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博了,補貼一些舊日記——墨爾本的中秋

(2006-09-12 19:55:26) 下一個
潦草地混過端午,中秋就這麽夾在陰晴不定的天氣中翩翩而至。此前正好一個朋友要到此出差,算計了半天總算把他的行程算在了中秋中,結果,人算不如天算,他臨時改了行程。仔細回憶過去的種種中秋,一個記憶裏是童年裏那種廉價的冰糖陷的月餅,另一個是大一的中秋吧。一群還不是很熟悉的少男少女,在月光下輪番介紹自己。記得回來時,第一次嚐試騎自行車,我的尖叫和同學們的笑聲灑滿了11樓前那條至今也沒記住姓名的路。這麽早就開始懷舊了。欲將我心付明月,明月照溝渠。大意是這樣吧。也曾恨恨地讀過這個句子,沒想到,也有人把這句話回贈給我。昨晚寂寞無聊,打開很久不用的一個信箱,重讀舊時的信件,突然有一種“曾經有一份愛在我眼前,沒有珍惜”的感覺,有點惋惜,其實,是知道自己的,什麽都可以勉強,感情,怎麽能扮演呢?今天在preston有個華人協會舉辦的國際美食節,過去一看,大失所望。規模還不如一個國內小學慶六一的。但看著舞台上濃妝豔抹的人們認真地跳著東北秧歌的時候,突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其實,有這麽一個小小舞台在異鄉已是不易了。說是國際美食節,除了羊肉串,就隻看見賣素包子的,也許中國的節日在澳大利亞,本來就特著一股國際的氣質吧。有人在現場寫字送人。擠過去想為MARINA寫個中文名字。寫字的兩個很和善的長著,普普通通的衣裝下透透著濃濃的書卷氣。其中一位用鋼筆字給人寫著落款,字清淡秀雅,和喧鬧的背景格格不入。來人求的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不知道要掛在何處合適?另一位聽了我的要求,卻抱歉地說,寫了五個小時了,現在墨都寫完了,補落款都隻有用鋼筆了,以後還有機會的。雖然沒有要到字,心裏卻是滿滿的感激 ,是他們為我的中秋添了色彩。marina買了一個月餅,主要是為我。我們找了一塊草坪,鋪上一塊青色布,布的中央是唯一的主角,一個蓮蓉月餅。聽我說,月餅要對著月亮吃,MARINA顯得有些遺憾,“不過,對著太陽吃也挺有樂趣的。”是,難得的好天氣,太陽更能給我溫暖。回來等公車,坐著一個胖胖的大爺,也不問我是否中國人,直接就跟我聊天起來,也許,中國人之間是有種特別的默契吧。車要30分鍾以後來到,老人家念念叨叨,說在杭州過中秋最好,因為有三泉映月。說得我也心有向往。不過,這樣的勝景,估計在中秋是不是一個清淨的去處的。也曾跟某人約在斷橋晚聚,似有似無的情愫,也是在西湖蕩漾過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