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儒生辯 ---- 回路三歌.
路三爺的
政論文章,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大道理。視角新穎,使人受益匪淺。鼓掌鳴謝。
本人不懂政治, 很少看政論文章,偶爾看兩篇,也多是為文筆所吸引,內容是什麽倒不大要緊。國家社稷的過去和將來,有朝廷和六部衙門在操心,還有無數熱血貢生監生們在議論著。地球反麵的我,已經無須多慮了。不過路爺這個話題實在是很有意思,涉及麵也廣。就瞎說兩句。有些議論也非針對路爺的文,不過是有感而發。
孔孟之道伊始,旨在教化。仁義禮智信的教說對象,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是“有教無類”的。所謂修齊治平,也是從鼓吹修身養性,“貧則獨善其身”開始。說孔老師“教育弟子也是為了朝廷培養幹部,他的學校其實是幹部學校”,調侃可以,若是當作鑒語,隻怕是有些過了。
後來漢代的“獨尊儒術”以及隋唐開啟的科舉取仕, 雖有助於選拔人才,但確實奠定了中國的官本位文化, 這不是孔儒之過。充其量,是“被階級敵人利用”了。打個不很確切的比喻,就像愛因斯坦的理論,
既可用來滅日本人,也可以用來發電。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孟之道中,沒有“神”的位置。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宗教信仰在中華文明和文化史上的弱勢。而佛教之所以能在華夏生根,是由於和儒道兩家共同點太多,而且既無排他性,又不形成組織,人人可以成佛,人人成不了佛。修練好了,不過是一個逆來順受,自得其樂,不為人擾,又不擾人的良民。所以,曆代統治者們樂觀其成。
反過來
看,既然曆代朝廷奉孔孟之道為圭臬,借以治國製民,就不會允許其他宗教大行其道。允許組織性很強的宗教團體在一個非民主的集權國家中
坐大,對於統治者來說,無異於玩火。話說到此,同誌們就應該理解江總書記對李師傅的心態了。
路爺說“。。。中國的社會底層處於半野蠻狀態。其實半野蠻狀態也是一種文化,也可以叫流民文化。這是中國儒家文化從反麵催生出來的”, 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難道是儒家文化催生出流民文化的? 若是如此,在下不敢苟同。我倒是認為孔儒之道對緩和流民文化的負麵影響起了積極作用。
千百年來,孔老師的學生們一直胸懷“不為帝師即為人師”的抱負。但除了少數運氣好的,大多數人均淪為人師,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忽悠著,特別是在社會的底層,他們起到了識字掃盲,傳遞民情,穩定鄰裏,開啟民智,教化蠻劣的積極作用。做個維係鄉裏的紳士,是不少在野儒生們身體力行的。
管仲說,“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恥”。我覺得很有道理。在中國的曆史環境下,貧困,是造成流民文化乃至造反有理的根本原因。溫飽後的結果,隻是想黃色一下,而肚子餓極了,卻是要殺人的。不管上麵如何教導“君君臣臣”,真是逼得沒法過了,隻能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憑什麽老子就不能吃香喝辣睡十個女人?
如果說孔孟之道對流民文化或流氓文化有什麽影響的話,恐怕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識。
誠如三歌所說的,基督教麵向民間的精神,對開啟民智有積極作用。在這方麵,相比而言,儒釋道三家亦不落其後。故事太多,就不羅嗦了。除此之外,中國曆史上還有一支救民於水火之中的遊擊隊 ----- 懸壺濟世的郎中們。四書五經中,他們至少看過些周易,所以起碼算半個儒生。比如一輩子科舉不得意的大儒蒲鬆齡,就曾掛牌行醫。那時的郎中,社會地位不高,更不是個賺錢的營生。是需要治病救人的獻身精神的。這點與教會/教士的行止也很相像。
"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這曆來是儒生們的追求。寒窗苦讀,隻為作官過好日子的,大有人在,但以範仲淹之“先憂後憂”為座右銘的,也不乏其人。真正的憂國者也是憂民者。真正的愛國者也是愛民者。從這個意義上看,在陋巷中傳遞福音的教士與殿堂上死諫的大夫是難分軒輊的。
當然,在作官的問題上,儒生們自有幼稚矯情的一麵。瀟灑如李白者,當皇上召他時,也要“仰天大笑出門去”,自以為“天生我才必有用”了。當不上官時,心裏又往往不痛快。比如杜甫, 他的很多牢騷詩句,都是在官路不順的鬱悶中憋出來的。掛印而去的陶淵明,說得好聽,是“不為五鬥米折腰”。誰知道他辭官的真正原因是什麽? 也許是因為他桃花
源裏的收入不止五鬥米呢。再說了,真要歸隱田園,作個空穀幽蘭,就應把自己真的藏起來,蒸發掉。就不要唱什麽“采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 ,向滿世界報告自己的小日子有多麽滋潤。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越說越遠了。總之,儒生們(現代稱呼叫知識分子)對社會各界的貢獻是大大的。孔老師和他的學說由於被統治者
橫加利用,加上國弱民貧的社會現實,
便被
指責為是很多問題
的根源,這是有些冤枉的。再舉個不太確切的例子,納粹把猶太人送進
煤氣室時,放的是田園交響樂,據說這樣可以放鬆雙方的神經。你能為此而責備貝多芬嗎?
不管怎樣,不論承認與否,孔孟之道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精神, 仍在我們這些海外博客們身上發揚光大著。瞧瞧,雖然國家大事已經基本上沒咱們什麽事了,咱們基本上仍然在自作多情地事兒
媽著…….
附: 儒生進京趕考與基督徒下鄉傳教 (BY 路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