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天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飲品補習班「茶」

(2014-01-10 19:08:47) 下一個
中國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綠茶)
洞庭碧螺春(綠茶)
黃山毛峰(綠茶)
六安瓜片(綠茶)
信陽毛尖(綠茶)
都勻毛尖(綠茶)
君山銀針(黃茶)
武夷岩茶(烏龍茶)
安溪鐵觀音(烏龍茶)
祁門紅茶(紅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木並]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澀。[木並]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原注: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並,作“荼”,其字出《爾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木賈],三曰[上?下設],四曰茗,五曰[下?下舛]。[原注:周公雲:[木賈],苦荼。”楊執戟雲:“蜀西南人謂荼曰[上?下設]。郭弘農雲:“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曰[上?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原注:櫟字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穀者,不款項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上?下尼]使六疾不[?廖]。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抹茶粉和綠茶粉區別:

"日式抹茶:抹茶的原料是綠茶,在日本,由於多年的改良,綠茶已經很少有苦澀的味道了,而經過覆蓋蒸青的綠茶幾乎沒有苦澀味。在綠茶採摘前的20至30天,在綠茶上用毛竹,鐵絲搭起棚架,然後蓋上稻草簾子,四周也用草簾子遮擋得不透陽光,遮光率達到98%以上,這樣栽培的綠茶葉綠素要提高60%,胺基酸提高40%,更加不苦,更加翠綠。

採摘來的生葉當天蒸青(用蒸汽殺青),然後不經過揉撚,直接進入烘焙爐烘乾,這樣的大片茶葉幹葉稱為荒茶。然後荒茶進入冷庫,在零下保存,以提高葡萄糖成分,更加甘甜。

荒茶在使用前從冷庫裏取出,恢復到常溫後進行加工,經過切割,篩選等多道工序後,成為0.3厘米見方的小塊,成為碾茶。碾茶用天然的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稱作抹茶。茶磨是一個極其奇特的設備,用石磨碾磨的抹茶在顯微鏡下顯示被撕裂狀薄片,隻有2~20微米(600目~6000目)。現在也有用氣流粉碎機或球磨機粉碎的,細度均達不到石磨的細度。並且,石磨奇特的溫度是抹茶的最後一道提香工序,經過石磨碾磨的抹茶,帶有海苔和粽葉的香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調試出抹茶的香精來,它是純天然的。

台灣綠茶:綠茶是茶葉的一種。經殺青、揉撚、乾燥,大部分白毫脫落,浸泡後為綠湯綠茶。綠茶通過加工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四種:蒸青茶,炒青茶,烘青茶,曬青茶。 綠茶粉因為經過發酵,所以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而葉綠素 亦頗為不安定,所以綠茶粉怕光、怕熱、怕強酸,不宜使用 玻璃罐、塑膠罐等透明、透氣性較大的包裝。消費者購買綠茶粉要選擇不透氣之鋁箔積層袋包裝,並放有脫氧劑為佳。 沖泡綠茶粉時最好以溫冷開水沖泡,不宜以滾燙沸水沖泡,原因是茶葉中的維他命C在水溫60度C以上會受到破壞。所以溫度過高,不僅維生素損失大,還會產生苦澀味。在飲用量上,一天2-3杯450cc的綠茶粉飲用量最適合,且以飯後飲用較佳。
"
"抹茶(Maccha or Matcha)的緣起

唐宋時期,浙江餘杭的徑山寺盛行圍座品茶研討佛經的「茶宴」,所用茶葉即採用蒸碾焙乾研末的抹茶。當時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習取中國文化,佛教高僧榮西禪師到徑山寺研究佛學,回國後將徑山寺「茶宴」和「抹茶」製法傳至日本,啟發日本「茶道」 ﹙ Tea Ceremony ﹚ 文化。目前產製抹茶的國家僅有日本而已,主要供應日本茶道之用。抹茶在日本被視為珍貴的上品綠茶,有「抹茶碧玉」之稱,形容其色如碧、珍貴如玉。

「抹茶」的原料是「碾茶」﹙ Tencha ﹚。碾茶的製造非常講究茶菁原料品質,茶園必須特別注意肥培管理,每年僅利用春茶製作,且在茶芽生長期間,必須搭設棚架,利用稻舉遮蓋,降低日照使茶芽葉綠素含量增加,茶葉呈現濃綠色,兒茶素類﹙苦澀味成份﹚含量降低,安基酸﹙甘味成份﹚含量增加,提高茶葉的甘味;遮蓋過程中隨著茶芽展開的葉數﹙從 1 至 3 葉﹚,逐漸增加遮光率﹙從 60% 至 98% ﹚,從遮蓋開始,約三星期即可採摘茶菁。

