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世紀70年代,一名全副披掛的日本武士在明治政府建立初期的照片。..."> 這是19世紀70年代,一名全副披掛的日本武士在明治政府建立初期的照片。..." />
櫻花背後的惡靈:揭秘日本武士道的生前身後事
武士階層的誕生
武士者,習武之士人也,其實就是軍官。公元7世紀左右,日本開始了名為“大化改新”的封建化改革。改新當然是好事,但不切實際地學習唐朝的土地製度就有問題了。狹小的日本,很難像中國那樣擁有大量的土地,結果直接導致土地兼並,地價上漲,賦稅提高。由此,日本官員們又學到了中國一個更致命的製度——高薪養廉。這種製度最大問題就是:貴族和寺廟的土地可以不納稅。在中國,這種製度導致了大量土地兼並,但中國還有一套強大的官員任免機製,可以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當時的日本剛剛開始封建化改革,人事製度還沒有建立起來,自然難以做到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結果就是地方權力急劇膨脹,貴族和寺院擁有大量土地,並且自己派人進行管理。久而久之,日本中央政府的權力就被架空了,天皇被一群文官們捧上了神壇,既然是神,那就不能食人間煙火。朝廷大權全被文官們奪走了。 www..com
天皇雖然名為神,卻對“俗世”深深地眷戀,這樣就和他的代理人——文官們發生了衝突。雙方頭腦都很清楚,有槍就是草頭王。於是,紛紛尋找軍隊的支持,可當時日本常備軍不多,但呼嘯鄉裏的土豪們倒不少。而且土豪們有權有勢,壟斷了地方的財政,隻是土豪們終究名不正言不順,紛紛也想找一棵大樹好乘涼。於是,一些土豪和文官勾結在一起,另一些土豪找了天皇。天皇一看手中有東西了,就想和文官們拚一拚。好早日發揮主觀能動性,直接主政。雙方各式各樣的明爭暗鬥,如暗河的水在土壤的深處湧動。 www..com
鬥爭的棋子當然是武士們,但隨著武士力量的壯大,棋子最終變成了棋手,而原先的棋手天皇和文官們卻淪為了棋子。公元12世紀,源賴朝終於擊敗了所有對手,統一了日本各地的土豪。 www..com
統一後的源賴朝開始發愁了,究竟建立一個怎樣的政治製度才能確保自己的地位不動搖?源賴朝想前想後,決定建立武士們的政權,於是第一個幕府在曆史上誕生了。幕府初期,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行政體係,稱“主家——禦家人”製度(這套製度主要建立在土地分配的基礎之上),所謂主家指的就是武士們的首領——征夷大將軍,所謂禦家人則是那些土豪們,將軍從理論上將土地賜給土豪們,武士們則要為將軍“奉公”,即在戰爭時期出動部隊為將軍而戰。這套簡陋的製度,很快就暴露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武家政權是一套建立在土地所有權上的製度,製度本身依賴大量的閑置土地,以便用來分配,一旦閑置土地用盡,勢必會引起政治震蕩。另一方麵,這種將軍權下放的製度,很不利於中央集權,法律在事實上失去了效力,完全依靠將軍個人權威和將軍相對軍事優勢實現,一旦將軍沒有權威或者失去了軍事優勢,這套體係也將失去效力。這兩點是直接導致日後武士政權長期戰亂不斷的根本誘因。
既然政府都建立了,那麽土豪們也得換個名字,土豪們找來中國典籍,發現“士”是個好詞,大家一起改名“武士”,並將整個群體稱之為“武家”。從此,武家政權開始了對日本800年的統治。
光改名無疑是不行的,土豪們就是土豪,全然不懂禮儀之類的東西。源賴朝的堂哥源義仲攻入京都後,將土豪作風也帶了進來。有一次,一位貴族來拜訪源義仲,源義仲趕緊讓人取來大碗盛了滿滿一碗飯菜,菜堆得高高的,送給貴族吃。日本貴族強調食不厭精,哪見過這陣勢,但又不好不吃,勉強吃了幾口後,匆匆離開,一出門立刻大罵鄉巴佬。武士集團的首領尚且如此,中下級武士的風範可想而知。源賴朝隻好規定一些簡單的武士禮儀,好讓這些土豪們不要變成老鼠過街,於是“武之道”應運而生。源賴朝要求武士們將中國禪宗極嚴格的修行精神融入日常的訓練中,同時將中國的儒家思想引進武士道,要求武士們具備武勇輕生,愛名尚義的精神,養成重視禮儀修養、儉約寡欲的品格。 www..com
話說當時,武士們的舉止雖然粗魯,但比起奢靡、腐敗無能、不思進取的文官,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客觀地看,武士精神對當時的日本是有進步意義的。 www..com
戰爭催生武士明星 www..com
鐮倉幕府的統治並未給日本帶來和平,一方麵是由於軍人政治的局限性,另一方麵,此刻東亞大陸元帝國的誕生。而日本一向推崇漢文化,以宋為正朔,對元使不屑一顧,甚至斬殺元使,倒不見得日本對宋有多深的感情,主要是日本當權者不懂蒙古人的實力,誤以為看似落後的元可欺。忽必烈很快就對日本的這種行為做出了回應,派遣大軍登陸日本,試圖一舉殲滅日本,但蒙古騎兵的優勢在山地為主的日本根本施展不開。同時,元軍以輕騎兵和輕步兵為主,與日本的重騎兵較量毫無優勢可言,加之日本海上的台風,也對元軍船隊予以毀滅性的打擊,此風被日本無限擴大,成了“神風”。最終,元軍兩次征日都慘敗。 www..com
