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D58(6-16),6K,宿營4872M

(2010-10-24 21:29:39) 下一個
河道滿溢,無法通行,隻能推上山依河而行。山頂俯瞰河道一片紅色血腥,傳說中的正宗紅泥河,想要過此河,首選要克服半米厚的淤積泥沙。當時,已經意識到途徑錯誤,(地圖和地貌都有誤導),應該在河道左側前行,所以一直尋找河道窄處過河(窄,水流大,淤泥少)。就像某個朋友看照片時說,水沒有想象的大。高處俯瞰的視野的確容易迷惑人,我也因此從山上兩下河道,皆有被騙之感。

    第一次下山,近七十度推下,很爽。用光腳探河,深度,河底麵貌。探河又出現幾個新問題,一是狹道裏的水流更急,河水皆雪水融化很冷,急水如風寒效應放大了水的冷度,每次探河也就幾分鍾必須上岸暖腳。有過慘痛教訓,某些淘金者過淺河,因腳凍麻無法站立,竟被過膝的水活活淹死。二是光腳在石礫河底無法發力,跟碎玻璃似的,這也是拖鞋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混凝土”,一旦陷到膝蓋深就很難拔出來了,等著被冷水終結吧。《可可西裏》中流沙是被藝術化的,可怕的是那種泥沙混合體,類似混凝土,輪胎陷20厘米就很難拔,更何況人。並未探到對岸,水至大腿基本就無法站穩,失溫更快。嚐試一次性推車過河,很冒險,豁出去,被水流衝翻,十來米,腳踩到硬底趕緊上岸,宣告失敗。然後再七十度推上山,尋找下一個兩山之間的窄道。

    第二次下山,又是被迷惑,到了河道近處看了一眼就覺得勝算不大。探了半個小時河,沒有通路,光人都過不去。最後一次還是冒險策略,推車強渡,豁出去,也許就成功。一直循著先前探路的軌跡過河,撐到離對岸幾米的地方,接著水底是一道溝壑,自行車瞬間失控,側翻,人被斜壓著,一腳一腳的撐,撐到硬地,趕緊上岸暖身,宣告失敗。接著再上山,難度最大的一次,局部八十坡度,推到三十米高處垂直無法再上,也不想回繞山頂,便橫切山坡到緩處。橫切前,休息了很長時間,心中不斷默念,小心,萬分小心。近八十度,坡麵是一層鬆散的片岩碎石,腳下幾十米即是河了,若一失腳基本就控製不住了,所以小心,萬分小心。

    橫切最難的一段後,好很多,連著切過兩座山,下到另一穀底。河道非常窄,試探一下還是過不了河,心情很糟糕,身上冷,天氣壞下來,天色也漸晚,便紮營,等著明天早晨低水位時再過河。

    很累,找水很尷尬,身依大河卻不能飲用,太渾濁。灘塗上找到一窪水,清澈,估計是積水沉澱,燒開後竟是堿水,苦澀不已。推測窪地原本就鹽堿漬沉積,水被汙染,於是又找了一處窪地,淡水,卻有些混。晚上吃很多,積蓄力量明晨過河,誰知……



眺望天台河穀,血腥一片,遠處就是天台山,很像千層雪雪糕



與此山平視了,由南向北,很遠就能看見這座山,朝他走,進入河穀,翻越可可西裏山脈




白象山近影,很優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