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最後的晚餐——寫在大崩盤前夜

(2011-06-20 19:15:34) 下一個
剛看了這篇文章,讓人不寒而栗。先把文章藏在這裏,以後再看看實際走向。

作者:李冰   

中國的泡沫經濟,已經徹底蛻變成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它的存續,幾乎完全依賴於連續的貨幣超發,借新還舊,它自體已經失去了自我維係的能力。這樣的後果,當然以大崩盤、大蕭條為結局。大家或許看到阿爾卑斯山雪崩的震撼場麵,或許看到海嘯吞噬一切的恐怖場景,就是那個樣子。   我的朋友澤逸先生提醒:對當前的經濟模式寫點文章,留點東西,也算作“危機之前”的紀念,順便作為將來吹牛的資本。哈哈~~若不是提醒,忘了一年多沒有更新博客了。   

一、關於當前的經濟形勢   關於經濟形勢,有許多這方麵的數據,大家可以參考。有些政績類數據可能不真實,但也有些數據是有參考意義的,比如貨幣發行數據。   從2002年到2010年底,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從2002年底的18.5萬億,漲到了2010年72萬億,漲了3倍,中國的高速工業化,驅動著名義經濟總量漲了2倍。貨幣供應和名義經濟增長似乎不匹配,多出的貨幣哪裏去了?土地和房產等,像海綿一樣吸收了溢出的貨幣量。   這期間美國的貨幣量才增加了多少呢?   美國的M2增長了53%,而美國的最廣義貨幣M3,從9萬億漲到當下的13萬億,增長了45%。同期美國的名義經濟總量漲了36%,而自金融海嘯以來美國國內資產縮水了40%以上,幾乎退回到2000年的水平。   不考慮CPI數據,僅憑直接經驗,中國的通脹實際上已經失控:貨幣增幅將維持在16%以上,五年後將翻一番;多種要素價格長期被管製,潛在漲價因素蠢蠢欲動;農村紅利消失殆盡;輸入性通脹壓力空前;房地產綁架全社會,已呈現“大而不能倒”之勢。   

通過國內央行的貨幣發行數據,我們可以判斷,不管本經濟體曾經是何等的健康,何等的卓越,它目前已經徹底蛻變成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它的存續,幾乎完全依賴於連續的貨幣超發,借新還舊,它自體已經失去了自我維係的能力。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泡沫”,說的學術一點,就是其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其能夠產生的現金總流入。關於這種騙局的成局與破滅,參見前麵博文。不信?你讓政府將貨幣發行,回歸到與GDP同步的狀態,看他敢不敢,本經濟體立即崩盤。但是,貨幣越發是有嚴重後果的,這將導致嚴重的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49年的GMD因此失去了大陸,日本、東南亞經曆了相當慘痛的經濟崩盤與衰退,日本至今仍在衰退的泥潭中掙紮。   

正如前麵所言,世界上並不存在永動機。從長期看,無論有抽象存在還是具體存在,一切都會消失,一切都會死去。至今,在通脹已如烈火般蔓延的形勢下,本經濟體不敢停止貨幣超發,亦不敢真正的調低經濟增速。也就等於,本經濟體仍在執迷於永動機的存在。這樣的後果,當然以大崩盤、大蕭條為結局。大家或許看到阿爾卑斯山雪崩的震撼場麵,或許看到海嘯吞噬一切的恐怖場景,就是那個樣子。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會脫離引力作用,向上推一樣東西,你需要用很長時間,很大的力氣;讓它加速落下,隻需要你放手。宇宙的膨脹會經曆N億年的時間,而宇宙塌陷,回歸為黑洞,可能隻需瞬間。   本經濟體的“龐氏騙局”本質,不僅基於巨額的貨幣超發,而且在於本經濟體基本上全是“硬邦邦”的資源消耗產業,而資源終究是有限的。一旦資源枯竭,本經濟體如不能順利完成轉型,則遊戲崩潰不可避免。2010年,資本形成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4.8%,這已是曆史性的高位。它不會永遠膨脹下去,隻要你不主動調整,它一定會以崩潰式的局麵結束。而轉型這個問題,說了多少年,至今也不見動真的。說實在的,你讓中國人從事美國式的設計與創意,或者搞發明創造,真的難為了中國人。這不得不說文化基因說起。   

