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願飄飛的蒲公英都有春天

(2006-09-18 21:40:22) 下一個

  開學了,當看到因教育資源短缺,外來人員的子弟不能進校讀書隻能在校門外徘徊;當看到那些費盡口舌才坐進擁擠不堪的教室裏的外來人員的孩子,仍一臉幸福地微笑,我們不能不為之一顫。外來人員的子女就像飄飛的蒲公英,進一所學校就近讀書已成為他們最甜的夢想。
  在嶽麓區,外來人員子女入學已不再是難事,他們與城裏的孩子一樣,能在同一片藍天下,享受到區內教育資源的陽光雨露。在這裏,每個孩子都能上學;在這裏,每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學;在這裏,每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好學。飄飛的蒲公英終於有了明媚的春天!
   出現這一喜人局麵,離不開嶽麓區人的前瞻性眼光,離不開嶽麓區人敢於創新的思維,離不開嶽麓區人辦好教育的古道熱腸。 
   外來人員的子女是即將在城裏長大的第二代移民,城市的發展、繁榮、進步,將與他們受教育的程度息息相關。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位公民應有的權利。就像種莊稼不能誤農時一樣,育人也切不可誤了“學時”。如果因城區教育資源不足而影響到這些孩子的教育,這將不僅僅是他們命運中揮之不去的終身陰影,也肯定是全民教育的一大失敗,更是國家建設不可估量的損失。“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溫家寶總理在視察北京市接收進城務工農民子弟學校時,動情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句話。文字不多,卻意味深長。
   是啊,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能否共同成長進步,說到底還是一個教育公平的問題。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沒有教育公平,就沒有社會公平,甚至會產生新的社會不公平。從這一意義上說,能否解決好外來人員子女的讀書問題,已經不單單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而是推動城市建設與發展,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平,建設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在欣喜地看到嶽麓區飄飛的“蒲公英”擁有自己春天的同時,我們還希望看到長沙市、全省、全國飄飛的蒲公英都有自己的春天。蒲公英有了春天,大地的春意才會格外盎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