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新聞網報道,殷兆基的媽媽來自中國香港,父親來自泰國。兆基天生沒有右手,他媽媽李豔珠說,兆基小時候就喜愛音樂,從9歲起開始學小提琴,選擇小提琴的一個原因是小提琴最適合兆基的身體狀況。
兆基一接觸小提琴就非常喜歡,音樂令他性格變得樂觀開朗,讓他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加拿大傷殘協會的慷慨資助下,兆基得到一個專用手套環,將琴弓綁在套環上練琴。經過8年苦練,兆基2001年被位於美國費城的科迪斯音樂學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錄取,該學院是全美最好的音樂學院之一,能夠進入科迪斯音樂學院深造,兆基受益匪淺。
兆基說,在科迪斯音樂學院學習之餘,他喜愛跑步和舉重,還愛打棒球,他幾乎每天都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體育館鍛煉。他說小提琴演奏非常消耗體力,所以他特別注重鍛煉身體,有強壯的體力才能勝任演奏。
在讀書期間,兆基曾到多個地方表演,並在多個比賽中獲獎。他2002年獲得VSA Rosemary Kennedy International Young Soloist獎,得獎後還進入美國首都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表演。兆基說,在拿到音樂專業學士學位以後,他還考慮申請進入美國著名的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音樂碩士學位。
當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聯絡殷兆基,邀請他在文化中心籌款晚宴表演時,兆基很高興有此機會在華人社區活動表演,他希望參與籌款晚宴的表演能夠喚起社區對於擴建文化中心的關注和支持。
自今年初起,兆基得到美國一位匿名捐助者的支持,讓他借用一把名貴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這把於1698年製造的Amati小提琴價值超過60萬美元。
兆基最崇拜的偶像是當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帕爾曼(Itzhak Perlman),帕爾曼克服殘疾的影響取得卓越藝術成就的事跡激勵著兆基不斷進取。
****************************************************************************
順便轉個網友評論(著名旅歐小提琴家鄭錦龍先生):
這個視頻的目的1,是讓大家學習他的精神。2,是更重要的是讓大家反思中國的教育體係,他9歲才開始學琴。隻用了8年就考上了中國家長琴童做夢都想考上的CURTIS音樂學院(那是全獎學金,天之驕子的地方)現在已成為獨奏家型的演奏家!而中國靠打罵逼迫。用功利心誘惑的教育。靠甚末隻練練習曲,基本功之類的所有人都相信的漫長的體係教出來的都是機械化的機器。沒有音樂感的人類。不懂音樂的學生。沒有人能達到這位沒有右手的小提琴家的藝術表現力和弓子控製能力。3。他每天還能花2個小時健身。投資在他平衡自己的生活,注意愛護自己的身體最應該做的事。有幾個在中國學音樂的人能有這種時間?他們都在拚命頭懸梁錐刺股的做朗朗夢。結果又是甚末?我們的教育太正確了?我們的文化太偉大了?我們的生活太多姿多彩了?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太過珍惜了?我們13億的民族在10所專業音樂學院用了20年的時間出了不到10位獨奏家?比例和世界上的音樂學院相比是多還是少?這是讓人深省的嚴肅問題。可以說是教育方法和教育體係的問題!和如何思維的思想問題。大家討論吧。提琴教育和很多傳統理念,風氣,思維概念,教育方法真的要改革了!
在歐美不是所有天才從早到晚就是練琴。他們和中國小孩一樣也要上學。也要做功課。也要參加各種校外活動。但是他們都是天天麵帶笑容歡天喜地的純潔的孩子。也天天在街上玩足球。玩積木,踢毽子,看電影。玩遊戲機。中學生在暑假不論家庭狀況如何都去做暑期工自己賺自己的零花錢。。。。每個周末隨父母去教堂。音樂隻是愛好。興趣。學琴的路程發展了他們健康的愛心,建立和培養了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成了堅持的毅力和對人類奉獻的愛心。我想在歐美絕對沒有一任何一位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提琴要付出超超爸爸所付出的代價吧?但他們也能成為世界級的獨奏家。這說明了甚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