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蒙古族舞蹈介紹與視頻

(2007-05-31 05:24:44) 下一個

中國民族舞蹈: 蒙古族

 蒙古族舞蹈

    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 最直接的方法是欣賞它的歌曲和舞蹈; 反過來, 要懂得民族舞蹈的含意, 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麵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隨著人類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過去舞蹈中的迷信色彩與日俱減,一些古代傳統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變異,成為民間具有觀賞性和自娛性的舞蹈,而倍受人們喜愛. 每逢民族節日,絡繹不絕的各族民眾盛裝打扮,懷著無限真摯的心願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夠宣泄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 那一場場如癡如醉的歡歌勁舞,令無數外鄉人情不自禁地流露著羨慕的眼光和發自內心的讚歎,以致出現難以抑製自己感情而投入到歌舞中去的場麵. 這些不同民族所流傳下來的或雄渾剛健或陰柔婀娜,或源於祭祀儀式或為尋求終身伴侶的民間歌舞,無論是屬於哪個民族或哪種類型的舞蹈,都會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著東方民族所具有的久遠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這些來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遼闊草野,充滿豪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間歌舞,無疑會給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一縷無盡的清新、一種神奇的向往,同時還能從中領略到各民族充滿異域風情的方方麵麵.

    蒙古族舞蹈是中國民族舞蹈的一個重要種類.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種舞蹈,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它的文化. “蒙古”最早見於唐代,是當時蒙古地區諸部落中一個部落的名稱. 蒙古部落發祥於古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7世紀向西部草原遷移,並分衍出許多部落,散布在從鄂嫩河到貝加爾湖之間的遼闊地帶. 13世紀初,蒙古部落首領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諸部,於1206年被推為大汗,號稱成吉思汗,蒙古地區諸部由此逐漸合為一個新的共同體--蒙古汗國.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率部西征,先後建立了橫跨亞歐的窩闊台、察合台、欽察、伊兒四大汗國,打通了亞歐陸路交通線,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進步. 同時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曆經70多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元朝,確立了現代中國的版圖.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古老的遊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在其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創造出了曆史、文學、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麵的大量珍貴典籍. 其中,《蒙古秘史》是中國最早用蒙古文寫成的曆史文獻和文學巨著,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 蒙古族的口頭文學以英雄史詩《江格爾》最為著名,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動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戰爭時代的社會曆史,是中國文學史上“三大英雄史詩”之一.

    每年7月、8月間,草原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源於古代“祭敖包”的儀式,現已成為歡慶豐收的娛樂節日. 摔跤是“那達慕”的主要內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緊身背心,下穿肥大的摔跤褲,腳登蒙古靴,他們高唱著摔跤歌,跳躍出場。每個參加者都有獎勵,其中最有成就的將被授予“達爾罕”的終身榮譽稱號,這種鬥智鬥勇的摔跤比賽培養了蒙古民族剽悍的氣質和樂觀豪邁的精神. 除摔跤之外,“那達慕”上還舉行射箭、賽馬、馬術、賽駱駝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和歌舞表演. 蒙古族能歌善舞. 蒙古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長調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表達了草原兒女獨有的深情. 長調流行於牧區,而短調則流行於半農半牧區. 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馬步最有特色,表現了蒙古族人民淳樸、熱情、粗獷的氣質. 傳統的舞蹈有“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好來寶”是一種自拉自唱、即興創作的表演藝術. 它有固定曲調,沒有固定的唱詞,曲調樸素無華,似小溪流水,韻味優雅,在草原上流行很廣. 蒙古人的傳統樂器是馬頭琴. 其演奏技法成熟完備,表現力非常豐富,既可表現蒙古族粗獷豪放、浩瀚深沉的性格,又可表達出圓潤婉轉、如歌如泣的效果.


    蒙古族的服飾是蒙古袍。蒙古袍身長寬大,右衽,高領長袖,在騎馬放牧時能護膝防寒,晚上能當被蓋;長長的袖筒冬天可護手持韁,夏天可防蚊叮咬;寬寬的腰帶在騎馬時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穩定。蒙古袍的用料有季節之分:

夏袍是棉絲質的單夾袍,冬袍是粗布、毛料麵的羊皮袍。顏色有男子喜歡的棕色、深藍色,女子喜歡的橘紅、淺綠和粉紅,老年人喜歡的青、灰色等。蒙古婦女的帽飾和首飾多鑲珠寶和銀飾,顯得雍容華貴。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住房,其特點是易於裝拆搬遷. 一座蒙古包隻需兩峰駱駝一輛牛車就可運走,兩三個小時就可搭蓋起來。蒙古包內使用麵積大,空氣能很好地流通,采光好,冬暖夏涼,遮風擋雨,很適合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的吃法有“手扒肉”:將大塊肥嫩綿羊肉用白水煮熟後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烤全羊”:將整隻羊去掉內髒,把各種調料填進切口和腹腔內,然後裝爐烤製,烤成的全羊外皮香酥、肉嫩味美,是招待貴賓的佳肴. 蒙古族人酷愛飲茶,尤其是用磚茶煮的奶茶. 此外,馬奶酒也是蒙古族的傳統飲料之一. 蒙古族聚居的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物產豐富,除了豐美的草場、肥沃的耕地之外,還有茂密的森林、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在山巒、丘陵和漫漫的沙漠下還埋藏著鐵、稀土、石油、天然氣、煤、金、鉛、鋅等70多種礦產.

