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書行路21——曾經快意恩仇的李敖

(2007-05-09 05:12:29) 下一個
某些時候,一句“很男人”可以掩飾一個男人其他所有的缺點。我很好奇,這個字眼背後到底有一個怎樣的含義。最初,我想它的含義首先應該是區別與女人,但是更多的時候,我覺得在“男人”背後更多的是一種我們都向往的人性的特點。

  ——文前一點聯想

  90年代初,好像我還在讀初中,我買了一本李敖的書《快意恩仇錄》。當時讀完之後,應該說唯一的感覺就是滿篇都是驚愕。後來媽媽拿去讀了,讀完之後把書給了爸爸說“這家夥整個一流氓。”其實,很多人都用“流氓”來評價李敖,有點掩麵笑罵的意味。不過,那個時候,我認為流氓都是蹲在路邊,不務正業,打架鬥毆的人,與文人、知識分子、政治等等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那個年紀還不知道什麽是道貌岸然,也就更難理解李敖,“一生倨傲不遜、卓而不群、六親不認、豪放不羈、當仁不讓、守正不阿、和而不同、抗誌不屈,百折不撓、勇者不懼,玩世不恭、說一不二、無人不罵、無書不讀,金剛不壞,精神不邊緣

 很多年以後,在鳳凰衛視的一檔節目中看到了李敖,恍如隔世的錯愕。這個分明有些絮叨,公鴨嗓,甚至有一點娘娘腔的男人,就是那個曾經快意恩仇的李敖麽?就是那個看到他的生平簡介,讓我想起牛虻的男人麽?此後,也在一些新聞中見到關於他的報道,什麽立委,什麽舉著自己的裸照衝進立法會等等。坦白說,我不懂政治,我對台灣人也沒有任何偏見,不過確實覺得他們標榜的所謂民主進程,某些時候有些滑稽。

 一直很像讀一下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他曾憑借這本書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大概十年前吧,李敖又出了一本《李敖回憶錄》,我沒有再讀,我想和快意恩仇多少有些相似吧。

 也許個性的原因,在這個個性張揚的年代,我卻覺某些時候與不停的辯解相比較,沉默是高貴的,隻是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認同這樣的價值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