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穆光宗建議,政府需要認真考慮現行生育政策本身的風險性,將風險意識植入更為完善的新生育政策之中,對宏觀的考量必須堅持從微觀的家庭利益和人口安全的訴求出發。 必須堅守的計劃生育底線倫理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曾在2004年的一次電視訪談中說,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全國有30多萬。他曾接到湖南一位居民的來信,說17歲的孩子得了骨癌,花了16萬元也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父母在來信中寫道:“我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隻生了一個孩子,可是這樣優秀的一個孩子去世了,我現在麵臨困境,誰來管?” “怎麽解決他的晚年生活問題,這是我們政府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必須關心,不關心那是我們政府的失職。”他說。 今年1月的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提出,中國將建立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困難扶助製度。 許多地方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都對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或死亡後的經濟幫助作出了規定,約為3000-7000元,有些地方還為喪子的獨生子女父母免費購買養老保險。 穆光宗也指出,地方上一些鼓勵“雙農獨女戶放棄二胎”的行為有可商榷之處。隻有一個女孩的農民家庭放棄生育第二個孩子的機會,大多出自對昂貴生育成本的考慮。但是一味鼓勵獨子生育的政策導向,卻可能增加家庭的生存和發展風險。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用足生育的政策資源,幫助公民放遠眼光,科學決策生育,不僅考慮到這一代人的需要,而且考慮到“獨生子女新生代”的感受,才是真正符合以人為本的人口戰略設計。捍衛家庭和社會的人口安全是製訂科學人口發展戰略的基本前提。 作為政府,如何規避獨生子女家庭的風險,是“國家計劃生育補償責任”的題中應有之義;幫助公民科學決策生育,使人口在家庭結構和社會結構上都能安全運行也是“人口安全發展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健康才能確保社會的健康,家庭的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一個出現大麵積獨生子女家庭的社會實際上是為自己未來的發展預留了隱憂。穆光宗強調,對已經出現的“殘缺家庭”、“困難家庭”和“弱勢家庭”,各級政府必須承擔起“計劃生育補償的國家責任”,在精神關懷、養老保障、生活照料等諸多方麵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這是中國必須堅守的計劃生育底線倫理。 摘自程瑛 瞭望東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