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音樂劇魅影》 在法國及魁北克以外,《巴黎聖母院》就是法語音樂劇的代名詞,法語音樂劇流行取向的淵源是由《星幻》奠定,而將其魅力推廣至世界範圍的中興重任卻是由《巴黎聖母院》一舉完成。在《巴黎聖母院》巨大成功的激勵下,法語音樂劇的主流特色已清晰可見。 1.題材 法語音樂劇以改編為多,取材自名著、傳說或其他深入人心的文藝作品,例如《巴黎聖母院》、《羅密歐與朱麗葉》(Roméo et Juliette)、《十誡》(Les dix commandements)、《辛迪》(Cindy)、《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等等,因此法語音樂劇又被稱為"傳奇音樂劇"。 英美音樂劇中常見一種主題音樂素材變化發展的手法:由固定旋律對應某一人物或某一衝突,然後按情節發展的需要進行排列組合。這種手法使得旋律與劇情相互滲透,戲劇結構因此極為緊湊,環環相扣。但法語音樂劇的流行取向必須以"動聽"為第一追求,主題音樂素材變化發展手法無法消化法語音樂劇中龐大的音樂容量,因此隻能努力去達到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但由於所選題材本身便家喻戶曉,舞台上的法語音樂劇往往隻需演繹傳奇,而不必亦步亦趨地去敘述情節,法語音樂劇在戲劇性上的薄弱環節相對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淡化。 2.表現手法 浪漫大於寫實,這是法語音樂劇帶給觀眾的最深刻印象之一。像《星幻》、《巴黎聖母院》等名劇,都具備了一種"拋開形式,直逼精神"的浪漫實質,這裏所謂的"浪漫",並不是那些花前月下的"小浪漫",而是指將感情的表現置於一切之上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法語音樂劇中也不乏精致豪華之作,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十誡》、《小王子》等等,但這些劇目中情感的馳騁,其無拘無束突破了一般認知的常識,這種寫意的精神也正是浪漫的精髓。 由此我們可以見到未來烏托邦中的恐怖分子穿著猶如莫希幹人(星幻)、工字鋼和柏油桶成為1482年巴黎街景(巴黎聖母院)以及死神與羅密歐相擁起舞(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拘小節的浪漫大局觀,法語音樂劇秉承著一種"凡事無不可為我所用"的開放態度,為了要表達熾熱的激情,在法語音樂劇的舞台上可以沒有規則,搖滾、耳麥、蒙太奇、大屏幕投影……這些現代感十足的產物在古代題材的音樂劇中都能覓到蹤影。 3.流行歌手陣容 由法語音樂劇流行取向所導致的這一必然結果既有利亦有弊。法語音樂劇的詞曲作者向來都是流行音樂人身份,他們的創作本來就是為流行歌手度身訂做,流行歌手強烈的表現欲以及現場煽動能力為法語音樂劇的奔放個性錦上添花,他們的號召力也能幫助音樂劇的概念被迅速推廣。但因此法語音樂劇就不像英美音樂劇那樣擁有專業音樂劇演員儲備,歌手們在音樂劇表演上並無規範可循,自我發揮的成分居多,於是劇中角色塑造成功與否便與歌手的個人魅力緊緊相關,這樣固然能夠造就一個無與倫比的夢幻現場,卻也很有可能令音樂劇的完美印象難以為繼,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巴黎聖母院》的"燃燒一瞬間"了。但看《星幻》25年間長盛不衰,個性化的詮釋在曆年版本中被不斷更新,也許我們應該對法語音樂劇經典劇目的生命力保有信心。 4.概念操作原則 "概念碟"並不是法語音樂劇首創的推廣手法。1975年,尚未公演的韋伯新劇《埃維塔》發行了一張收錄有主打歌曲的錄音室唱片,這張唱片還有其中的單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在許多國家都成了銷路最好的唱片,為正式的公演積累了足夠的人氣以及巨大的票房潛力。