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不過是表象(ZT)
(2006-09-18 17:35:44)
下一個
日本在台皇民化統治五十年,對中國文化做了大規模的一次清洗,教導台灣人鄙視中國人和仇恨中國人也就是教導台灣人鄙視自己血統和文化,並鼓勵其成為國語(日語)家庭,在這些家庭中說日語,燒掉自己的中國祖先牌位換上日本人作為祖宗來祭拜,以達到脫胎換骨,從中國文化中優化台灣人成為日本文化的載體(雖然隻是個令日本人看不起的殖民地的賤民)並且禁止讀漢字寫的書,隻能讀日文,全麵在台灣推行皇民化教育,同時對於有血性的反抗者一律殘酷鎮壓,日本在台期間,六十萬台灣人被屠殺,剩下的台灣人基本都是順民了!
1945年,國民政府抗戰勝利光複了台灣,台灣順民也習慣性的迎來了新的統治者,不過日本的教育卻在心理發酵,對於來台灣的大陸人產生一種鄙視加仇視的複雜心理,譬如國民黨軍隊在基隆登陸來接收台灣,在港口迎接的台灣人讓衣衫簡陋,背著鍋碗瓢盆的中國國民黨的農民軍所“驚嚇”(台灣人語),日本軍穿的用的都比這些中國農民軍好多了,這些中國士兵,拿火柴點電燈泡,站蹲在馬桶上上廁所,還有的用馬桶洗臉,因為當時農村沒這些現代化的東西,所以這些被日本殖民化的對祖國以失去情感和認同薄弱的台灣民眾產生了對祖國來的一切的人和事物輕蔑和抵觸心理。不過大多數台灣民眾也繼續適應新的光複後的環境過著新的生活,表麵看來,當時台灣的過渡一切平穩,不過,有一批人,就是皇民和回台的台籍日軍,這些在台灣日據時代的既得利益者和日本法西斯教育的被毒害者並不甘心利益因為光複而失去或是被低等中國人統治(台灣皇民的心態如李登輝家),隨時準備利用時機,聯合被國民黨寬容的留台日本人,在美國的縱容下起事,讓台灣重新回到日本和至少讓美國托管台灣。
終於在1947年228期間找到了機會,利用國民黨在大陸作戰接連失利,軍隊數量嚴重下降,台灣防務因而空虛的機會,由皇民帶領,台籍日軍配合展開對台灣全島的大陸來台人員進行男女老少的大屠殺,殺了十幾天,直到三月十日國民黨軍再度登陸鎮壓皇民反華暴亂,槍決台獨份子和日本留台參與暴亂人員,才平息下來。
今天台獨份子反複提及的228,隻提後段從不提前段,從不提他們怎麽用武士刀口操日語屠殺大陸男女老幼,卻不斷的渲染國民黨鎮壓槍決的人數,李敖考證的人數隻不過八百多,他們卻能渲染成幾十萬,其目的就是不斷的渲染悲情和仇恨以作為台獨的理論和感情的基礎。
今天台灣的外省人和認同中國或是不想冒險獨立的台灣人(已經不是當年228的大陸人了,因為他們不是被殺光就是跑回大陸去了,今天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49年以後來的。)和台灣綠黨的對決,其實就是這種曆史背景的延續,其實就是中國人和日本認同的台灣皇民砸碎和被假228曆史欺騙的群眾的對決,這決不是一個正常民主國家的反對黨和執政黨在政策看法差異上,在對自己國家認同的前提上的爭鬥,這是一場類似民族間的,中日抗戰延續的一種對抗,雙方心理都希望把對方消滅,但又苦於自己實力不足,外省人人少,消滅不了台獨和日雜,台獨想屠殺和驅趕外省人,但又苦於中共的壓力,所以隻能大家妥協,在這個島上生存下來,等待機會。
我覺得民主的前提是國家認同,像台灣這樣的中國人和留台日雜的妥協並不能叫做民主,雖然妥協是民主的要件之一,但不是其核心,民主是國家認同,是個人的素養,是道德情操,是理性,是高度的法治,而台灣全沒這些東西,就隻是差強人意的投票和不得不然的妥協,所以我覺得在台灣這樣的高爆炸性的兩個群體的妥協不是民主更不是什麽好的典範,台獨和美國喜歡誇耀台灣民主是可笑和無知的!所以隻有在大陸進步到能搞全國全麵民主了,中國人才有高素質的真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