元朝對日戰爭雖然失敗了,但日本的國力也大受影響,鐮倉政權實力受重創,由於戰後土地恩賞不均,很多出兵的武士們基本沒有得到土地,幕府權威下降,對全國很多地區失去了控製權。 www..com
這樣的好機會,被早已失去權利的天皇——文官集團看在眼裏,樂在心上,在鐮倉幕府統治時期,中國的宋儒們發明了“理學”,提倡正統,不過在當時的中國,並未傳播開來。不想這一學說被日本人引進後,卻大放異彩。當時的後醍醐天皇最喜歡這種思想,在日本大力推廣,試圖複興天皇當政的歲月。這一切與日本國內武士對鐮倉幕府的厭惡結合起來,終於導致了大規模的內戰。 www..com
內戰的結果是足利尊氏取得了勝利,但內戰的過程更重要,因為此間對日後武士道發展產生一些具有影響的人物和事件,都在大幕拉開後粉墨登場—— www..com
日本武士的楷模:楠木正成 www..com
楠木正成,其實就是一個標準的土匪頭子。其靠在京城附近的主要道路上征收“過路費”,豢養了大量家兵,誰敢來查都沒好下場。久而久之,連天皇都知道他們家了,於是被天皇收編,搖身一變,成為了勤王的義軍,聯絡了幾支山賊部隊。雖然是標準的土匪武裝,但幕府派兵居然鎮壓不了,倒不是土匪們有太強戰鬥力,主要是幕府軍隊戰鬥力太弱,喜歡華而不實的單挑,土匪哪跟你講這個,直接蜂擁上前,先要了軍爺的性命。加之大群山賊恣意劫持幕府運往前線的物資,也打了幾場說得過去的仗(相對於天皇的正規軍而言),成就了他在日本曆史上“軍神”的威名。最終與足利尊氏在湊川決戰,以700人大戰足利軍的2萬人,結果自然不用多想。但他對天皇還是很忠心的,熟悉二戰的朋友都知道,日本出動“大和”號特攻的戰鬥,被命名為“菊水”特攻,每艘特攻的大艦上都懸掛“非禮法權天”旗,這個“菊水”就是天皇禦賜楠木一門的家徽,而“非禮法權天”則是楠木正成在湊川打出的旗幟,意思是錯誤不勝真理,真理不及法度,法度不上權門,權門不若天子,忠君愛國之意。愚忠得一塌糊塗,這些行為其實也無可厚非,但日後為人所利用,這點後文會詳述。 www..com
反叛出了水平:足利尊氏 www..com
足利尊氏,也是武士名門之後,但就是名門之後導致了他被人排擠,遭人猜忌,在鐮倉幕府中實力雖大,但一直很壓抑。於是他不顧鐮倉幕府的頭子,就是他的小舅子,直接反叛,配合另一位反叛的將領新田義貞,剿滅了鐮倉幕府。後來看到這個天皇也不太能成事,野心又大了一點,直接背叛天皇,把天皇趕出了京都,再扶持一位新天皇,開幕府,史稱室町幕府。他的行為雖然為很多人詬病,但也算一代梟雄。日後,他這種下克上的行為被很多有野心的軍人所推崇,並使得“反叛”也成為日本曆史上的一道風景。 www..com
委屈並快樂著:後醍醐天皇 www..com
後醍醐天皇一生都很委屈,遠沒有他今天的那些侄兒孫們風光,他窮其一生也不過是從一座山逃到另一座山,反對每一個武士首領,結果當然悲慘,被逼退位,但就在這一刻,他還抖了個機靈,帶著所謂的天皇象征,跑到吉野開了個小朝廷,史稱南朝,與在京都的北朝並稱南北朝,開創了日本曆史上罕見的分裂。這位終生和武士集團對抗的後醍醐天皇,成為日後倒幕維新時期,天皇至上理論的依據。 www..com
室町幕府是在一片混亂中匆忙開幕的,外有南朝的攻伐,內部的各個武士集團也為了各自利益大肆叛亂,甚至連足利尊氏的弟弟和兒子都叛變到南朝。這種背景下,武士道反倒有了較大發展,不過僅限於理論。大量的事實案例填充進武士道的理論中,武士道理論開始朝兩個方麵發展:一是崇尚儒家理學,確定大義名分,要求武士們在努力提高自身武藝的同時,也要注重對自身文化的修為,對主家要有主見,不要盲從;另一派則強調佛家真性情,要求武士們辦事要盲從,強調態度問題,什麽事先幹了再說。這兩派在武士中流傳甚廣,一般下層武士更容易接受佛家思想的武士道,而中上層武士們則容易接受儒家武士道。武士道,在室町幕府基本成型。 www..com
生於和平年代 www..com
室町幕府在混亂中度過了近200年,將軍的實力不斷被削弱,最終在將軍繼承人問題上出現了大問題。1467年,足利家族內部發生了大規模繼承戰爭,史稱“應仁之亂”。各個武士集團脫離了幕府的控製,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的征伐,日本的戰國時代開始了。 www..com
戰國時代的特點隻有一個字——亂,君臣、父子、兄弟,一切社會倫常、一切社會製度都亂套了。各方勢力紛紛抬頭,無論僧人、商人、土匪、強盜、海盜,隻要有兵的都是英雄。倒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大能耐,主要是因為他們個個都能自稱英雄。這一切,直到在京都附近的尾張(今愛知)出現了一位名叫織田信長的武士,才告結束。信長用各種恐怖手段,殲滅了一個個武士集團,祭出各色新式武器:三段射的火槍隊、火炮、鐵甲艦等摧毀每一個反抗勢力。這位恐怖的霸王終極目標是取代天皇,但這一切,都隨著1583年本院寺內衝天的火光而告終,信長的恐怖統治,導致了他的家臣明智光秀的背叛。 www..com
最終終結戰國紛亂的,是一位出身低級武士家族的豐臣秀吉。通過繼承他的主君信長的事業。豐臣秀吉最終統一了日本,並建起壯麗的大阪城,向天下宣誓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 www..com