1978年,呂克·普拉蒙東和米歇爾·貝爾吉創作《星幻》時,便借鑒了《埃維塔》操作上的成功經驗,邀請幾位當時在流行歌壇已頗具知名度的歌手加盟概念碟的錄製,概念碟於1978年10月發行後在法國及加拿大兩地都創造了銷量記錄,《星幻》尚未公演,劇中主打曲目已紅極一時,登上了流行歌曲排行榜冠軍寶座,《星幻》的概念也借此被迅速推廣,這為呂克·普拉蒙東和米歇爾·貝爾吉帶來了極大信心,也促成了《星幻》在第二年被正式搬上舞台。概念碟的商業成功正是法語音樂劇誕生的關鍵之一,而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在法語音樂劇的發展中被一直保留以致成為了一種原則。 大眾媒體是將法語音樂劇推上今日地位的一股重要力量。1998年初,單曲《大教堂時代》的推出令整個法國媒體都在為《巴黎聖母院》而瘋狂,然後單曲《美人》的銷量創紀錄地一舉突破兩百萬,同時發行的《巴黎聖母院》概念單CD令這種對現場演出的期待更加如火如荼,所有的電視台和電台都在連篇累牘地播放與這出即將上演的音樂劇相關的種種訪談、花絮和MV。媒體的推波助瀾使音樂劇前期推廣的效率驚人,隻要概念或單曲一經推出,票房的醞釀便開始快速啟動。繼《星幻》及《巴黎聖母院》之後,《羅密歐與朱麗葉》、《十誡》、《小王子》等音樂劇也成了這種概念操作手法的得益者。可以說,法語音樂劇中概念操作手法的最初運用是基於一種投石問路的謹慎態度,但發展至今日早已成了一種熟練的商業炒作手段。 與英美音樂劇重於舞台經驗的傳統不同,在法語音樂劇的實踐中,音像製品一直與現場演出方麵的努力並駕齊驅,這也證實了法語音樂劇以流行身份自居的一貫態度。單曲、精選、全劇、概念、現場以及不同年代版本的唱片不一而足。另外,法語音樂劇向來不吝推出現場錄像,一般成功劇目上演一年以後就會發行錄像帶或者DVD,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因為根據英美音樂劇"劇院藝術"的原則,隻有在劇目下檔停演以後才會有官方錄像出現,如果沒有條件親去西區或者百老匯觀賞,那大多數國內音樂劇迷們也隻能望洋興歎了。法語音樂劇放下姿態的這種經營方式,固然商業味咄咄逼人,但其中的積極意義也值得稱道,試想如果沒有《巴黎聖母院》DVD,那這出法語音樂劇的風華又怎能跨越語言阻隔,令遙遠東方國度中的我們也為她深深傾倒呢? 5.對耳麥及伴奏帶的偏好 法語音樂劇從一開始就排斥西區及百老匯慣用的那種隱藏式麥克風,70年代末《星幻》演出時用的是有線話筒,而在此後25年間,《星幻》中的這個傳統竟一直沒有改變過,隻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開始用無線話筒代替了有線話筒,盡管話筒在《星幻》中不僅僅是作為擴音的工具,更與整個音樂劇被包裝在電視節目形式下的創意所呼應,但如今看來,這種堅持真是顯得有些傻氣,不過它所造成的視覺效果確實是非常之獨特。耳麥的出現令法語音樂劇的這種反叛開始變得賞心悅目,不管是《巴黎聖母院》裏那種造型誇張的大耳麥,或是《小王子》當中含蓄的微型耳麥,都令音樂劇的現場神采飛揚。個人認為耳麥是一種強勢姿態的象征,它對音樂劇的現場氣氛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在這種暗示下,歌手的表演個性奔放,而觀眾也拋開了劇院中正襟端坐的矜持,耳麥令台上台下都融入了如演唱會一般的自由熱烈之中。 法語音樂劇的伴奏問題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支持者認為既然是以合成器為主的電聲樂器,那現場演奏和事先在錄音室中錄製在效果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在演出現場播放伴奏帶既節約成本又能保證質量的穩定性;反對者則認為這種卡拉OK式的做法本身就缺乏誠意及音樂劇的嚴肅態度,伴奏甚至和聲的事先錄製令"現場"的樂趣大打折扣。不論孰對孰錯,法語音樂劇這一打破傳統的獨特之處仍將被繼承下去,音樂劇這門藝術本身的開放性也得到了一次生動的證實 Notre-Dame de Paris Bruno Pelletier |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