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華僑待遇稍有向上 仁川唐人街初顯規模

(2006-08-31 05:44:01) 下一個
聯合網首爾8月30日電 本社記者28日報道,順著路標用韓語和英語標注的“唐人街”方向,記者走進位於仁川市內的唐人街。在這裏可以發現一條琳琅滿目地裝飾著中國風景的街道。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唐人街,它有40┉50家中餐館和出售中國商品的小商店,但大部分都由韓國人經營。華商隻占其中的1/3。

“被稱為唐人街,這裏還不夠格。”“世界上哪兒有沒有中國人的唐人街?”當地的中國人原所慶(48歲)對記者表示了他對當地唐人街的感受。他接著說:“要被稱為唐人街,至少應先具備一定的規模,表現出中國文化特色等,比如像紐約、三蕃市、橫濱、巴黎、倫敦等地的唐人街。”

全世界的每一個大城市裏幾乎都有唐人街,它是代表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征,同時也是吸引中國投資的一個重要渠道。而唯獨韓國是沒有唐人街的全球唯一的國家。

有人認為,包括首爾等韓國各大城市之所以沒有唐人街,是韓國政府區別中國人政策運作的一個“副產品”。

從曆史的源遠來說,中國人從120多年前的1880年開始居住韓國。當時李朝宮廷內變,中國受邀派遣3000名軍隊幫助平亂,約有40名商人隨軍前來韓國經商。

仁川的唐人街曾是南韓地區最大的華僑社區所在地,由於它的地理位置隔著黃海遙對中國山東,使很多中國人前來從事餐館等生意。

這裏的中國人最多時曾達到6.5萬人,這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37年的統計。由於日本殖民政府對中國商人附與重稅等種種原因,從此以後,中國華僑的人數一直未能再有增加。

經過了日本殖民統治的華僑處境,在韓國獨立後並未能取得可視的好轉。大部分的韓國執政者都擔心華僑會將其國內的財富搬到國外,其中樸正熙對華僑采取了最為嚴酷的製裁。

樸正熙在1961年奪得政權之後,一直到他被暗殺的1979年為止,他禁止包括華僑的外國人在國內購置房地產,執行貨幣改革,禁止華僑出售或購置餐館,甚至還禁止華僑上調他們餐館的菜單價格。

樸正熙還限製華僑在韓國長期居住的權利,要求他們每三年申辦延期許可。

“有人說樸正熙是建設韓國現代化之父,但是對我們華僑來說,他們一個壞蛋。”首爾華僑協會的王文軍這樣描述樸正熙說。

在韓國政府對華僑執行“區別政策”的期間,包括仁川地區的尚未成形的唐人街或渙散失去原貌,或逐漸萎縮,演變成了當前的“迷你”規模。


“記得我小時候,這裏的唐人街在規模上要比現在大很多。這裏曾有很多中國餐館和中國小店。”原所慶一麵回想當年的情景,用手指出了他父親在那裏開過餐館的舊址。

在1972至1992年的期間,韓國的華僑社區急劇地萎縮,約有1萬人移民前往美國、台灣、或其他亞洲國家。原所慶表示,現在韓國隻剩下了26700多名華僑。

仁川唐人街的寫照

“受歧視政策的影響,我從20歲離開韓國,在台灣、日本和中國大陸等地闖蕩了20多年。”“最近我又重回到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這裏有我的老朋友。”他表示,促使他回韓的另一主要原因是韓國政府對華僑和對中國的政策在改變,而這一改變的最大動力,他認為來自1992年的韓中建交。

大部分的華僑都持有台灣護照,但是在政治立場方麵,他們又多傾向於中國,而且這些人的人數又正在不斷地增加。他們也可以改換國籍成為韓國人,但是相關程序十分複雜;他們需要證明其擁有的財產、求取政府高層官員的推薦書,並且還需要具備其他的文件等。

不過,現在韓國社會對待華僑社區的氛圍大有改觀,不斷出現支持華僑社區的呼聲。

“我們正在與國際化方向背道而馳,麵前的這一事實使我們感到羞恥。”建國大學中文專業教授楊必勝這樣說。

近幾年來,韓國境內華僑待遇有所改善,但是,韓國公民和華僑之間的各項區別,仍然使後者在韓國的生活不很方便。比如說,他們無法在韓國網站上登記會員,不能設立電郵地址,這些不方便都起因於政府給他們了定下了不同於韓國公民的身份證號碼。

今年5月舉行的市長和地方政府行政長官選舉時,所有在韓國取得定居權利並合法居住3年以上的外國人都首次獲取了投票權。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不管在韓國居住了多久的華僑,他們仍然沒有選舉國會議員的投票權。

一位餐館服務員陰家誠(36歲)表示:“比其過去,我可以感受到‘若幹改善’。但是韓國還是沒有把我們視為這個社會的成員。”他表示,這也正是最近同他女朋友分手的一個主要原因。他不無灰心地說:“華僑在這裏找不到高尚的職業,所以隻能到餐廳做跑□等服務”。

他還說:“韓國政府應知道我們華僑在這裏已經居住了100多年,我們也付了應有的義務,比如繳稅等”。

上麵提到的楊教授認為,允許韓國當地華僑自由地從事商業活動會有利於韓國的經濟發展。他說:“我們應鼓勵他們利用‘華僑’的身份從事商業活動,因為‘華僑’和‘關係’是在同華商交往的兩個重要因素,這也正是他們已具備的因素。”

楊教授引用一份韓國產業聯合會的報告說,世界重要商業遊說集團主張,在包括首爾等韓國主要城市設立唐人街,將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同時可以營造出249億美元的消費,創造126億美元的附加價值,並可製造92萬個就業機會。

他表示,建立唐人街的必要性日漸迫切。從中國大陸新來的華僑人數正在不斷地增加。據最近的統計,“新華僑”人數為356790人,其中包括21.9萬中國朝鮮族。

一位接受采訪的華僑對記者表示:“若有人問我為什麽不歸化韓國國籍,或離開這個國家?我將無從做答。但是,這是生我育我並賴以生活的土地,這也是我落葉歸根的最終去處”。“你們隻要想一下韓僑在日本的處境,就可以馬上理解我們的困難。”

目前約有70萬韓僑居住日本,他們也同樣地抱怨受到日本政府和日本人的歧視。(完)
原文出自:http://web.wenxuecity.com/BBSAdd.php?SubID=korea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