1592年,已是垂暮之年的豐臣秀吉發動了侵朝戰爭,妄圖以朝鮮為跳板進取東亞,結果遭到了朝鮮軍和明軍的打擊,被迫和談。結果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奇聞誕生了——日本和明朝的使臣串通好,回國相互欺瞞各自的主子。日本使臣回去後稟報秀吉,說明朝已經稱臣了;明使也回稟明神宗,說日本的豐臣秀吉已經稱臣了。雙方都大喜,尤其是豐臣秀吉,在接見明使時為了表明自己是中國王,特地穿上了一套不倫不類的朝服,還附庸風雅,在朝堂上抽起了中國的大旱煙袋。結果越聽明皇的詔書越不對味,明皇的詔書中主要是對豐臣秀吉改過自新的態度表示了肯定,並且勉勵這位稱臣的“日本王”,要好好的代明朝管理日本,幹好了還能來中國走走、看看。秀吉又一身明朝的朝服,恰為此詔書做了一個完美的注腳。秀吉大怒之餘再令出兵,結果遭受慘敗,鬱憤不已,於1598年病死。 www..com
豐臣秀吉為兒子豐臣秀賴留下的是一片衰敗的日本。最終,天下被德川家康奪取,建立了江戶幕府。日本武家集團統治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對於過去戰亂的歲月,德川家康記憶猶新,他用他生命中最後的力量製定了武士的全新法規:加強中央集權,要求各個武士集團首領定期來江戶居住,實際上失去了對自己領地的控製,嚴格控製各個武士集團的軍隊規模,江戶幕府開創了一個和平的時代,在這和平時代,武士道最終形成。 www..com
1716年,僧人山本朝常的個人訪談錄《葉隱聞書》成書,這本書堪稱佛道武士道的集大成之作。山本朝常極端崇尚幾位高貴的“武士”——既有戰國時代的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也有楠木正成、項羽、關公,還有釋迦牟尼、孔子、荀子。本書的最大思想就是盲從思想,基本上是對現實極端不滿的山本朝常個人的觀點,大段的篇幅要求武士不要問為什麽,隻要主人命令去做就可以了。書中大段文章基本沒有任何思想,同時也有很多錯誤的記載。但有幾句話,讓人不寒而栗,“所謂武士道,就是要看透死亡,與生死兩難之際,要當機立斷,首先選擇死。沒有什麽大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覺悟而勇往直前……死就是目的,這才是武士道中最重要的。 ”可謂謬論連連,而且此書前後矛盾,大概是一念向前導致的吧。這些思想當時沒引起什麽影響,但日後,一個邪魔會從這些塵封的典籍中找到一些東西為己所用。 www..com
當時,日本社會真正的主流文化其實是儒家思想,德川家康認真研究了中國儒家思想,發現隻有儒家思想才能確保統治的根基,乃是大道。於是先委派一位華裔儒學者林羅山為大學官,總管天下儒學,並且煞有介事的地親自參與儒家的儀式,以昭顯自己有仁心,提倡以德治天下。同佛家武士道思想混亂不同,儒家武士道具備完備的體係,核心思想是仁愛,要求武士以大義為重,對主家以義,對屬下以仁。儒家武士道的廣泛傳播,使武士們開始向文官轉變,大批武士沉迷於茶道的芳香,陶醉於連歌和腓句的優美,早已忘卻了自己手中的刀。為了支撐這些消費,武士們紛紛從商人手中借錢,抵押自己的土地。 www..com
直到這一刻,日本真正和平才算到來。★ www..com
櫻花背後的惡靈:凋敝的武士階級蛻變於征戰中 www..com
凋敝於西學浪潮前 www..com
德川幕府帶給日本二百年承平,無仗可打的武士們,在歌舞升平中享受著太平年華。1840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給一部分日本武士以警醒,以儒家思想立國的中國一直是日本心中的大國,但這樣的泱泱大國居然被幾艘小小的英艦擊敗了。至美國“黑船”到來之際,日本武士們發現自己祖上傳下的盔甲早已破敗,戰袍已經腐朽,不得已很多武士以消防服為戰袍,重新披掛上陣時卻發現對手的船如同一座海上堡壘,日本最大的戰艦也隻有佩裏少將旗艦的二十分之一,根本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倉皇中,各地受過教育的武士們,開始探討日本強國禦辱之道。 www..com
就像多年後的中國義和團一樣,當年日本也有很多武士對西方的一切恨之入骨,武士們在各個通商口岸自發襲擊西方人。當這些反西方情緒醞釀到一個極致時,終於導致了日本薩摩藩和英國開戰,英艦炮轟薩摩的港口,並逼迫幕府賠償損失。在巨艦大炮的轟擊下,日本儒家武士道土崩瓦解了。 www..com
慘痛的現實,令日本當時的開明武士開始研習“蘭學”(即西方的學問),重點學習炮術、火槍技能,以求快速強大,其中西南四強藩為盛,四強藩分別為:薩摩、長州、土佐、肥前。這四藩基本都是在戰國末期爭霸戰中失勢的大名(相當於中國的諸侯)領地,迫不得已投向德川幕府,早就對德川幕府心懷不滿。肥前藩,首先建立起日本第一座現代化的煉鐵廠;薩摩藩,則購進西方的新式戰艦。德川幕府當然不能坐視各藩自行其是,於是調動大軍進行鎮壓,但在春田、斯賓塞步槍麵前,穿著盔甲、揮舞戰刀的武士損失慘重。挫敗感深重的幕府也開始改革,向法國學習現代化。但革命者等不及了,他們已經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效忠目標——天皇,這個幾乎被日本社會遺忘的領袖。此外,朝廷內部打倒幕府的希望也越來越強烈,不惜將天皇毒殺,換上年幼的睦仁天皇。全國倒幕派開始高唱 “王政複古,尊王攘夷”的口號,一幅大義凜然的神情將天皇抬上了天,全然不顧剛剛毒死了一位天皇。日後,那些右翼分子們在這一點上,還保有倒幕派的神韻。 www..com
