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學的時候,因為住得遠,我又不肯早起,所以早上老是沒時間吃早餐就跑了。我要坐公車上學,下車的地方有那種買蔥油粑粑或是紅薯粑粑的。就是用米粉或是紅薯做的。蔥油粑粑裏是米粉裏放了青蔥,然後放在一個跟手掌差不多大的鐵餅模上放到油裏煎,煎得成形後,就可以把那個鐵餅模拿出來,再做另一個。紅薯餅是一樣的做法。隻是把紅薯切成小丁,用麵和在一起再放在模子上放油裏煎。
我每回一到冬季看到有紅薯就想起紅薯粑粑。買了幾個,後來看到別的菜譜又做了別的,好看,說不上多好吃。後來,又買了一個,就一直想著一定要煎成那樣的吃。
今天周末在家,小孩子們要做餅幹。中間要等一小時。想起這個來,就說是以前最愛吃的。女兒聽了很高興的說要吃。我有了動力,開始切紅薯。然後放上麵粉攪勻。老公兒子看了都說“呀”不好吃。女兒沒吭聲。
然後,老公看電視去了。倆個小孩去跟那個電動狗玩。我倒了半瓶油,開始煎。一開始就覺得工具不好,然後,油也好象太多。我煎不成餅,就幹脆把紅薯丁和麵粉糊倒進去煎。煎完了,吃一口,不太甜,也不知到底有沒有原來的好吃。很多東西都是記憶裏好吃得多的。我吃了幾個,覺得跟炸薯條差不多,就問大家要不要試試,跟薯條差不多的。隻有女兒應了,過來吃了一個小丁,說不知道喜不喜歡。然後,我說這輩子再不會做了,要大家嚐一下。老公吃了一個小丁。女兒來拿走了幾個。兒子還是搖頭不要。
我吃了幾口覺得太油,拿了餅可樂邊喝,邊聽著小孩玩的笑聲,老公在自滿的看他的電視。在這不太冷的冬天,在離家萬理的地方,我並不傷感的比味著這變了味的記憶中的家鄉小吃,覺得生活真好,給你記憶,給你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