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感動 ——讀林炎平博士《奧林匹克的啟示》,不是書評的評論

(2011-05-19 16:59:09) 下一個

感動

——讀林炎平博士《奧林匹克的啟示》,不是書評的評論


林炎平博士何許人也?第一次見到他是在作協舉辦的活動中,林博士是主講人,介紹他的新書《奧林匹克的啟示》,並有幸得到了他的賜書。從作者自述中摘下一句:“一個被迫棄學的學生、一個背井離鄉的農民、一個走出象牙之塔的學者、一個‘不務正業’的企業家、。。。。。。深刻和嚴肅地思考西方和中國的縱向和橫向的對比”。

《奧林匹克的啟示》洋洋灑灑 20 餘萬字是怎樣的一本書?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這本書,要說的就是東西方文明的特點、對比和反差,作為西方文明本源的古希臘文明和作為東方文明最重要之一的中國文明的比較,將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如此深奧的領域和如此廣博的課題是我難以在一時間讀懂的,坦白地說也還存在一些不盡相同的感悟。但我被感動了!更多的是作者的思考精神和探索行為。

從那些熟悉的文字之中我感受到了:一位清純少年孜孜求知的目光,那是學生時代思考的萌芽;在貧瘠的太行山區揮鎬掄鍬、丈量山水時年輕人深刻的社會體驗和印在心頭最直接的社會烙痕;重回大學的年輕學子,飽覽群書後“關於古希臘文明和中國文明之間差異”的思索心得;跨出國門的探索者又帶著學生時代“多半是出於直覺的假說,多年來走遍了世界閱曆了社會”之後的重新思索;跨越空間到曾經是古希臘的部分地方去尋源,不僅僅去了希臘境內的著名遺址,還去了希臘以外在古希臘時期也屬於希臘文明圈的一些地方,辛勤的腳步來去匆匆於古文明的殘壁廢墟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之中的一次又一次感悟的飛躍;作者不隻停留在對傷痕的哀歎上,也不僅僅是對一些表象的評析,他是帶著中華文化的烙痕去跋涉西方文明的淵源並“深刻和嚴肅地思考”;二十餘載的心血,林炎平博士帶給我的感動不單是他的長篇巨著中的闡述,更多的是他對探索與思考的肩負。

在讀《奧林匹克的啟示》時,我又一次讀了屈原的《天問》。毋庸置疑,《天問》的思索是多方位的,它既是深刻的質問,又是沉痛的曆史歎息;它不僅僅是一篇優美的史詩,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文人中國知識分子探索的啟迪。隨著千百年來探索的延伸和加深,每一個曆程都有著傑出的代表。

如果說,五十年代之前的先輩們是在探索中艱苦奮鬥的,是否五十年代以後的人們是在奮鬥中艱苦地探索著。那麽,現代人呢?紅塵滾滾,紙醉金迷,尤其是年少的的一代,有多少人是在迷茫中迷惑著!林炎平博士的探索和思考行為,無疑是一麵旗幟。

畫蛇添足,附上我的填詞《 玉蝴蝶》——讀林炎平博士《奧林匹克的啟示》並有感於作協成員與林先生關於公民的探討:

猶憶故人《天問》,滔滔逝水,洗了千年。去舊翻新,多少血淚先賢。月無痕、風催草老,雲有恨、雨打花殘。算乾坤,大焉填海,滄海桑田。

悠閑:蜂飛蝶舞,笛鳴琴瑟,好個峰巔。極可憂天,堪道可畏輕言。董狐筆、丹青在記,太史簡、史策還原。願神州,燕環之後,一紙清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