茶菁經過蒸青、風冷與乾燥的程序,做成原葉碾茶,然後再精製拔莖, 分級製成所謂「薄葉」,薄葉再以石磨用每分鐘 60 轉的速度,在攝氏 19 度的恆溫中,緩緩磨出翠綠色的粉末,這些粉末就是抹茶。抹茶平均粒徑為 3 微米 ﹙ μ : 萬分之一公分﹚ , 而 一般細菌的大小為 1μ ,可見抹茶是超微的粉狀物 ,可懸浮在熱水中而不沈澱。

抹茶粉與綠茶粉的不同 : 抹茶其實是日本綠茶的一種。 抹茶粉及綠茶粉外觀上極類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方法截然不同 。

抹茶的兒茶素類﹙苦澀味成份﹚含量較低,安基酸﹙甘味成份﹚含量較高,因此 口感較為獨特。 其次,綠茶粉的粒徑為 50 – 40μ ,是抹茶粉平均粒徑的 13 – 16 倍大,無法懸浮在熱水中,久置即產生沈澱,此為抹茶粉與綠茶粉最大差異處。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茶湯、茶の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

現代的茶道,由主人準備茶與點心(和菓子)招待客人,而主人與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規矩與步驟行事。除了飲食之外,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內外的佈置;品鑑茶室的書畫佈置、庭園的園藝及飲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點。


日本茶道的流派
  現今日本比較著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有著深厚的關係,其中以裡千家最為有名,勢力也最大。自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殺之後,千家流派便趨於消沉。直到千利休之孫千宗旦時期才再度興旺起來,因此千宗旦被稱為“千家中興之祖”。到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隱居之後,千家流派便開始分裂,最終分裂成三大流派,這就是“三千家”的由來。下麵簡單的介紹幾個流派:

  表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嶺宗左。其總堂茶室就是“不審庵”。表千家為貴族階級服務,他們繼承了千利休傳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統閒寂茶的風格。

  裡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小兒子仙叟宗室。裡千家實行平民化,他們繼承了千宗旦的隱居所“今日庵”。由於今日庵位於不審庵的內側,所以不審庵被稱為表千家,而今日庵則稱為裡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二兒子一翁宗守。其總堂茶室號稱“官休庵”,該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

  藪內流派:始祖為藪內儉仲。當年藪內儉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師事於武野紹鷗。該流派的座右銘為“正直清淨”、“禮和質樸”。擅長於書院茶和小茶室茶。

  遠州流派:始祖為小堀遠州,主要擅長書院茶。


三千家流派的不同其實都很細微

我自己學過表千家跟裡千家

例如走路的步數,一疊褟褟米要有幾步都不同(表千家走六步,裡千家走四步)左右腳的先後順序也有不同(表千家是右進左出,裡千家是左近右出),帛紗(掛在腰間擦茶棗茶匙等茶道具的一條巾)的操作法就不同,擦茶早跟茶持的方式也略有不同,過茶筅的次數手勢都有些不同,表千家動作往往比較華麗,大概是之前是貴族圈的.裡千家比較貼近平民,甚至近代家元還有研究出較不繁複的"盆略點前)泡法.

不過每家流派大部分動作都是差不多的,隻有細微的不同.

重點是茶道的精神都是一樣的

是一種體貼以及幫別人著想將心比心的那顆心.

像轉茶碗就是要把正麵最美的地方對著對方給對方欣賞也以示尊重之意,喝茶的時候也要將碗轉45度避開正麵也讓下一位客人能藉此欣賞碗的正麵,

冬天風爐的位置會稍微靠近客人,感覺更溫暖,夏天的時候會稍微遠離客人,感覺較清涼,

整場茶會不論流派都有一樣的規定,就是盡量保持寂靜,因為人生難得在這麼安靜的時空之下喝一碗茶啊,就算交談除了輕聲細語以外,話題一定要跟此場茶會有關,不得議論家務事,他人的壞話,更不能提到政治,一切以茶跟心為最高前提.

一期一會的精神也是相同的,也就是今天我們能這樣聚在這裡參加這個茶會喝這碗茶,下次也不知道何時才有這個機會,泡茶的亭主喝茶的客人都將此次茶會當成是一生的最後一次來珍惜.