西方文明,是以古希臘的愛琴海文明發展而來的。古希臘文明,建立在形式邏輯的基礎上,從1+1=2這樣的邏輯出發,去推演世界,探索宇宙。古希臘不僅建立了發達的數學體係,同時建立了相當完整的哲學體係,如古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皆為偉大的數學家、哲學家、邏輯學家。從宇宙演變的的基本形態來看,確實在相當程度上遵循了邏輯運行的規則。反觀中國文化,我們幾乎不存在邏輯產生的土壤。我們的文字——漢字是象形文字,常用的有幾千個,無法進行由簡入繁的邏輯推理,更難以在語言中訓練邏輯思維。中國的死記硬背式的學習習慣或與此有關。缺乏邏輯規則,也導致了漢語成為最難學的語言之一,也是最難捉摸的語言之一。這導致了中國人的交流障礙。相比而言,古希臘文字為抽象的符號,數量較少,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可形成各種詞匯,方便了學習與推理。而且,古希臘文字與數學符號,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將語言與數學結合起來。歐洲的社科理論,一開始即遵循一定的邏輯,遵循大家共守的規則,在自然科學深耕的同時,社會科學也取得了相當的進步。反觀目前中國的社會科學,絕大多數都是垃圾。因為,中國的社會科學,不遵守公認的基本範式,亦無基本的邏輯支撐。因此,強盜理論,詭辯盛行。比如,“落後就要挨打”、“中國近代的落後是由於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結果”,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到底是先落後,還是先挨打呢?要不要遵循基本的邏輯常識?沒有人深究。   

中國語言上的特點,使得中國的語文與數學完全割裂,幾乎毫無關係,數學往往成為文科學生的絕對弱項。中國語言的玄虛,也使得中國人成為世界上最擅長搞文字遊戲的民族之一。其代表作是八股文,代表人物則是遍布大小機關的各級官員。每到開人代會,往往台上人物眉飛色舞,滔滔不斷;台下諸公聽得心搖神蕩,如醉如癡。待曲終人散,過問會議落實,則顧盼左右,一問三不知。   

正由於中國語言文字的巨大缺陷,使中國人無法形成深入而係統的思維。文字混亂,則心智必亂。這使得中國在與西方的競爭中,先天處於劣勢。即使在中國文化頂峰的宋朝,我們基本上也是有“術”,而無邏輯。比如印刷術、醫術都有相當的成就,在器物的製造工藝方麵,也是相當的成熟。但沒有邏輯學,無法運用邏輯,見微知著的進行推理與描述。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對自然,對社會的研究,仍處於“混沌”的狀態。其實,混沌這個東西,也未必就是壞東西。但是,若要與西方競爭,幾乎全部都要進入西方進入係統的邏輯訓練。這正是中國的文化背景所不具備的。   

因此,讓本土中國人與擅長邏輯的西方人進行競爭,從事設計、思想、創意這些東西,幾乎不可能。實際上,日本也沒有做到,日本文化基本上以中國文化為藍本,日本人固然勤奮,但在基礎研究、開拓創造方麵,遠在美國人之下,文化基因不能不說是重要原因。   

二、關於中美國   次債危機嚴重打擊了美國,使人們對於美國式的發展模式產生質疑,也有人懷疑美國的霸權地位是否就此終結。有一些人唱空美元,認為美元可能會崩盤,黃金將重新成為未來的世界貨幣。   美國人確實不厚道。我也認為,美國推出的QE1、2之類的量化寬鬆政策,目標很可能是針對中國。說美國人有陰謀,我不讚同,我認為,美國是陽謀。因為美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並不穩定,它不允許美國陷入通縮狀態。有一種理論認為,通縮比通脹更難治理。它要把通脹之火燒起來,而第一把火,當然要選在中國燒。大家不妨反省一下:本經濟體固守僵硬的匯率多年,有道理嗎?我們是為了當雷鋒嗎?當然不是,我們有自己的算盤。早期是為了多出口,後來是為了防止資本的大規模流動而導致經濟崩盤。說為了美國人,人家打死也不信。國與國之間,本來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在匯率問題上,大家彼此彼此,誰都不欠誰的。   

老子曰:人生之柔弱,其死堅強。萬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根據老子的思想,我們不妨思考:本經濟體僵硬的匯率製度,是否必須修改?這難道不是“以人為壓低匯率的辦法實行重商主義”嗎?這樣做的結果,損人不利已。搞到現在,形成了騎虎難下的局麵,放開也不是,不放開也不是。最終的結局,就是在拖延與推諉中,錯失調整良機,導致不可收拾的殘局出現。   以此看,各種所謂的治國之術,多數皆屬小聰明。實際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老子曰: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本經濟體的官員們,以其小聰明、小把戲,導致了現在的結局。當好運享盡,曆史也就走到了盡頭。有道是,出來混,總要還的。   