整個維新過程充斥著暴力,倒幕派為了推翻幕府統治,集結軍隊對幕府進行討伐。德川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眼見大勢已去,宣布“大政奉還”,將行政權交還給朝廷,試圖以此避免戰爭。但卻拒絕將手中的軍權交還政府,終於導致了倒幕派出動軍隊對幕府發動攻擊,強迫江戶開城,終結了德川幕府的統治。此後,雖在關東局部地區還有叛亂發生,但日本基本上太平了。 www..com
德川幕府是推翻了,但新建立的政權卻人才匱乏,結果不得不大量任用前朝舊臣,包括最後一任征夷大將軍德川慶喜,以及曾公開反叛中央政權並建立蝦夷共和國的榎本武揚,皆在新政府中委以重任,這些舊臣們倒也盡心奉公,一片鹹與維新的景象。在這種情境下,新政府開始解決軍隊問題。解決軍隊問題的關鍵就是武士問題,政府首先要求各個倒幕藩先為新政府做些實事——即把軍隊交出來,由大村益次郎主管並開始改組軍隊,建立完備的政府軍。隨之而來的各種西方科學技術的衝擊,使得虛無縹緲的武士道精神日薄西山。 www..com
覆滅於廢刀令下 www..com
武士的身份象征就是刀。武士刀被稱為侍魂,被認為是武士們靈魂的歸宿,放棄佩刀權等於放棄武士的身份。同時,日本武士長期擁有一種特權——格殺勿論,就是在武士認為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殺任何一個人。商人如果和武士討價還價可殺,武士們可以以練習為名殺死路人。盡管這種特權被廢除了,但武士們手中的刀永遠是不安定因素,還是盡早廢除為上。 www..com
廢刀令等於是廢除武士們的地位,在武士中引起了極大的反彈。一大批武士對新政府不滿,尤其是倒幕派諸藩反彈尤甚。倒幕派的武士認為:自己剛為國家立下大功,還未封賞,怎麽就要廢除他們的身份呢?政府怎麽能這樣過河拆橋呢!憤怒的武士先刺殺了提議廢刀的大村益次郎,試圖給政府一個下馬威,明治政府雖然被震懾,但最終還是下令廢刀,武士們頭腦發熱,試圖通過叛亂停止廢刀令。 www..com
明治政府同時開始推行新的工資製度,收回武士手中的土地,給武士一些補償金。讓武士們做點生意,自食其力。但中下層武士們缺乏基本的商業頭腦,根本不懂經營,大量武士紛紛破產,尤其是西南一帶的武士,感到自己被政府出賣了。土地是武士階級存在的基礎,剝奪了武士的土地所有權就等於廢除了武士階級。很多武士們發動了叛亂,這些叛亂的不斷發生,最終導致了薩摩藩士族叛亂的西南戰爭。 www..com
西南戰爭的主角,是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西鄉隆盛時任明治政府的陸軍大將,個人魅力極大,追隨者眾多。西鄉隆盛此前因為征韓問題和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發生過嚴重衝突。盛怒之下,離開內閣,回到鹿兒島,建立了所謂的私學,教授射擊和火炮彈道方麵的學問,還在鹿兒島各地建立了分校,儼然一個獨立的王國。當各地發生叛亂時,西鄉還命令手下不可輕舉妄動,但西鄉的手下炮製了一起所謂的政府謀殺案,逼西鄉起兵。西鄉一看眾意難違,以“谘詢政府”的名義起兵,率軍向京都進發。 www..com
其實按西鄉等人的想法,這次舉兵並不是叛變,隻是飽含浪漫色彩的大遊行,大家一起去給政府提提意見,自己又是陸軍大將,一路上京不應該有障礙。薩摩軍隊中,服飾各異,有軍裝,有武士盔甲,有消防隊服,還有西方的西服禮帽,簡直就是一道風景。這支大軍到達熊本城下,西鄉大聲下令開城,誰知熊本城的守衛司令穀幹城根本不吃這一套,下令部隊拚死抵抗。薩摩軍久攻不下,戰局陷入僵持。 www..com
明治政府最擔心的就是武士叛亂,尤其是彪悍的西南武士的叛亂。很多日本人都是抱著同情的態度送那些出征的政府軍,眼前仿佛出現了威風凜凜的武士大肆屠殺這些可憐蟲的場景。但現代戰爭強調的是整體發揮,所謂“以一敵百”的個人英雄主義,隻能遭到慘敗,況且薩摩軍沒有現代軍工體係,連子彈都不能完全自給,很多武士全靠近身拔刀的技能,才能偶爾得手,但終難逃死於亂槍的命運。當年倒幕戰爭中,被西南武士們大肆鎮壓的東北武士,為了複仇紛紛加入到西南戰爭中,與西南武士刀刃相見。西南武士們傷亡慘重。西鄉隆盛和他的手下,以武士的方式戰死沙場,成了最終的武士。 www..com
西南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中最後一場內部戰爭,武士們被平民組成的政府軍擊敗,使得昔日雄橫的武士地位一落千丈。此後,明治政府在嚴懲叛亂武士的同時,也在全國大力取消武士的土地所有權,武士存在的根基被徹底摧毀。至此,武士作為一個階級消失了。 www..com