蒙古族舞蹈種類繁多, 主要有如下幾種:

"太平鼓"多於豐年節日由婦女表演,分集體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 舞時,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 動作名稱有“拜鼓”、“跑走馬”、“拉大鋸”、“撲堞”、“彈棉花”、“滾元宵”、“趕鳥”、串門”、“滾秀球”等. 顧名思義,這此名目繁多、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聯. 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亦有技藝嫻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麵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回旋,帶有雜技色彩.

"燈舞、盅碗舞" 係節慶歡宴、親朋相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主要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 此舞因受地點(蒙古包)道具(燈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 主要賃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進行表演. 技藝精湛者,亦能雙手各托燃燈,邊快步奔走邊作流星般盤繞動,此時燈焰飄忽搖曳,舞姿輕盈流暢,富有獨特魅力.

"達力根巴雅爾"是鄂爾多斯草原,自古留傳著一種“招福致祥”的民間祭祀儀式. 多於豐年或戰爭凱旋時舉行,以示感恩,祈求康樂太平. 祭祀完畢,所有參加者便開始在草原上盡興歡歌起舞,往往跳至更深不止. 主要動作有甩臂擊鼓、跪蹲請安、擰身跺足、橫擺漫步等。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真摯地表現了以遊牧為生的蒙古族人民歡樂時的情感和豪邁的精神氣質.

 "查瑪"一種以演述宗教經傳故事為內容的麵具舞。人物繁多,形態各異,分“大查瑪”(主要神祗)和“小查瑪”(泛指鳥獸及侍從)兩大部分. 有殿堂舞、米擴佛傳舞、寺院舞、大場舞四種表演形式,獨舞、雙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應俱全,亦可穿插即興表演. 表演程式化、規範化。韙語匯的運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個性劃分。一般是“大查瑪”動作沉毅堅定,莊重徐緩,“小查瑪”動作乘巧多變,靈活敏? 表演時二者相映相襯,各具特色. 如卻吉勒(閻王)舞動作勁獷悍,舉手投足都極富雕塑性;鹿神舞動作矯健奔放而有氣勢,技藝性頗強,帶有竟賽性質;好扣麥(骷 髏)舞動作靈活灑脫,時而隨鼓聲顛跑跳躍,時而故作威風狀進行喜謔表演,身體的起伏,頭部的昂垂,手的繞動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韻味. “查瑪”舞在內蒙古地區流傳十分廣泛,絕大多數寺廟均於宗教節日時表演。其舞蹈形式影響甚廣,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創作、表演和教學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安代舞”在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中,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健康活躍的世術特色,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 相傳很久以前,科爾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神智恍惚,舉止失常,幾經醫治不見起色,老阿爸隻得用牛車拉上女兒前往它鄉求醫。行途中車軸斷裂,女兒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繞車奔走,以歌代哭. 歌聲引來附近百姓,見此狀無不潸然淚下,皆隨老阿爸身後甩臂跺足,繞行哀歌. 不料姑娘悄然走下牛車,尾隨眾人奮力而舞,待發現時,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 消息不脛而走,以後,人們皆仿效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為患有類似病症的青年婦女治病,取名“安代”. 又在求雨、祭敖包、那達慕大會等群眾集會中采用,並廣為流傳,逐步發展成為自由地表現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體舞.

 “筷子舞”流傳於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烏審召旗,多於喜慶歡宴的場合由男子單人表演. 舞者原地單手或雙手握一把筷子,隨著腿部韌性屈伸、身體的左右晃擺,快速抖動雙肩. 兩臂鬆馳流暢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個部位,繼而繞圈行進或直線進退. 舞姿灑脫利落,擊筷動作靈巧多變. 至高潮時,邊舞邊呼號助興.“育呼爾”流傳在呼倫貝爾盟布利亞特蒙古族聚居地區,於傳統節日或喜慶的場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 舞時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橫排或圓形,載歌載舞. 主要動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 跑跳步”等. 身體動律自然各諧,時而左右搖擺,時而前俯、後爺. 並隨著歌聲和“育呼爾”的呼號聲逐步推向高潮。該舞爽朗、流暢,有著自由、舒展的特色. 蒙族舞中另有表現賽馬、射箭、摔跤等民族習俗的舞蹈,亦有特色.

(文字摘自網絡)

請點擊圖片觀看各種民族舞蹈:

1) 美麗的姑娘 Beautiful Girl
The 6th Taoli competition. A very technical demanding Mongolia bowl dance that won third place 



2) 天堂 Heaven (演唱: 騰戈爾; 表演:索尼爾)
A very emotional Mongolia dance. 



3) 長歌長情: 
A mongolia dance one of my teachers did when she was my age...
Absolutely wonderful to watch. Please note that there were real bowls on her head.



4) 舞蹈蒙古人 (表演:薑美紅):
Mongolian Dance from the 4th Taoli Cup. Note the use of the skirt to show both galloping on the steppes and wind. At one point, the dancer seems to be looking out onto the vast plains. The dance should be about a minute longer but this version somehow cuts the beginning section ou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