在幹什麽?”
  木匠回答說:“這是準備建三層樓的材料。”
  蠢人說:“我不要蓋下麵這兩層,你先為我建造最上麵的一層樓房。”
  木匠答道:“哪有這樣的事!哪有不造底層的就能造第二層的!哪能不造第二層就能造第三層的道理!”
  這蠢人固執地說:“我就是不要下麵兩層,你一定得給我建造最上麵的那層。”
  一些人聽說這故事,都笑話他:“希奇可笑,世界上哪有不蓋下麵一層就能建造到上麵第二層、第三層的!”
  這就像釋迦牟尼佛的四輩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誠修持、敬重佛、法、僧三寶,懶惰懈怠,卻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說:“我現在不需要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隻求修得第四阿羅漢果的最高果位。”這也同樣被當時人們所恥笑,和這個蠢人相比並沒有什麽兩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