武士階級消失了,武士道理論上也該消亡才對。但大量的武士失業,淪為社會的閑散人員,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成了明治政府的心頭大患。當日本麵臨內憂時,一般會選擇對外擴張。在這種背景下,武士道奇異地存活下來,並迅速蛻變成一劑精神毒藥,改變了武士道自身的命運,也改變了舊日本帝國的命運。 www..com
蛻變於征戰中 www..com
列強林立19世紀,達爾文的自然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全世界的圭臬。近代日本帝國以軍事開國,又師從精通此道的德意誌帝國,領悟起來自然比周邊鄰國深刻得多。早在明治維新伊始,日本就對中國的藩屬國琉球進行了侵略。隨著國內一係列戰事的結束,日本國內矛盾更加激化,以日本人的思維,這些矛盾隻能通過對外擴張實現。佛家武士道正好迎合了對外擴張的需要。試想,如果全體國民都崇尚戰功,克勤克儉,並且不懼生死,那麽不需要過多的驅策,一支凶悍的軍隊即可成軍了。 www..com
日本陸軍大多數出身長州藩,長州藩曆史上受佛家武士道影響最大,因此順理成章的將武士道精神融入了近代日本陸軍之中。總體看,明治時期日本陸軍規模並不大,但綜合素質很高,具備較強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嚴格的紀律。加之日本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征兵體製,戰時全民皆兵。所以日本的國民教育也比較重視武士道精神,強調對天皇的忠心,上下級服從關係,這一切都為武士道軍國主義化埋下了伏筆。 www..com
日本首先把侵略的目光瞄準了朝鮮。蓄謀已久的炮擊江華島行動,挑起日朝爭端,此後日本逼迫朝鮮簽訂《江華島條約》,將朝鮮變為自己的殖民地。隨後又借在朝鮮鎮壓東學黨起義,誘使清朝出兵,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兩場戰爭的順利,甚至都超乎日本人的想象,一時間就成了東亞霸主,令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極度膨脹。在這種背景下,日本與英國結盟,開始挑戰向東擴張的俄國,日俄戰爭隨之爆發。無論是從當時兩國的綜合國力還是兩軍的規模看,日本都無勝算的希望。當時,西方輿論普遍認為:明治小麻雀不可能戰勝羅曼諾索夫北極熊。日本國內也對這場戰爭爭議極大,明治天皇本人在確定開戰的當晚,在睡覺時還屢屢動搖。戰端一開,日本陸海軍即表現出較高的戰鬥水平,通過偷襲、強攻等手段取得了戰場主動權,與此同時,日本也在戰爭中運用了大量新式裝備、新式作戰思想,令近代戰爭格局為之一變。但戰爭永遠是殘酷的,頑強的俄軍也不是朝鮮等國軍隊可比。日俄戰爭的焦點很快集中在了遠東第一良港——旅順,日軍在乃木希典的率領下強攻旅順,死傷慘重,戰局幾乎崩潰,最後不得已發動“肉彈攻擊”,大量組織敢死隊,在機槍封鎖的山頭強行開出一條路,幾次發動刺刀衝鋒,戰鬥中乃木希典的精神幾近崩潰,自己的兩個兒子戰死,大量日本青年喪命。全憑武士道精神支撐著日軍士氣,最終奇跡般的攻占了旅順,全殲俄太平洋艦隊。 www..com
旅順攻陷後,日俄戰爭反倒更不明朗,日本綜合國力弱的問題開始顯現,如果戰事繼續,日本將難逃失敗的命運。有鑒於此,日本海軍在海上開始了孤注一擲的戰鬥,東鄉平八郎率精銳的聯合艦隊在對馬海峽全殲了強大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自身僅損失魚雷艇3艘。消息傳回俄國,立刻導致了俄國國內革命,使其被迫退出戰爭。日本有如天佑神助般取得了勝利。 www..com
兩場對外戰爭的勝利,日本所獲頗豐。乍看之下,以軍事立國的思想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這支靠武士道思想武裝起來的“皇軍”,似乎戰無不勝。但日本忘記了這兩場戰爭的勝利,都存在著極大的偶然性——日俄戰爭的勝利,主要是俄國內部矛盾激化、英俄矛盾加劇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並非完全得益於戰場。日本已經忘記了這一切,執著於萬世武功,醉心於武士道的彪悍之中,走向了一條畸形變態的建國道路。而武士道,則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軍國主義的走狗。 www..com
“穿西裝的武士道” www..com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還是一個封建、愚昧、落後、貧窮的國家。而武士道,在西方人眼中就是凶殘的同義詞。隨著對外戰爭的勝利,日本迫切需要扭轉西方人對日本的印象,而首當其衝地當然是武士道的形象。 www..com
1899年在英國留過學,文學科班出生的新渡戶稻造,寫成一本很薄的小書——《武士道》。這本不到100頁的書用英文寫就,全書係統詳細地對武士道進行了辯解,辯解方法很簡單,西方人討厭的是佛家武士道,而新渡戶稻造則刻意將儒家武士道雜糅進佛家武士道之中,絲毫不顧曆史上這兩者水火不相容的事實。武士的殘忍,被解釋成了對自己團隊的忠誠;武士的狡猾,被解釋成了武士的智慧;最令人發指的是,當濫殺平民實在沒合理的借口時,新渡戶稻造就大言不慚地說—— 這都是武士編了嚇唬人用的,其實還是大愛。 www..com