目前,美國的量化寬鬆確實是以鄰為壑的做法,讓新興經濟體的通脹之火愈發的猛烈。資產市場泡沫狂飛、通脹形勢覆水難收、實體經濟普遍低迷、紙麵繁榮成為常態。這一切,似乎都在昭示“新泡沫拯救舊泡沫”的行動不過是重複過往。我們應該明白: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在利益麵前,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美國人的幸運之處,在於把政府這頭獅子關進了籠子,雖然獅子也會為害,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它的行為是可控的,靈活的,能為美國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本經濟體呢?獅子在哪裏?正在大地上無約束的馳騁。看看膨脹的公務員數量,龐大的三公支出,壟斷而蠻橫的國有企業、豪華而排場的政府大樓,你就明白。我認為,美國人智商並不高,美國政府也不高尚,美國的通脹政策,在實質上也損害了美國普通民眾的利益。因此,如果你硬說美國政府是好政府,你一定中了邪。目前的中美國競爭,更像是兩個臭棋簍子下棋,雖然水平都很臭,但一定能分出勝負。關鍵不是看誰更聰明,而是看誰更臭,誰更愚蠢。   


三、關於集體決策   不同於美式的決策製度,本經濟體有頗具特色的集體決策製度。據說,這一製度,能集中多數人的智慧,實現1+1>2的結果;而且,能防止出現封建式的獨裁。實際上,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證明,集體決策一定優於個人決策。在缺乏委托——代理機製製衡的情況下,所謂的集體決策,幾乎全部淪為少數人團體謀取私利的工具。更有甚者,集體決策機製,實際上是一種將優秀者淘汰出局的手段。名為人人負責,實際上人人無責。每個人都可以為防止承擔個人責任而逃避對公眾的責任。本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它沒有經過授權,也不需要向人大負責,它的決策程序,是不公開的。它的決策依據,過程,外人無從得知。這樣的一個的組織,在決定著中國的未來。中國13億人的命運,一定程度上由這個組織掌握。看一看這些年央行跌宕起伏的貨幣政策,你有何感覺?   

四、何為金融,金融之利弊   金融這個東西,目前炒的很火。而實際上,真正理解金融的人寥寥無幾。這樣的話,很多人一定不服。事實上,一個騙局的成型,所依賴的就是多數人認為容易理解而事實上很難弄明白的特性。   說到金融,不能不提猶太人。在目前的世界上,猶太人是金融的總瓢把子,白人充當前鋒打手,東亞人,包括日本人、中國人,很遺憾,充其量也就是個小嘍囉。美國華爾街至今有師傅帶徒弟的傳統,也就是說,金融這種東西的精髓,實際上在學校裏是學不到的。你可看看巴菲特、羅傑斯等人對大學金融教育的評價,你會明白我的話。華爾街收徒,猶太人為首選,白人次之,至於中國人、日本人,也罷,人家懶得理。因為,沒有培養價值。為什麽?中國人不是很聰明嗎?日本人不是很勤奮嗎?這不能不說文化基因的問題。除了前麵所說的,先天缺乏邏輯訓練,對世界缺乏本體認知之外,東亞人有喜歡紮堆的傳統、附和權威的習慣,這正是金融的大忌。   

關於金融的利弊,我們不能不提一個人:希特勒。   

一般而言,希特勒是一個被徹底否定的人物。其凶殘、獨裁已經蓋棺定論。但是,曆史是多麵的。人們在研究曆史的時候,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曆史加以剪裁、遮掩並粉飾,這一點倒是很像企業的財務數據。希特勒被控在二戰中大規模殺害猶太人,據說達600萬之多。而實際上,這個數字被遠遠誇大了。當時在歐洲,全部猶太人加起來也不到600萬人。據考證,希特勒迫害致死的猶太人真實數據在2萬人左右。不管怎樣,迫害猶太人,這是希特勒的罪證。希特勒為什麽要迫害猶太人呢?一個重要原因是,猶太人在歐洲曆史上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猶太人最擅長的把戲之一就是金融,他們通過金融投機,製造經濟的大起大落,將歐洲經濟搞的烏煙瘴氣,民眾苦不堪言。而他們,通過經濟的一起一落,從中攫取了巨額財富。德國在一戰中的失敗,德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都有猶太人活動的影子。希特勒本人,則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對於猶太人的金融手法,具有不同於常人的領悟能力。他的《我的奮鬥》一書,對於民眾心理的理解,與金融遊戲的原理幾乎吻合。他的統治手法,亦與猶太人的金融哲學有相通之處。我們可以理解,他清除猶太人,乃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談不上誰更正義。實際上,當時的歐洲,所有的國家都在排斥猶太人,隻是希特勒做的最大膽。當德國戰敗,歐洲人順理成章地把屎盆子扣在了希特勒頭上。   

限製猶太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大家可以想想本經濟體今天的局麵,人人搞投機,不是炒股,就是炒房,無人踏實工作,無人願意搞實業,無人願意搞基礎研究。這是什麽局麵?這正是猶太人操縱下的歐洲。從結果看,希特勒可能做過頭了。但是,歐洲人應該感謝他。經過希特勒的打擊,猶太人在歐洲的勢力逐漸式微,其影響力從歐洲移至美國。二戰後,歐洲的經濟趨於穩定,投機之風再未大規模興起。這難道不是希特勒的功勞嗎?   

