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憶中的一碗熱豆漿

(2006-09-06 14:19:56) 下一個

小時候,爺爺在市場上有的小攤位,每到春節期間,母親總會提議我們姐兩去市上幫忙。幫忙無非就是吆喝吆喝、找找零錢。兩天後,這一消息讓我的堂兄和堂妹知道了,於是,第三天一大清早,當我們到達市場時,他們已經在攤位後麵像模像樣的站著了。人多了,要幫的忙就少了,而爺爺奶奶就更忙了。奶奶於是就從小飯盒(當錢盒用的)裏撈出幾毛錢,就把我們小的兩個支走了。角上的早點攤熱氣騰騰的蒸著各色饅頭,一位主婦係著圍裙,小麵團一拉緩緩地往油麵上一淌,就是大大的一根油條。我們一人要了一碗豆漿和一跟油條,那個婦女敏捷地用勺子從熱著的一個桶裏勾出乳白色的豆漿,撒上蔥花.我們端著滿滿的豆漿,坐在那騰騰熱氣後麵,享受我們的找點.後來,去喝豆漿就成了我去“幫忙”的實際“任務”。

長大了,這樣的豆漿攤在城裏越來越少了。出國後,豆漿隻有在中國城裏能找到,卻隻是冷藏的甜豆漿,那味道離我的記憶相差太遠。而兒時的那碗浮著蔥花的豆漿,以及那個婦女的一招一式,卻像抹不去的影子時不時地顯現在我的夢裏。夢裏回到故鄉,踩上我的自行車,去找個鄰街的豆漿攤 , 望著街上人來人往, 悠悠地喝上一碗 .. . .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薇佳 writing is never my cup of tea, but i always like to read short pieces like these, pleasant to read.

brings some of my own memories back,
在武漢上學的時候,每天上午中間休息的時候,大家都回去校門口的小賣部買零食,小賣部的門口總是擠得水泄不通。
一,兩元錢,就可以買一包統一幹脆麵,其實就是方便麵,生著吃,現在想想要多難吃有多難吃,可是當時,我們都覺得是好吃的不得了的東西。
大家享受得是氛圍罷,一群死黨一起吃沒有煮熟的方便麵......
wangmimi That is really touch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