隻是這樣,也難改變武士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新渡戶稻造不愧是留學西方文學係的高材生,他又將西方騎士精神融入其中,於是乎武士道就變成了東方的騎士精神,日本仿佛成為了身處東方的西方國家。對東西方曆史有一定了解的讀者,一眼就能看出《武士道》書中的明顯錯誤,但當年的西方人不可能全麵了解東方(即使今天,不少西方民眾對東方仍知之甚少),所以這本書可以很隨意地擾亂視聽。一時間,《武士道》成為洛陽紙貴的暢銷書,新渡戶稻造也名聲大振。 www..com
但在書的結尾,新渡戶稻造對武士道的總結還頗為客觀,他認為武士道必然會消亡,因為武士道在現代社會中起不了什麽作用。這個評價還是相當中肯的,在《武士道》成書46年後,武士道伴隨著舊日本的一切,成為凋零的櫻花。 www..com
www..com
櫻花背後的惡靈完結篇:武士道精神的不歸路 www..com
附身軍國主義 www..com
櫻花,盛放之際亦是凋零之時。武士道精神既自比櫻花,終究逃不出盛極而衰的命運。 www..com
在曆經近1000年的歲月中,武士道宛如巨蛇般不斷蛻化、成長,最終成為近代日本軍隊的精神支柱,而當日本進入軍人政治的時代,武士道自然也不由自主地成為了主流思想。 www..com
隨著日本明治天皇謝世,其子大正天皇登基,日本進入了大正時代。大正天皇,年少時曾罹患過腦炎,長大後便時常犯迷糊,據說還曾在議會開會時引吭高歌,搞得議員們不知所措。但越是這樣迷糊的人對日本往往越是大幸,大正時代,日本民主政治發展迅速,這多少和大正天皇才氣不及明治天皇有關。由於多種政治勢力角力,日本政壇出現了相對開放的新局麵。而這一時期,日本經濟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繁榮,日本民眾飽暖後開始關心政治。一時間婦女當政、普選代表等大量的新鮮事物,出現在日本政壇上,民主意識開始加強,這些都對軍人當政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www..com
1923年9月1日,舉世震驚的關東大地震爆發,震中就在東京附近,地震造成了極大的人員、財物損失。此時,正值日本換屆選舉之際,剛當選的海軍大將山本權兵衛,急命陸軍實施戒嚴,抽調陸海軍救災。災後重建自然需要大量資金,而日本經濟卻偏偏疲軟,日本政客們過於相信傳統的經濟理論,處理經濟危機嚴重失當,直接導致日本經濟滑坡,日本人民對於政治家治國極端不信任,開始懷念昔日對外擴張時期的“美好生活”,幻想軍人治國可以挽救日本,軍國主義至此在日本泛濫開去。 www..com
日本陸軍在20世紀20年代經曆了大規模裁軍,曾經把持軍隊的長州派勢力,受到極大削弱,大批軍官下崗。這批昔日威風的軍爺們,成為普通民眾眼中的蛀蟲,地位一落千丈。陸軍內部大批軍官對這一現狀不滿,尤其是中下級軍官,逐漸劃分為:代表極端法西斯勢力的“皇道派”,與代表漸進式對外擴張的“統製派”。總體而言,皇道派主要是尉官等下層軍官,鼓吹 “皇道精神”是“戰無不勝的精神原子彈”。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裕仁天皇本人對皇道派極端反感,反倒是天皇有野心的弟弟雍仁親王,對這群憤青們很感興趣。裕仁天皇本人更喜歡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統製派,早在裕仁是皇太子時,就和日後統製派幹將永田鐵山、石原莞爾、東條英機、山下奉文等人交往甚密,並通過大裁軍成功地將統製派的骨幹們安插進軍隊。統製派成員比皇道派老練得多,雙方幾輪交鋒,皇道派的主力們紛紛落馬。統製派正當意氣風發之際,皇道派卻展開了一場絕地反攻。 www..com
1936年2月26日,日本陸軍皇道派分子在大雪紛飛的深夜,刺殺了數位日本政界要員,一夜血雨腥風過後,武裝分子占領了陸軍省,兵圍國會議事堂,打出尊王討奸的大旗,自稱為昭和維新,“尊王”口號很有意思,這些兵變分子試圖刺殺裕仁天皇,擁立裕仁的弟弟雍仁親王——好一個皇道救國。裕仁在叛亂發生後立命討伐,甚至準備親征叛軍。二戰後,裕仁自然要和雍仁算賬,上世紀50年代,雍仁不明不白地死去。 www..com
3天後,這些新時代的“維新”分子交出武器,各回各家。政府處死了20名皇道派分子,隨之在軍隊上層清除了所有皇道派軍官,將皇道派勢力一舉鏟除,統製派在軍中大權獨攬,新上任的首相廣田弘毅也屬法西斯分子,結果是“2?26兵變”在事實上成功了,皇道派分子將國家法西斯化、軍部獨裁的兩大目標全都實現。日本終於滑向了災難的深淵。武士道在日本法西斯化的過程中,可謂居功至偉。日本全體民眾,都被裹進了一種極端浮躁、狂傲的氛圍裏。而日本政黨政治又有種種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日本很多“熱血”青年們,將法西斯獨裁視為拯救日本的唯一途徑。而武士道中武士至上的原則與法西斯理論中軍事獨裁不謀而合,於是武士道就成為“日本特色法西斯主義”的理論溫床。日本就此借著武士道的東風,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 www..com
