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另外一個尋找的故事,趙濤演的女護士沈紅從山西來到奉節,尋找她兩年未歸的丈夫,丈夫留給她電話還是7位數, 而今已升級成8位數了. 人雖然找到了, 感情已不再了, 他們在三峽大壩前看著奉節老縣城淹沒,新縣城還未蓋好,一些該放下的要放下,一些該舍棄的要舍棄...Life really has to move on...
這本電影給我的感受是種無窮無盡的sadness 綿綿而來, 壓得透不過氣來. 三明這樣的勞動人民是如此的真實,彷佛就是我們身邊隨處能見的街頭人物. 被人欺詐或是粗暴對待時,都溫和遲鈍, 逆來順受. 但對於自己認準要做的事(片中對真情的追求), 就默默去做, 不怎麽動搖. 但生活對他們是如此不公, 這個底層民眾好象無力去改變命運, 隻能按著慣性, 承受著, 不含希望地延伸著生命, 三峽好人的英文名still life. 就是這種真實性深深地震撼著我. 看看這些光著膀子在社會底層掙紮的普通中國人, 想起自己為了同事的衣服不換, 身上, 口中,頭發有些臭味而抱怨, 嚼情了.
三峽好人中的許多細節和場景被老賈handle得特別好, 比如三明去找大舅子的場景, 四條光膀漢子在床上吃麵; 三明見老婆的對話; 三明和老婆分一塊大白兔奶糖; 拆遷戶和政府官員吵架...特別提一下影片中一個無名少年, 在拆遷過的斷牆間唱"老鼠愛大米",在拆遷戶的船頭上唱"兩隻蝴蝶". 我理解是老賈在模仿費裏尼名片甜美生活中的那個象征天使的美少女, 告訴人家, 在斷垣殘牆間人們仍然在努力地尋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