所謂曆史,不過是成王敗寇的黑色遊戲。狼和羊,誰更正義,那要看曆史由誰來寫,誰寫誰正義。   有一種觀點,認為金融會加速經濟的發展,是經濟的助推器。這種觀點似是而非。金融主要的基礎原理有兩個,一是杠杆原理,即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來花,提前完成投資和消費。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按揭買房。   

另一個原理很少被人提到,即使有人知道,也基本上諱言。即金融,實際上是利用多數人的愚蠢和弱點賺錢。人類固有的從眾心理,搭便車、沾小便宜、好逸惡勞的心理,成為金融大鱷獵殺散戶的不二秘籍。這些弱點,可以說,每個人生來俱有,包括索羅斯、巴菲特這些人。多數人會將這些弱點攜帶一生,對其生活也許不會有大的影響。而到了金融市場上,這些弱點便會被成倍放大,將其完全暴露在大鱷的火力點之下,任由其屠殺而混然不知。甚者,對大鱷們感恩戴德,崇拜不已。巴菲特最近說要捐出全部財產,我們可以理解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金融家的強盜本質,即使進了棺材也無法更改。   大鱷們的缺點,是怎樣克服的呢?除了身經百戰,他們需要樹立超強的哲學修為。有人說,猶太人個個都是哲學家,有一定道理。隻有從哲學上徹底破解了自然乃至宇宙的本質,才能在殘酷的金融市場上從容不迫,大小通吃。索羅斯自創的反身理論,亦是這種哲學的代表。   

歐洲也產生了很多哲學家,17、18世紀的德意誌上空,群星璀璨,康德、黑格爾、叔本華等人,成為解放人類思想的先驅。但在猶太人的金融哲學麵前,歐洲人仍然遜色太多。歐洲沒能抵擋住猶太人的折騰,經濟持續動蕩。希特勒憑借他天才般的智慧,成功理解了猶太人的金融哲學。正是因為他成功破譯了金融哲學的密碼,並深知其破壞力,他果斷取締猶太人。此舉使歐洲戰後經濟穩定,歐洲人受益至今。希特勒另兩個頗具爭議的行動,一是武力統一歐洲,一是進攻蘇聯。在希特勒去逝後的1991年,蘇聯的鐮刀斧子旗成功降下,國土一分十五,實現了民主化。1993年,統一的歐盟成立。可以說,在希特勒去世近半個世紀後,他的戰略設想一一實現。麵對如此尷尬的事實,我們該如何評價這個人呢?   基於金融與基礎經濟的聯動機製,金融杠杆的原理決定了,在金融周期的頂峰,隻要金融業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對基礎經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大家可以回憶當年雷曼兄弟倒台,美國經濟的恐慌局麵。當時造成了實體經濟中現金流突然中斷,由人人不差錢,變成了人人缺錢,實體經濟由此停擺。這就是金融的倒杠杆原理,與物理上的杠杆原理完全一致。   

金融對散戶的獵殺機製,也使得多數人在金融遊戲中吃盡苦頭,甚至傾家蕩產。大家可以思考股市裏的一賺二平七賠的原理,也可以想想為什麽大家雖然可以貸款,卻越來越買不起房。這正是金融對老百姓的獵殺機製。可以說,隻要你允許金融橫行,這樣的結局就不可避免。人類競爭的本質,就是以多數人失敗為代價,換取少數人的成功。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可以總結一下,自己在上學、工作、升遷過程中,淘汰別人和被人淘汰的經曆,何等的殘酷,也是這個原理,所有的競爭機製都是如此。大家都知道林彪能打,如果沒有那麽多士兵衝鋒陷陣,能成就林彪功名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踩著失敗者的鮮血和屍體一路走來,都是赤裸裸的強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據說,劉伯承元帥晚年從不提自己當年領兵打仗的事,他認為死了那麽多同胞,本身即是悲劇,哪有誇口可言。至於職位,他認為是建立於同誌們巨大的犧牲之上,哪裏有什麽炫耀之處。這是一個過來人的良心之見。   

對於各種爭權奪利的人類遊戲,老子同樣看的相當的透。他認為這會將人類引向萬劫不複的自我毀滅。他提出: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提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他反對那種偏袒一方的執政策略,主張平等對待所有人,讓百姓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這顯然也是對的。2009年,為挽救經濟危機,本經濟體推出了10+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給那些腐朽而過剩的硬邦邦的產業,又打了一針興奮劑,使他們在本來錯誤的道路上繼續飛奔。到現在,通脹上來了,經濟停滯了,民怨沸騰了。這些看似親民的措施,最終肥了誰?   