不歸之路 www..com
日軍自建立始,即奉行嚴格的論資排輩提拔製度。到了昭和時期,大量有新思維的年輕軍官,被這種提拔製度壓得喘不過氣來,軍隊高層卻被一些充滿了守舊思維的老家夥把持,軍隊內部暮靄沉沉。一些年輕軍官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更為了自己的仕途,開始不理會上層命令擅自行動。而軍內的一些高級軍官對此不以為意,大加縱容。這種特殊的現象被稱為“下克上”。 www..com
這種下克上的風氣彌漫在日本軍隊內部,終於導致了1931年9月18日石原莞爾等人的“獨走”。表麵上看,日本進據東三省保有了一個極佳的前進基地,同時進占東三省富饒的資源。但事實上,日本在國際上陷入了極大的被動,美國開始警惕地注視著這個東亞島國,並開始編織包圍網;蔣介石痛失東三省之際,下定了抗日的決心;蘇聯察覺到日本的野心後,開始對中國實施軍事援助。實際上,日本已被3個方向包圍。同時,日本自身是一個島國,大量資源需要進口,而當時日本主要的貿易對象就是美國,太平洋戰爭前,美國對付日本主要的手段也是貿易,其中有兩項戰略資源是日本將戰爭維係下去的關鍵,一是廢鋼鐵,二是石油。出於對日本野心的恐懼,美國屢屢限製對日石油出口。極為有意思的是,日本軍隊內部不去思考為什麽會導致戰略態勢的被動,反而開始考慮侵占婆羅州油田,來“一勞永逸”的解決石油問題。並且還幻想能夠搭上德國的順風車,在德國占領荷蘭等國後,以德國盟友的身份進占這些國家在亞洲的殖民地,還希望美國能承認這一既成事實,不要幹擾他的大東亞美夢。事實證明,這隻是日本的一廂情願。 www..com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麵侵華戰爭,日本自以為傾全力一擊就可擊敗虛弱的中國,但凶殘的日本侵略者蹂躪了中華大地,卻摧毀不了中國人民鐵一般的意誌。蘇聯等國開始對華援助,希望中國能夠拖住日本侵略的步伐。日本被龐大的中國拖入了戰爭泥潭,美國不能坐視日本獨霸太平洋,開始嚴格限製石油和廢鋼鐵的出口,強逼日本停止擴張的步伐,當日美談判破裂之際,美國終於禁止對日本輸出石油,而日本國內的石油儲量僅剩一年半所用。絕望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戰爭上,1941年12月1日,山本五十六率聯合艦隊出動,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日開戰,日本終於走向了不歸之路。 www..com
平心而論,武士道在日本走向戰爭的道路上的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日本走向戰爭的主要原因是軍國主義。武士道其實是被軍國主義所利用,真正可怕的其實是軍國主義惡魔,武士道隻是其傀儡,軍國主義分子們編造了大批謊言,令日本社會沉浸在妄自尊大的民族情緒中,最終命係戰爭的懸崖。 www..com
神風何來 www..com
日本自信為神國,號稱“八百萬天神”庇佑,舉凡大事,言必稱神佑。日本侵略初期,憑借精心預謀和日常嚴格訓練,倒也算凱歌高奏,但很快就在太平洋戰場上陷入了慘重的失敗。此時,日本又將希望寄托在了虛無縹緲的神助上,希望再吹起一陣神風,將美軍戰艦一起吹入深海。 www..com
日本盲目崇尚武士道,陸軍中很多軍官對總體戰的殘酷一無所知,日本攻占很多島嶼後,隻是將守島部隊和一部分給養向島上一扔了事。除了在拉包爾等地構建有比較全麵的防禦體係外,兩道所謂的國土防衛圈,事實上形同虛設。總體上看,日本並無長期戰的思路,更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護航方案,大量的日本運輸船被美潛艇擊沉在波濤之中,物資根本沒有被合理的利用。日本陸軍於盟軍陸軍相比,隻是一支微不足道的二流部隊。日本海軍雖堪稱精銳,但亦經不起戰爭消耗,持續的戰局對日本越來越不利。 www..com
1944年,是日本絕望的一年,與愚昧的日本陸軍相比,日本海軍倒是知道:事不可為,日本必將失敗,海軍開始打算搞一次大的“彩虹”行動,將所有的精銳戰艦集結,“光榮”地沉入太平洋。 1944年10月17日,美軍在萊特灣登陸,日本立刻啟動了“捷一號”方案,與美軍展開決戰。隻不過由於航母的精銳已損失殆盡,決戰的重任就落在了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肩上。作戰計劃是:讓小澤治三郎率領航母引開美國護航艦隊,戰列艦則突入萊特灣殲滅登陸的灘頭部隊。事實上,這些戰列艦做的是一錘子買賣,在作戰訓令中沒有如何撤出部隊的指示,而且在美軍強大的護航艦隊吃掉誘餌返回之後,聯合艦隊戰列艦的命運可想而知。日本海軍正是要將所有的家當全部消耗掉,幹幹淨淨地走向失敗之路。但問題是,自殺任務必須挑一個有自殺心理的人實施,而日本海軍卻偏偏挑選了有“逃跑之栗田”美名的栗田健男為總指揮,依慣例這種決戰聯合艦隊的長官必須親臨戰場,而時任聯合艦隊司令的豐田副武,卻躲到了日吉台的地下室中指揮全局,這為整場戰鬥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www..com
