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如我心

寄放心的安住,托付魂的皈依.......
正文

[美麗歌韻] 於麗娜音樂專輯選聽

(2008-09-23 23:53:04) 下一個
 
[美麗歌韻] 於麗娜音樂專輯選聽
* 來自秋涼的問候!*
    
選聽曲目:

1 清明上河
——作詞:石飛 作曲:史誌有
中國音畫舞蹈詩《清明上河圖》主題歌

2 夢中的雪飄
——作詞:石飛 作曲:史誌有

3 誰的小手絹在哭
——作詞:蘇柳 作曲:史誌有
電視連續劇《走出洞穴的孩子》主題歌

4 采桑謠
——詩:(宋)晏殊 作曲:史誌有

5 駱駝草
——作詞:田丹 作曲:史誌有
電視連續劇《依舊香如故》主題曲



音樂鏈接: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22236566.m3u

專輯簡介:
千裏挑一 精雕細刻超越音樂想象極限
金牌製作班底破天荒夢幻創世之作
全新跨界民歌新作 世界與我們一起聆聽中國
亞洲頂尖錄音師李小沛操刀錄製
中國中央電視台480M錄音棚錄製
亞洲愛樂樂團首席小提琴演奏黃立傑持弓演繹
民族音樂大師史誌有傾力打造首張聲樂專輯

發燒唱片《於麗娜 美麗歌韻》隨筆
——製作人:史誌有

在我的音樂創作曆程中很少把創作重點放在聲樂作品方麵,其原因是當今歌唱演員的演唱形式大都拘於某種單一的音色、固定的唱法和模式,十幾年來三種唱法的提法局限了中國民族聲樂豐富多彩的演唱形式,那麽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外聽眾欣賞需求的多樣性給音樂家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早在上世紀末就出現了跨界一詞,眾所周知的“格萊美”大獎中聲樂獎項的評選就多達十幾種,絕非是以唱法論高低!可見我們國內音樂機構的某些思維及指導方針已不能與當代音樂發展同步……

如果按當今的習慣定位於麗娜是什麽唱法?我不知如何給她定位!就音樂作品而言無論是如何演唱卻都要以表達作品內容為目的,就作品創作來講是以表達作品內容而思,絕不是為某種唱法而寫,這一點歌唱家於麗娜的看法及對作品的表現方式與我產生了共鳴,加之她紮實的演唱功底、細致的作品處理和豐富多變的聲音形象,從而有了我與於麗娜合作的開始——發燒唱片《於麗娜》,我列舉於麗娜專輯中的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於麗娜以不同的聲音形象塑造不同類型作品的演唱特點:歌曲《清明上河》與《夢中的雪飄》以強烈的音色反差使聽者感到絕非出自同一演唱者!如此強烈的對比用某一種唱法能完成嗎?歌曲《誰的小手絹在哭》與《采桑謠》的音色反差用某一種唱法同樣無法完成!整張專輯中每一首歌曲於麗娜都給與了不同色彩的聲音處理,這在當今的聲樂演唱發展過程中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提倡的!於麗娜現象的出現給了我莫大的欣喜,因為她一個人可以完成各類作品的表現要求,我不希望一張唱片十幾首歌曲隻是單一的一種聲音處理,這會使聽眾產生音色疲勞,我希望在一張唱片中出現多種音色,這會給聽眾帶來不斷的、新鮮的聽覺變化,在這方麵於麗娜的多彩演唱使我感到欣慰!也正是於麗娜專輯的亮點!
文字介紹源自:於麗娜官方網站http://www.yulina.com.cn/movi.asp?id=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