唐朝的喝法跟日本的喝法不同喔

唐朝喝茶是將茶研成細碎狀加上聰將算之類的香料煮來喝

日本茶道是宋朝中國的喝法

在中國宋朝那時候流行一種喝茶方式叫鬬茶,也就是把茶葉磨成粉,在茶碗裡尤其是黑色的茶碗(黑天目茶碗,黑色的茶碗裡泡沫會看起來更白更漂亮)裡麵打成泡沫,誰泡沫持久漂亮誰就算贏

當時日本的遣唐使跟來華的禪師將這一套方式學回了日本,慢慢的演變成一種禮儀的儀式,甚至跟禪學做結合,基本上已經是自成一派,跟中國宋朝純粹是拿來比賽鬬著玩的心態完全不同,已經是一種精神層麵的修練,茶的泡沫打得漂不漂亮早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而中國到了明朝朱元璋費了團茶改喝散茶就演變成小壺泡了,也就沒有什麼人拿茶碗來泡了,漸漸的就演變成以茶壺茶杯為中心的泡法了,但是中國大陸各地方喝茶方式並不相同,以大茶杯直接喝或適用蓋碗喝的地方不少,像整套小壺泡法是再台灣二三十年前有許多熱中茶藝的先進根據汕頭的傳統小壺泡法去蕪存菁研究歸納出來的,漸漸的在台灣百家爭鳴,泡法也各有不同,漸漸的造成一股喝茶養壺的風潮,在大陸近年經濟跟生活環境進步以後,由台灣在傳到大陸,大陸各地又以當地的民風不同,研究出更多不同的泡法跟儀式.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烏龍茶(英語:Oolong tea),亦稱青茶,知名茶葉品種,原產地中國。烏龍茶分類、作法視地域有所不同。

在中國大陸,烏龍茶茶葉加工分類上屬於綠紅黃白黑青六大茶係中的青茶,是經過部分發酵,綠葉紅邊,既有綠茶的鮮香濃鬱,又有紅茶的甜醇。因此,在中國大陸,烏龍茶等同於青茶,青茶即是指烏龍茶,並被視為青茶的商品名稱。名茶如福建的鐵觀音和台灣的凍頂烏龍即屬此類。

烏龍茶按產地不同,可分為閩南烏龍茶、閩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和台灣烏龍茶。

按茶種可分為大紅袍、鐵觀音、烏龍茶、東方美人、水仙茶、本山、肉桂等:

大紅袍:產於登記為世界遺產的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武夷四大岩茶分別為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及白雞冠。大紅袍原木隻剩6株,每年產量隻有少於1公斤的量,為世界上售價最高的茶。市售的大紅袍都是接枝後的產茶。在青茶中較偏濃紅茶色,具有豐厚濃鬱的香甜氣味,被稱為是岩茶中的岩茶。

安溪鐵觀音:產於福建省南部的安溪縣,由被稱為鐵觀音種的茶樹製成,又因外觀形狀如鐵觀音像般的渾厚美麗,故以之命名。有強烈的甘香氣味及淡淡的味道,茶色如杏仁般的優雅。年可產4次,味道因季節不同而有差異,其中秋茶最佳,春,夏,暑茶次之。

凍頂烏龍茶:福建的茶樹種移種到台灣的凍頂山上,故稱為凍頂烏龍,為台灣青茶的代表。外觀類似鐵觀音,呈半球狀,但發酵度較低,有著琥珀般明亮的茶色,溫和的味道及如花般的清香。
水仙茶

東方美人:又稱香檳烏龍、椪風茶。產於台灣新竹縣,19世紀時,英國大使獻給英國女皇,女皇為其獨特茶香驚嘆不已,又覺得其外觀鮮豔可愛,宛如絕色佳人,且產地又在東方的福爾摩莎,故稱它為“oriental beauty”。特徵是茶葉帶有花般的色彩,發酵度70%,有著紅茶般的風味及甜甜的蜂蜜味道。獨特的風味是來自於茶樹嫩芽經茶小綠葉蟬(浮塵子)吸食後長成之茶芽,經手工採摘一心二葉後再精製成,過程絕對不使用農藥。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沉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 普洱茶的產地因在清朝時屬雲南省普洱府(今普洱市,2007年前為思茅市),所以以此泛稱之。實際上,現在被稱為滇普洱茶泛指中國雲南地區生產的一種茶葉。