金融本質上是哲學,屬於不可知論範疇。這個結論似乎很難理解。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股評師們滔滔不斷,而他們自己卻賠的一塌糊塗。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基金經理,他們隻會收錢,不會賺錢,這都是很正常的。巴菲特講“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恰好說明了這個道理。股票的價值,取決於眾人的認知。並與眾人的認知相反。這其實也體現了老子“萬物陰陽相生、陰陽相克,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道理。   

五、經濟是什麽   不論經濟曾經為人類的生存解決了多少問題,做出了多大貢獻,目前經濟,已經確定無疑地演變為一種邪教。   這個說法夠嘩眾取寵,也夠駭人聽聞。   

經濟的邪惡之處,在於它藐視自然,無休止的放大欲望,妄圖以人的意願改變一切,對自然萬物的存在構成毀滅性的威脅。大家可以看到遍地的山川瘡痍、河流皆汙、塵沙滿天、冰川融化、荒漠漫延;吃到的毒奶、毒菜、毒饅頭;人類道德淪喪,見利忘義、窮奢極侈、笑貧不笑娼。   

本國的基本國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聽來怎麽就像永動機?以宇宙之浩瀚,邊界在哪裏尚且不知,哪有什麽中心?我隻知道有些頑皮的孩子喜歡以自己為中心,一個複雜而不斷擴張的係統,有中心嗎?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負陰而抱陽,相生相克,互相依存。霍金認為:在未來的兩百年裏,人類麵臨的危機次數,可能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也就是說,人類的存在時間,可能僅有200年的時間。他把這一切歸結為人類天生“具有自私和侵略性的本能”。霍金的推斷基於常識與哲學。在道德經裏,老子亦有相同的思想。老子主張: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的高明之處,在於把複雜的事物一眼看透。基於對立統一的認知,他認為,任何所謂的折騰,都是空無意義。這與佛家的思想亦具有統一性:佛家認為,萬事皆空,亦是此道理。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我膨脹,自我強化的本能,而任何強大的係統,最終的結局不免崩潰,從而對整體係統形成毀滅性的破壞,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他發生,使人們回歸自然的蒙昧混沌狀態,與大自然同生同滅。應該說,老子是正確的。目前人類對於經濟的崇拜,已近於永動機般的癡迷。當永動機的幻覺破滅,人類的災難亦將不可避免。如果站在世界的角度,中國是一個大家爭相逃離的地方;而站在宇宙的角度,地球則人類企圖逃離的世界。美國的星球殖民探險,毫無疑義的證明了這一點。可以說,在自私與貪婪的本質上,中國人與美國人半斤八兩,不分伯仲。   

六、關於房價的走勢   關於房價,有許多關於房價租售比、房價收入比、空置率之類的數據。這些數據,足以佐證泡沫之大。   

這裏隻澄清幾種流行觀點:   
※房價永遠上漲。 你見過長到天上的樹嗎?  

※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   
你當政府是耶穌嗎?從政府的本質來看,政府隻是一夥野心家組成的強盜組織,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政府隻會敗事,不能成事。文革剛過去三十多年,就把政府對社會的強大破壞力給忘了。唉……   

※中國房子還很短缺。   曾有媒體報道,中國電力部門報告,2010年上半年,6450萬城市住戶的電表讀數為零。據此推測,中國現有閑置房可供2億人居住。另有媒體說,電力部門否認了這一數據。大致推測,現有存量住房供13億中國人居住綽綽有餘。目前,包括城市與農村,中國的人均住房麵積,已超過日本、韓國,與歐洲大體相當。謝國忠先生推算,中國城市住房總量約為170億平方米,因此,不存在絕對住房短缺的情況。如果采用日本的標準,中國城市住房足以安置所有的中國人,所有農村人口遷到城市都足夠。如果算上在建項、規劃項目,中國的住房麵積總體已經過剩。   

※房子能升值。   我從沒搞懂何為升值,在我看來這似乎跟天上掉餡餅差不多。從常識講,除極少數僅有的、不可再生物品,如名人字畫之外,絕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取決於其未來內部現金總流入。此外的炒作,均可歸為龐氏騙局,終有崩盤的一天。   

※隻要還清貸款,就能剩套房子,租房什麽也剩不下。   不一定。絕大多數人從沒考慮過房產的折舊問題。按照法律規定,中國的房子隻有70年的使用權(有的是50年),所以每年約有2%的折舊率。中國房子的質量,幾乎是世界上最差的,據說隻有30年,折舊率有可能達到3%。所以,根據目前大致的租金回報率2%-3%,基本上等於零回報。如果再加上6%左右的貸款利息,買房成本大的驚人。更恐怖的是,在你還清30年貸款後,你的房子價值可能清零,這不僅是折舊之後的無殘值問題,政府可能隨時將你的房子無償收回,你將為此惶惶而不可終日。   ※香港的房價不掉,大陸也不會掉。   

