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她比煙花寂寞——天才大提琴家杜普蕾\'-轉自 思想者無畏 KD貼

(2007-10-26 16:04:01) 下一個

前幾年看過一部電影,英文名是《Hilary and Jackie》,直譯成中文是《希拉裏和傑基》,秉承了西方電影用兩個主人公命名電影的慣例。其中的傑基,就是英國天才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的昵稱。

有時很厭煩香港人的翻譯習慣,總是把好端端的電影名字冠以諸如終極、驚天、豪情、喋血等讓人頭暈目眩的名詞,再不就是用什麽未了情、不眠夜等肉麻稱謂,以至於在很長的時間裏,除非看到英文原名,否則即便是豆豆這種有一定欣賞水平的影迷(嗬嗬),也一定摸不著頭腦。

直到這部《希拉裏和傑基》。香港人將之翻譯成《她比煙花寂寞》,原文出自亦舒的一本小說。

我不知道要有怎樣的智慧,才能把《Hilary and Jackie》這樣平凡的名字,譯成《她比煙花寂寞》。這題目實在是太貼切了!短短一句話,就已經可以讓你隱約看出這是怎樣一個故事,故事裏,會有怎樣一個落寞女子。那一句話,就是她的一生。

必須承認,這句話就是豆豆之所以翻箱倒櫃查閱資料寫這個《焰火》係列的靈感和動機。

傑奎琳·杜普蕾生於1945的英國音樂世家,在三歲的時候聽到大提琴的聲音,就吵著想要那樣的樂器,在她四歲的生日,她得到了這樣的禮物,而且是成人用的大提琴。她居然拉起來毫無困難。才女五歲就被送去倫敦的大提琴學校跟隨老師學琴,七歲舉行第一次公開演奏會,十歲的時候,得到蘇吉亞獎。卡薩爾斯,托特裏還有羅斯托波維奇等大提琴演奏大師都曾指導過她,不過她總認為普利斯才是她真正的老師。

十六歲那一年(1961),她於威格莫爾大廳舉行首次獨奏會,音樂會前幾天票就已經完全售完,大家都急於想聽一聽年輕的女大提琴手表現如何,真是個苛刻的考驗!然而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她聲名大噪,開始了她的職業演奏生涯。


1967年,佳人在耶路撒冷和著名阿根廷籍鋼琴家巴倫博依姆結婚。她和丈夫以及著名小提琴家祖克曼三人經常搭檔,演出和錄製了大量精美的LP(黑膠唱片)和CD。她曾經擁有兩把名貴的“斯特拉地華裏”名琴,一把製於1673年,來自於一位匿名的崇拜者,得到這份珍貴饋贈的時候,她年方16,這把未被命名的提琴在她逝世後被直接命名為傑奎琳·杜普蕾,另外一把就是她後來遺贈於著名華人演奏家馬友友的傳世名器——大衛·杜夫。



難倒真的是天妒紅顏?終於,疾病無情地襲擊了這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演奏家。最初檢查結果是皮膚癌,後來確診為罕見的“多樣硬化症”。1972年,女大提琴家隻得離開了鍾愛的舞台。英國權威的《What Hi-Fi》雜誌評出的20世紀百位傑出演奏家中,大提琴方麵排名第一的是俄羅斯殿堂級巨匠羅斯托洛波維奇,第二就是她——從登台到謝幕隻有短短10年,卻給世界留下足以流芳百世的演奏的奇女子。

杜普蕾因而被視作不世出的天才。短短十年,她演繹的艾爾加、勃拉姆斯、貝多芬和德沃夏克和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都已經被認為是傳世佳作。其中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演奏的《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被她演繹得最為經典,這張CD也是豆豆眾多古典音樂收藏中的摯愛之一(EMI出品)。




杜普蕾的演繹哀婉沉痛,深情淒楚,而她的奔放在情緒跌宕起伏的曲調中,淋漓盡致地澎湃而出,似乎她的身體也已經化作了大提琴的一部分,而被音樂充滿。

1987年十月十九日,杜普蕾在病痛中香消玉殞,享年四十二歲。

大提琴那“悲傷而強烈”的音色撲麵而來,動人心魄。當杜普蕾再也不能在大提琴上奏響任何一個簡單的音符時,她終於在寂寞中逝去,就如同輝煌燦爛過後的煙花一樣,寂寞無聲地消失在曆史的夜空。

再沒有任何人比傑奎琳·杜普蕾更像夜空中綻放的璀璨焰火了——美麗無方的瞬間,留給人們由衷的驚歎,卻宿命般匆匆走向永恒的寂寞與黑暗……



無意中看到的美文,感謝作者,這也是我最愛的藝術家,每次聽杜普蕾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眼眶裏都有些東西在打轉……



注:轉自思想者無畏在音樂快遞同名貼,原作者不詳,特向原作者致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