萊特灣大海戰,極富戲劇性。正值充當誘餌的小澤治三郎近乎奇跡地將“蠻牛”哈爾西的艦隊誘離了萊特灣之際,栗田健男率領的第一遊擊隊卻在美軍的空襲和潛艇攻擊下損失慘重,加之聯合艦隊內部通信不暢,栗田不知道小澤艦隊已經成功地將美護航艦隊誘出,神經幾乎崩潰的栗田下令撤離戰場。豐田副武除了催促栗田加緊進攻外,對全局已失去了控製,隻能一遍又一遍的發出“確定天佑神助,全軍突入萊特灣”的訓令。西村祥誌率領日本最老邁的“扶桑”“山城”二艦,乘夜拚死突入萊特灣後,被美留守艦隊全殲,整個西村艦隊4000人生還者26人。其餘日艦全部撤回,除了白白損失精銳外一無所得。此戰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陷入了徹底的絕望,武士道中最猙獰的一麵顯現在世人麵前。日本佛家武士道強調輪回說,同時日本神道教中也有很強烈的靈魂不滅思想,經過軍部長期皇國史觀教育,日本民眾對天皇的崇拜達到了一個頂峰,在戰時這種宣傳尤盛,曆史上那些為天皇盡忠的武士也紛紛被祭上了神壇,成為大家的楷模。當整個日本社會陷入絕望的時刻,日本就將武士道作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試圖用武士道思想中自殺求榮的思想拯救日本,開始了泯滅人性的“特攻”作戰。 www..com
日本的特攻作戰,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神風特攻隊,其實神風特攻隊隻是一個開端,日本的特攻作戰是全方位的:空中有神風特攻隊,海麵有震洋特攻艇,水下有回天人操魚雷,陸軍則有數不盡的“肉彈”——懷抱炸藥衝向敵軍。這些特攻作戰中最大的行動就是——1945年的“菊水”特攻。 www..com
1945年4月6日,為了支援衝繩頑抗的日軍,“大和”號滿載著全體官兵,開始了“菊水”特攻。“大和”號奉命衝向1500艘戰艦組成的美軍艦隊。與傳統說法不同,“大和”號實際滿載了往返的油料,但誰都明白這其實是一場單程作戰。在出戰前,日本海軍內部對此爭論不斷,當聯合艦隊參謀長將這一作戰計劃告知指揮官伊藤整一時,伊藤整一對此表示了極大的不理解,不得已參謀長隻得說出,請求伊藤整一作為“一億特攻”的總先鋒。伊藤整一再無二話,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命令。“大和”號官兵知道這一消息後,更是憤慨不已,而且聯合艦隊還欠他們一個解釋,為什麽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不走上“大和”號親自指揮?很多艦員嘲諷這是“正成未抵湊川”。軍令難違,為了日本海軍最後的尊嚴,“大和”號必須犧牲。一天後,“大和”號戰沉,沉沒前未擊落一架戰機。全艦3200餘名官兵,僅230餘人幸存。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侵略的毒花,最終使日本人民飽受摧殘。 www..com
“大和”號的悲劇未能喚醒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良知,相反,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像輸紅了眼的賭徒一般,繼續加大特攻作戰,試圖以此翻盤,日本幾乎陷入全民特攻的境地。1945年8月6日,廣島上空升起了一朵恐怖的蘑菇雲,僅3日後,長崎也遭逢同樣的浩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精神原子彈終究敵不過真正的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舊日本帝國終結。軍國主義分子發動的侵略戰爭,最終毀滅了自己和自己的國家。 www..com
隨著戰爭的落幕,武士道終於迎來了最後的黃昏。盟軍占領日本後,除了逮捕大批戰犯外,宣布日本不得擁有軍隊,沒有軍隊又何來的武士道呢?武士道伴隨著舊日本的一切糟粕,被曆史的塵埃所埋沒。 www..com
驀然回首 www..com
武士道,發端於日本中世紀紛亂的內戰中,消亡於二戰正義的烈焰下。武士道精神越千年,生命力極端頑強,對日本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www..com
武士道,歸根到底隻是一種封建時代的君臣思想,但由於發展的過程中慘雜了太多軍事以外的東西,竟成為日本文化的代名詞。其實,武士道本身沒有正邪之分,但日本武士道在日本走向法西斯化的過程中,的確起了很大的負麵作用,但真正給亞洲國家帶來苦難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國主義思想和皇國史觀教育。 www..com
武士道並不代表日本,至少不能代表今天的日本。原因很簡單,武士道是鄙視商人的。今天日本社會的主流是商業文化,盡管還有一些日本人迷戀武士道,但日本主流文化已經改變,嚴苛的武士生活更是一去不複返,武士道早已隨風凋零。 www..com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