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D50(6-8),23.9K,宿營4833M

(2010-10-24 21:39:02) 下一個
整五十天了,卻是迄今最狼狽的一天,究其原因,雪的節點。
    一天無照片,艱難前行。天空陰沉,大風裹挾冰雹時起。前路緩下且平鋪,視野模糊也無妨,心裏多少有些迷失感,全靠回望車輪印判斷直行。唯一陡坡上演完美前空翻,順坡溜一段,刹車早已真亦假,速度快,見一個沙坑,心想不妙,少頃前輪陷死,人被甩到空中。意識清晰,想著摔在沙土上沒什麽大不了。隨即三百六十度前空翻落地,沒有一絲卡帶,就勢爬起返身扶起自行車繼續推行。稍後,才想起先前的流暢,一番自嘲,真是帥呆。

    下午七點過一條寬河,不再是小河小溝,四條主道,十多條小河岔,先探路到對岸,確定河底軟硬分布。回程中,大風夾著鵝毛大雪撲麵而來。恐怖的序幕終於拉開,雪不再幹硬,而是著物即化的濕雪,衣物快速濕透,有如水撈。羌塘,不怕下雪,不怕刮風,可一旦進入雨季,雪變得又濕又軟,加上大風裹挾著濕空氣,挺不了幾分鍾就會把人體溫抽盡。另外,濕雪也直接影響到地表變化,那就是沼澤和爛泥回歸了。淌在回程的水中,掙紮著,是先紮營休息,等天氣好轉再過河?還是趁摸清了水道長痛不如短痛?答案是選擇短痛。
    下身是水,一片冰寒,上身濕透,前方那鵝毛大雪封了視野,完全靠先前的GPS軌跡過河。半途便不支,渾身發顫,強忍著在水中推行。過河,即刻紮營,脫下濕衣,鑽進睡袋,然後首次在內外帳之間生火燒水,來回三趟,一點五公裏,體溫低到極限。若論羌塘凍死,唯雨季風險最大,因為來不及防範,就可能在一場猛烈的凍雨濕雪中喪失體溫。今日,天氣的漸變,雪的節點,超輕羽絨服徹底進入了曆史,換上劣質衝鋒衣(此前50天隻穿過一次),著裝開始以防水為主。
    關於著裝和氣溫變化單獨簡說了一段,後見文。

附件

001.jpg (115.97 KB)

2010-10-7 20:09

完美營地,西羌塘清澈湖一帶(今日無片,借用去年)

001.jpg

002.jpg (83.31 KB)

2010-10-7 20:09

野生動物樂園,和諧共處(今日無片,借用去年)

002.jp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