明朝時普洱茶稱普茶,明成祖朱棣曾下令取消天下龍團和鳳團等緊壓茶,但不是黑茶是綠茶;在邊境的雲南,這種古稱"團茶" 的緊壓茶製作工藝保存下來 。

普洱茶自古被認為有治理腸胃、解油膩的功能。主食為牛羊肉及澱粉(青稞)的西藏人,據說隻要沒有茶,就會生病。現代中國、日本及法國的臨床實驗均顯示普洱茶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功效,對心血管疾病保健很有幫助。

由於普洱茶「渥堆」工藝向來被視為不傳之秘,所以造成「黑洞」,讓初次接觸的人容易買到不合格的普洱茶;所以選購普洱茶必須找信用良好的商家,或特別注意熟茶是否有異味。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格雷伯爵茶(英語:Earl Grey tea)是以中國正山小種或錫蘭紅茶等優質紅茶為基茶,加入香檸檬油的一種調味茶。格雷伯爵茶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紅茶調味茶,也是“英式下午茶”的最經典飲品(除了格雷伯爵茶之外,還有大吉嶺、錫蘭、火藥綠茶等)。

格雷伯爵茶是以十九世紀初英國首相格雷二世伯爵為命名的。川寧商店(Twinings)是格雷伯爵茶的實際創製者。據說格雷伯爵茶源於清朝一位福建華人對格雷伯爵的贈禮。當時格雷伯爵收到的禮品茶非常受歡迎,當茶用完後,格雷伯爵要求茶商川寧仿製這種調味茶以供應他的首相官邸(10 Downing Street)。然而很多伯爵的訪客非常喜歡這款茶,伯爵就會告訴他們在川寧購買格雷伯爵訂製的茶,後來這款調味茶就以Earl Grey Tea為名了。

格雷伯爵茶現在已經是一類調味茶的通稱,很多茶商都在生產,甚至有Earl Grey Green(格雷伯爵綠茶)。即使如此,川寧也被認為是格雷伯爵茶的最正宗的廠商,也是最好的格雷伯爵茶的生產者。格雷六世伯爵在Twinings所生產的Earl Grey Tea外包裝上自薦說“Twinings has been blending my family tea for many years. Today I am proud that this tradition continues with the tea celebra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known as Twinings's Earl Grey Tea.”

可是香檸檬當時未見於中國,所以源於中國人的贈禮似乎是虛構。據格雷家解釋,因為正山小種本身是利用鬆針薰香,而倫敦的水質含較多石灰,敦寧社為了更加凸顯其香味,而使用香檸檬調味。此外格雷伯爵茶的配料之一正山小種(拉普山小種)的原產地是中國。正山小種是最古老的紅茶品種,起源於中國福建省崇安縣。配料之二香檸檬則在意大利南部廣泛種植。
天寺 回複 悄悄話 祁門紅茶,又稱祁門工夫紅茶,是一種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紅茶,出產於中國中部的安徽祁門縣,簡稱祁紅。祁門紅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紅茶,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裏蘭卡的烏伐紅茶一同被譽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祁門紅茶首次出現是在清朝光緒年間。在這之前,在安徽省隻製作綠茶,有“安綠”之稱。光緒元年(1875年),黟縣人餘幹臣從福建罷官回籍開設茶莊,學會了製作紅茶的秘訣,即在製作初期加入一道特殊的發酵工序,使茶葉的葉底和茶湯呈現紅色,因此得名“紅茶”。結果製作出來的紅茶大受歡迎,超出了他的預期,並很快就在英國流行起來,成為混合茶英式早餐茶最主要的成分,也成為伯爵茶的基茶,並認為是高貴身份的象征。1915年在巴拿馬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祁門紅茶獲得了金質獎章。

祁門紅茶有水果的香味,有鬆木的味道(像正山小種)和花香,但又不像大吉嶺紅茶的香味那麽絢麗,因此也被稱為“祁門香”。祁門紅茶的咖啡因含量比阿薩姆紅茶低。由於氣候與土壤的原因,製作〖祁門紅茶〗的最佳茶草是取自祁門南鄉〖溶口〗至西鄉〖曆口〗一帶。

通常祁門紅茶適合於不加奶和糖的清飲,但是加奶飲用也不減茶香。祁門紅茶被認為是最適合用作下午茶和睡前茶的茶種之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