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日本政府派專機分批次撤僑,其中有14人確診。輸入性導致各地不斷爆出感染病例,因此許多人預期日本疫情遲早會大爆發,但截至22日,日本隻有1055例確診病例,是發達國家中的模範生,反觀意大利已有5萬3000多例,美國和德國也有約2萬例。
中國的緊鄰日本是最早出現疫情的國家之一,但迄今尚未大爆發,令很多人困惑。
日本沒有實施中國式的嚴厲封城,也沒有采取歐洲式的大規模隔離或美式的"居家避疫"(shelter inplace),雖然讓學校提前放假,但絕大多數日本人繼續過著正常生活,東京地鐵在尖峰時段仍擠爆,餐廳也照常營業。
但人口密集的東京感染者隻有136人,東京都人口13,953,577人(2月1日止),感染相當於十萬分之一,疫情最嚴重的北海道現已解除了緊急狀態。
日本政府指派的一個專家小組3月9日發布報告指出,日本大約八成的確診者沒有傳染給他人,至於原因為何各方難有共識。
該小組的報告說:"許多群聚感染在相當早期就被找出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引述這些報告,表示日本沒有必要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之所以日本沒爆發,小編認為是日本文化上的優勢。
第一,是日本的寺院,神社多。
根據2017年統計,日本寺院總數是77,256所,其中佛教係是77,206所。日本本土宗教神社是81,000所,合約158,000所。這些寺院和神社大多數都是開放性的,隨時可以參觀參拜,所以很少有群聚參拜。
眾所周知,日本24小時便利店多,有55,000家。公園也多,全國設有108,000個公園場所,如果對比下日本寺院和神社,是不是比便利店和公園還多。這說明什麽問題呢?
日本寺院和神社建築也很有特點,很多用銅板來裝飾屋頂,木質榫卯結構寺院神社,屋頂外包銅板,一是可以延長建築物壽命,二也美觀。
我們看到很多墨綠色的屋頂,就是銅板風吹日曬氧化後的顏色銅綠,金屬銅能殺菌早被證實,這些建築是不是對氣溶膠傳播會有抑製作用呢?等專家來認證吧.
在東京明治神宮一直都在接受捐贈,盡自己微薄之力捐錢買塊兒銅板,在銅板上自己也可以寫上字和畫上圖案給明治神宮,用於修繕神社頂部.這是事實,可以查到.
日本現在有 1億2615萬人,約是中國的十分之一,而國土麵積僅為中國的二十五分之一,跟雲南省差不多大小。因此,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比較高的,尤其是首都東京,東京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 5 倍。
第二,日本有比較齊全的分級診療體係。
對於高密度人口,日本建立了比較齊全的分級診療體係。全日本有八千多家醫院,以私立醫院為主,私立醫院的數量大約是國立/ 公立醫院的 5 倍,此外,還有比醫院數量多十 10 倍的診所,全日本共有 10萬多家,而診所則幾乎以私立為主。
醫保卡全國通用,絕大多數人平時生病了都是先到家附近的診所看病,而這些診所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醫護人員的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一般診所院長都是大醫院科主任退下來的,很少出現患者紮堆跑到大醫院的情況。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為患者聚集造成的病毒擴散。
第三,媒體對預防病毒知識的普及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沒有廣告插播的日本國家電視台NHK,也積極宣傳預防,專家座談講解,富士電視台等民間放送也組織了很多座談節目,為如何預防出謀劃策,民眾看電視也增加知識,提高預防意識.
第四,日本人的日常衛生習慣良好。
再加之日本民眾日常的衛生習慣較好,很多人平時生病了(甚至不生病)就有自覺戴上口罩的習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疫情的發展速度。
相較於歐美人士,日本人較少握手和擁抱,也勤洗手,每天洗澡。日本的季節性流感病例已連續七周下滑,顯示日本人認真做好個人防疫。
日本NHK有檔節目<クローズアップ(Close-up)現代>《現實特寫》介紹日本服裝界,每年約28億件服裝投入市場,有一半約14億賣不出去被處理掉,對於日本全國1.26億人口,平均每年添置更換的衣類10件左右,這樣豐富的物質基礎也反應另一個問題。
專家說病毒附著在衣物上存活時間,一般2,3天。日本人每天勤洗勤換的良好生活習慣,也是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一個有效手段。
春暖花開,期待著一天天好起來,疫情消退。櫻花季節,一期一會。
因為未被発現的患者人數不清楚。如果未被発現患者並不多的話、急速増加的現象可能不発生
比你想象的要嚴重!
東京都知事昨日說,不排除封城的可能!
意大利西班牙地方的人做事比較馬虎。
2. You never know
日本的低感染率和德國的低死亡率。
當然隨著疫情的進展這些可能起變化。到疫情結束後真相大致可以清楚。
但是如果全世界完全靠民眾自覺能控製疫情的,可能除了日本也確實找不到第二家了
口罩真的有用 中國的統計數據表明80%的中獎者還是通過飛沫傳染上的。
哪裏能看到這個統計數據?
現在就下結論未免太早。今天不爆發不等於明天就不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