事實上香港房價1998年一年掉了50%,相當的恐怖。但香港很不爭氣,如果不是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恐怕早已淪落為內地二流城市水準。香港目前產業實際隻剩下兩下:一是金融,二是房地產。經過1997年的泡沫破滅,香港應當學習日本,吸取教訓,永遠戒掉對房地產的癡迷。然而事實相反,香港人的夢想,似乎永遠在等待大陸的暴發戶上門買房。香港的淪落,可歸因於它對房地產的迷戀。將來如果大陸淪落,也將由此麵生。   

※鈔票越發越多,流動性過剩。   截至目前,這仍是事實。馬克思說,通脹是對人民赤裸裸的掠奪,這話千真萬確。現在的問題是,你跟他講法律,他跟你講政策;你跟他講通脹,他跟你講道德。竊鉤者諸,竊國者侯。按既定的每年遞增16%的貨幣增長率,五年後廣義貨幣(M2)將達到150萬億之巨,他們真的要裸奔了。不過很遺憾,他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外資才不會等坐以待斃。隻要風向有變,外資會在頃刻間撤出,泛濫的流動性將瞬間枯竭,當年東南亞就是這樣崩盤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曆史隻是悲劇的一再上演而已。相同的是劇本,不同的是角色。   還記得搶鹽嗎?鹽屬於遍地皆是的東西,典型的流動性過剩。恐慌的情緒導致了合成謬誤,即使最過剩的東西也被一掃而光。搶鹽鬧劇,即是未來經濟危機的絕佳預演。   

※大家都買房了,跟多數人走最安全。   金融的本質,正是少數人獵殺多數人。   

※買房愛國。   白癡。   

※我就願意買,你管的著嗎?   關於房價,各方論戰不休,好不熱鬧。代表人物中,我認為時寒冰虛偽,牛刀稍顯淺薄。而任誌強是條漢子,不論他是否邪惡,至少他敢講實話。中國房價終局的出現,不依賴牛刀、時寒冰,而賴於任誌強這樣的人。

老子曰,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如果一個係統不能變好,不如讓它早點崩潰,大家早點解脫也是好事。能夠讓一個邪惡的係統灰飛煙滅,則類似於聖人。中國的地產泡沫,目前看是無解的,因為任何一方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既然大家都拒絕讓步,那就讓它以一個永動機的概念運行下去,等大家都明白了概念隻是傳說,一切自會現出原形。這之前,任何寄望於加稅、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想法都是扯淡。與虎謀皮,你以為老虎是病貓嗎?我們最大的指望,就是這一切早點結束。而要結束,前提就是“上漲、上漲、再上漲”,直到它漲不動了,它自會崩盤。解這個局,任誌強是最好的鼓手。   

七、關於市場操作   對於目前金融市場的操作,我認為應該以謹慎為主。事實上,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寧可錯過,不可做錯的原則。本經濟體的大劫不可避免,時間點已經漸行漸近。中美國的各項信號共振已經密集出現,2011年極可能成為中國曆史性的轉折點。在具體操作上,建議回避所有的主流市場品種。所有與所謂中國奇跡有關的品種,包括地產、銀行、鋼鐵、建材、汽車等等,最好回避。對於消費潛力較穩定的醫藥類,可在大勢穩定後,擇優介入,在大勢未明之前,以回避為主。基於人類對於工業的迷戀,以及對於農業的漠視,長期壓製農業,導致的農業比價回歸的機會將到來,對於農業類企業,建議密切關注。A股的農業類公司多不務正業,注意區分質地。基於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作為石油能源替代的煤炭,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亦應重點關注。   

八、關於中國的曆史、未來   國學泰鬥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對此我深表認同。華夏文明,確實在兩宋之後,出現戛然而止的局麵。由於蒙元和滿清的入侵,以及野蠻殘暴的統治,導致華夏文明被迫中斷。今天,我們隻能在日本見到兩宋文化的影子。日本人的細膩、整潔、禮儀、自強,是兩宋華夏人的真實特征。事實上,日本曆史上侵華,也多以“大中華衣缽”的心態為動力。日本人認為,日本才是華夏文化的正宗傳人,隻有他能承擔起光複華夏文明的重任。而中國大陸,已經呈現“華夷變異”的狀態,在當時已經腐朽不堪。除去民族自尊心不談,日本人的認知並非全無道理。20世紀早期日本的擴張,也並非全部針對中國,更主要的,是針對英、美、俄這些“白人蠻夷”。所以,總有日本人說,大東亞戰爭是“聖戰”,是黃種人為打破白人圍剿,而不得已發動的正義戰爭。而中日戰爭,更多的也是兩國間的誤解與東亞式的窩裏鬥。事實上,八年抗戰,也是某些不懷好意的中國人,替蘇俄把屎盆子搶來扣到老蔣頭上。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近年發掘的史料。   

