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首威武雄壯、高亢嘹亮的戰歌,誕生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很快就唱遍中華大地。解放戰爭時期由《八路軍進行曲》改稱《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八一”建軍節前夕,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這首歌的曲作者鄭律成,1933年就告別了故鄉來到中國,之後又輾轉來到延安,從此將他的全部才華、熱情以至生命,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從而成為一位傑出的人民音樂家,在共和國和解放軍的光輝史冊上,已深深地鐫刻下了他的英名。
鄭律成,1918年8月出生在朝鮮全羅南道的一個貧寒家庭。原名鄭富恩,後因酷愛音樂,改名律成。
/> />
/> />
/> />
/> />
>
1933年,年僅15歲的鄭律成跟隨三哥離開養育他的故鄉,乘船到達中國南京,進入朝鮮抗日團體“義烈團”舉辦的“朝鮮革命幹部學校”學習。
1934年,鄭律成畢業,留在南京從事秘密抗日活動,但他從未放棄對音樂的摯愛。1936年春,鄭律成譜寫了他音樂生涯中的處女作———《五月之歌》。離弦之箭,一發而不可收拾。自此,他的音樂才思如湧泉水,得以淋漓發揮。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了“八一三事變”。也就在這一天。19歲的鄭律成結識了音樂家冼星海。在與冼星海交往中,鄭律成為這位年輕的音樂家的愛國風範所折服,從而更加堅定了他用美妙的音符堅持抗戰的決心。鄭律成來到炮火隆隆的上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中,也就在此時,他結識了中國共產黨人杜慧君,他第一次了解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延安抗日根據地的情況,深感這是自己所向往的地方。在中共地下黨的安排下,鄭律成背著曼陀鈴,懷揣《世界名曲集》,踏上奔赴延安的征程。
1937年10月,鄭律成到達向往已久的延安,進入陝北公學。次年,又進入魯迅藝術學院音樂係學習。
1938年春天的一個晚上,延安城裏禮堂開晚會,第一個節目就是《歌頌延安》(即《歌唱延安》),由鄭律成和女高音歌唱家唐榮枚齊唱。毛主席和中央首長們微笑地傾聽著。唱完後,毛主席高興地鼓了掌。這首歌,在當時雖然沒有正式出版,但卻迅速廣泛地傳唱開來,有多少熱血青年就是唱著這首歌奔赴延安的!當時鄭律成也沒有想到這首《延安頌》有如此魅力。他後來回憶說:“我沒有想到它卻像長了翅膀一樣,從延安飛到前方,從解放區飛到國統區,直到南洋和東南亞。” 此時,鄭律成剛滿20歲。
1938年8月,鄭律成從魯藝畢業,來到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擔任音樂指導。不久,又創作了著名的《延水謠》,這是繼《延安頌》之後又一首優秀的抒情歌曲。他以陝北民間音樂為基礎,譜寫出這首唱來既親切,又新穎的歌曲。這首歌一經傳唱,風靡延安,直至全國。
第二年春天,鄭律成和新分配到抗大搞時事政策宣傳的詩人公木一道去探望來延安養傷的光未然同誌。光未然興致勃勃地向他們講到正在和冼星海合作創作《黃河大合唱》的情況。鄭律成聽後很受鼓舞,並從中得到啟發。訪問歸來,他激動地向公木建議:“咱們也合作寫部大合唱!”“什麽大合唱?”公木問。“當然是《八路軍大合唱》啦!”年僅21歲的鄭律成滿腔熱情一心想謳歌八路軍,因為隻有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才是堅決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中堅力量。他的建議正中公木的下懷,兩個人擊掌為誓。不過當時他們都很忙,鄭律成忙於到抗大各個大隊教歌;公木忙於到各個連隊或大隊去作時事報告,有時他們相偕同行。鄭律成就像一粒火種,走到哪裏,哪裏就爆發出烈火般熾熱的歌聲。每次集會,總是由他領著先唱,唱得群情激憤了,才由公木開講;講完後又唱,唱得盡興了,方才散會。
1939年7月,根據黨中央的決定,抗日軍政大學總校5000多人的隊伍在副校長羅瑞卿的帶領下,浩浩蕩蕩開往前方,延安留下一部分人另組抗大三分校。往日人聲沸騰的抗大校舍頓時靜寂下來。兩個留在延安的年輕人就利用這段空隙醞釀寫作《八路軍大合唱》。此前鄭律成曾為公木既成的詩歌《子夜崗兵頌》譜過曲,現在則由鄭律成向公木提出命意,點出題目:“大合唱要寫這麽幾個部分———軍歌、進行曲、騎兵歌、炮兵歌,再寫一篇《快樂的八路軍》,加上已有的《子夜崗兵頌》,總共有個七八篇就行了。”鄭律成還向公木提出具體要求。《騎兵歌》要寫出嗒嗒前進的馬蹄聲;《炮兵歌》要寫出轟隆隆震天響的氣勢;《進行曲》要長短相間,韻律諧和,節奏響亮,中間還要並排安插上幾個四字短句,如此等等。富有才華為人又敦厚的公木立刻提筆創作,隻要鄭律成滿意,就算拍板定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