如果把中國曆史比作股市,兩宋乃是是中國曆史的6000點。之後,中國曆經了蒙元的種族滅絕、朱明的極權式禁錮、滿清腐朽愚昧的自我封閉,而後又經曆了無數次的革命與折騰,中國人一路顛簸走來,寶貴的資源、優秀的傳統,已經基本上喪失殆盡。現在我們不僅沒有了文化,連物質、環境也基本上揮霍一空。我們不僅無顏麵對祖先,亦基本無能力養育後代。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一代人,是最愚昧、最墮落的的一代,我們不僅無能力應對美國的挑戰,我們甚至會遭天譴。我們的發展模式,是斷子絕孫式的。抗戰前夕,汪先生說:中國要複興,至少需要百年。如今,百年將過,我們麵臨的是更為複雜、更困頓的爛攤子。如果給現在的中國標個點位,我至多給出千點。   

有人顯然不同意我的說法,他們認為當今為曠古盛世。問題是:你見過人人逃離的盛世嗎?中國富人27%已經完成了移民;查查高幹,有幾個沒有子女移民?現在的局麵,看空者雲中國將徹底崩盤,推倒重來;看多者說中國將完成曆史大逆轉,涅磐重生。不論結局如何,中國將在劇烈的變革下完成重構,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預期。   

中國的治國方式,到現在為止,仍然是投機式的。除了“上下交征利”,就是典型的群體無意識。中國是個大國,對於大國的治理,除了美國式的聯邦製,世界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無論是德國的歐洲大陸式治理方式,還是日本的儒家式統治方式,均無法有效去統治大國。至於中國式的極權式,很遺憾,自出生即攜帶了崩潰基因。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不停往複,沒有進步,正基於此。世間萬物,絕無一成不變之理,當一個人、一件事物、一個團體、它拒絕自我更新,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將它淘汰,乃是曆史必然。中國要複興,有賴於三個前提:一是確立足以超越人類物欲的宗教信仰,二是對國人從小進行嚴格的邏輯訓練,形成邏輯思維的習慣;三是徹底反思儒家思想,革除人情社會的傳統,確立平等、普世的價值觀,從文化上清除腐敗的土壤。   

以上三個前提,可以參考日本、台灣的經驗。蔣氏父子在台灣的成功,除曆史大環境因素之外,其二人均為虔誠的基督徒,深知內省、自持,懂得人與自然和平共處之道。而蔣介石,還是王陽明道學文化的崇拜者。蔣經國的繼承人李登輝,亦是虔誠的基督徒。宗教對他們的治國方式有著深刻的影響,有助於其內心擺脫“以搞錢為中心”、“再活五百年”之類的庸俗政治傳統。亦使民眾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於環境、未來懷有深刻的敬畏,防止了全局式的崩潰。   

對於中國大陸,清除沉屙的政治傳統,不妨從普及道家文化開始。道家思想,可稱為中國本土唯一的哲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它揭示了自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自然演變的基本邏輯規律。看似膚淺,實為深厚;看似簡單,深為係統;看似柔弱,實為強大。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與西方的“最小政府”、“將權力關進籠子”具有內在的一致性。與民休養,超然利益紛爭,亦有利於割斷權力與金錢的關係。如此,可保社會之太平安定。中國曆史幾千年,史家公認的太平盛世,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四朝,幾乎都是推崇黃老之學、遵行無為而治的典範。   九、結語   時間所限,本文倉促草就。結構散亂,論證過程粗糙,不當之處難免。我並不指望成為預言家,隻為盡量還原真相,盡管真相異常殘酷。   

不必奢談以人為本。從宇宙的長河來看,人類隻是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孰本孰末,從何處算起?即使真有所謂的本與末,也應以自然為本、宇宙為本,畢竟是自然養育了人類,而不是人類養育了自然。   

不必迷信人類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在龐雜萬變的係統麵前,所有的認知都值得懷疑,所有的結論都如同盲人摸象般殘缺片麵。正如笛卡爾所言:一切皆可質疑,隻有我的質疑不可質疑。   說吹牛資本,是大話。經曆了多年磨礪,我幾乎清除了功名心。我非常清楚,世事難料,曾經的吹牛資本,一不留神就會淪為挨磚資本。對於中國的老百姓,薑文在《讓子彈飛》中評價的相當到位,他們“誰羸跟誰走”,想想當年蔣委員長、汪主席是怎樣被拋棄的吧。如果還要補充一句的話:作為老百姓的共性,有奶就是娘,有槍就是王。這樣的例子不用多說。   

功名心確實害人。當年嶽飛被殺,功名心重是原因之一。要不是那種“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聖”的功名心態作祟,未必招致殺身之禍。而現代人,因功名心招災的,更是不計其數。儲安平、章伯均的悲劇皆有此原因。在股市上,大家所熟悉的老沙、時寒冰等皆屬此類人。他們身邊聚集了一大群“粉絲”,喜歡表現出憂國憂民的樣子,根據人群喜好堆積一些資料,搞出一些煽動性的言論,以民意領袖自居,作出一聖人的樣子。而事實上,“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所謂的聖人,最終都成了強盜;所謂的玉女,最終都成了脫女。一個中石油就讓老沙成了千古笑柄,不知為何仍有那麽多的老百姓相信他。   說到我的愛好,我喜歡曆史與哲學。從曆史與哲學中,能夠總結出許多具有借鑒意義的根本性東西,而不必拘泥於權威與數據。   

這段時間一直在忙於保薦代表人考試,因此,對於經濟的分析,對於形勢的理解,反而放在其次了。這個考試,號稱是白領中的金領,因此吸引了無數人“競折腰”。在合成謬誤的邏輯下,去年這個考試的通過率居然達到了不可思議的1%!本人是俗人,為了響應“有尊嚴”的日子,為了家人,隻有拚命了。其實說白了,保代這個工作,也就傳說中好聽點,加班加點,疲於應酬,透支身體是必然結果,得失未必成配比。我經常思考:我們工作的目標是什麽?可能大家都會說:為了幸福。事實上,我們的目標也許是對的,可我們的手段卻與目標完全背道而馳。當我們賺夠了錢,我們可能發現,我們已經喪失了健康,失去了親情,失去了自由。這樣的行為有意義嗎?   

這種背離,我們身邊幾乎隨處可見。比如,為了和平,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搞軍備競賽,其結果是,我們擁有了足以毀滅地球幾十次的核武器,世界變的更危險了;為了治病,我們用了過量的抗生素,結局可能會出現無法醫治的超級細菌;為了發展經濟,我們透支了資源、汙染了環境,結果人類的危機不是消失了,而是更嚴重了;為了賺錢,國家搞了股票、房地產,結局卻是多數人虧本了,更買不起房了……這就涉及到一個哲學問題:人類的行為有意義嗎?人類能改變自然的安排嗎?   

傳統上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信奉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的鬥爭理論,所謂人定勝天。結局如何呢?除了造就無數的人為災難,再就是愚昧、落後。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麽牛頓在完成偉大的三大定律後,晚年投身宗教,很少進行科學研究;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霍金等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在他們看來,人雖然了解了一些貌似正確的東西,但這些東西,在自然麵前,遠遠稱不上有意義,人類不可能在終極意義上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因此,信奉上帝也就是一種最為合理的歸宿。   

這就引出另一個哲學問題:認知是什麽?認知是一種有意義的存在嗎?   

從人類的認知曆史來看,認知類似於永動機,正所謂,知識無極限。大家知道,永動機是無法存在的。如果永動機能夠存在,那意味著宇宙必須無限的存在下去,這樣才可能承載永動機。而宇宙本身也是有壽命的。從這一點上來講,認知本身是無意義的。既然不存在永恒的正確,那麽否定前麵的正確認知,就成為認知的終極曆史使命。而後麵的認知,亦將為再後的認知所推翻。哲學上講“否定之否”,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即使真有所謂的正確,又有誰來判斷認知的對與錯?標準在哪裏?即使有標準,標準亦不可能永恒。因此,認知是否有意義,根本不可能得知。有一種哲學,稱為不可知論,在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們拒絕給任何事物下定義。從終極的角度看,這顯然是有道理的。   

現在的中國,浮躁之氣甚囂塵上。每日電視,有無數的經濟學家、股評師唾沫橫飛,一副天下事盡在掌握的氣派。如果讓我評價,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垃圾,他們的存在毫無意義。且不談他們造詣如何,利益取向如何,對如此巨大的經濟係統,如此多的變量,他怎麽可能知道其內部變化,遑論未來方向?即使將一隻螞蟻放在麵前研究,窮其一生,也未必知其一二,何況包括如此複雜個體的世界?   

道家講“道可道、非常道”,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有些東西,你可以說出來,但隻要你說出來,它可能就不再是那個東西。股市上有種理論,稱為“相反理論”,也是基於此。這種理論並不對市場的價值做出直接的判斷,而是基於人類整體對市場的判斷並與之采取相反的操作方法。當多方情緒高漲,高呼“黃金十年,牛市萬點”的時候,就是應該退場的時候;當多數人認為市場深不可測,甚至要推倒重來的時候,就是進場的時機。大家可回憶2005年的千點論,是何等的恐怖;2007年的萬點論,是何等瘋狂,對該理論自會了然。金融市場的大鱷,對此都有相當精準的把握。想想當年巴菲特如何在中石油全身而退,大陸股民又如何在48元高空為中石油站崗的吧。

來源: 讀者推薦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