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傳統文化屬性的社會,把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帳算在一個隻有幾十年的政黨身上,這不公平!”由丁元英嘴裏說出來的這一句話,很震撼很真實。如果對一個社會的現象跳????睦?罰?宋幕肪場Hテ蘭鬯??浪??獠皇鞘凳慮笫恰!按嬖詡春俠懟苯沂玖司?蠖嗍?攣鐧謀局省6?緇岬慕?膠頭⒄咕腿縟死啻廈韃胖塹目?⒁謊??荒芤徊揭桓黿龐⊙?肪潮浠?行蚪?小?
丁元英不是神,他隻是一個包裝的很特別的人物。之所以特別,在於用貌似無神實質個人信仰來包裝,表麵另類實質仍跳不出傳統觀念束膊的一個人物。學識和職業造就了他比常人看的更遠更深更實質,所以這一類人要做的事情很少失敗。這也就形成他的與眾不同和俯視眾生的個性。
今天終於明白,一直不介入商場的決定是對的。首先,對財富的追求是無止境。第二,既然商場如戰場,即便你成功了,可畢竟這種成功相對建立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雙贏是不可能的,總有人會受傷害。第三,失敗的後果自不必說。在這一點上,我看不上他。殺富濟貧隻是個借口,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成功感個人實現感使然。而代價就是為滿足這種需求而淪為對象的公司個人承受毀滅的結果 …… 實際上,並不認同丁元英這種用股市操作的手法用在商業上,太絕太不近人情了。一場備受良心譴責的商業勝利為丁元英的人格蒙上恥辱。
如果這就是“天道”,我以為這也太膚淺了。如果這就是生命所追求的境界,那我會鄙視這樣的“道”。丁元英的悟道反映了作者的認知局限。(隨筆於2008.3.12)
站在商業個案角度分析。從樂聖公司起訴那一刻起,一切也就隨著丁元英的思路走向一條不歸路了。以成功經營樂聖公司的管理人素質來看,他們並不差。差別就在於在人性認識和隻具備正常的商業知識。對一個資產隻有一百萬的小公司敢於叫板情況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隻以普通的商業角度應對。看不見行為後的動機是表麵敗因,輕率起訴是過分自大自信,忘記善者不來的道理。
作為同業人,絕對清楚自身每做一個投資行為。事前功課絕對不可缺少,充分考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和應對措施。凡事必先立於不敗,進而求勝。就如最近中國股市狀況,寫點題外話也許會對閱讀的朋友有些許好處吧!至少會對我們的職業和行為有所了解 ……
其實,從 07 年 11 月 1 日上證指數再度衝擊前期高位 6124 點不破,即可視為牛市行情的終結。不對稱雙頭形狀預示著大市將步入下跌階段。一個基本判斷源於 07 年 7 月份指數突破前期高位 4329 點後,接下來的上升段表現為價升量減,成交量一直衝不過 07 年 5 月 10 日的近 2100 億元的單日成交量。一個大形態的價量背離和後續的減量衝高預示著頂部在構成。那麽,從高位 6120 點下跌到 08 年 3 月 12 日的 4000 點,指數已跌去 2000 點也就是三分之一了。而上輪升勢行情中, 4000 點附近的成交量屢創天量,也就是成交密集區域。
原來判斷 4000 點應該是具有強力支持的點位。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僅從技術上分析可以基本判定市場會在 4000 到 3600 點盤整一段時間,用時間換空間。然而從今天行情來看,市場主力的用心已經不是打算在 4000 點停留,而是要造成恐慌向下打壓。理由無非希望在最短時間裏製造一個大規模進入的機會。從大環境看,盡管國際經濟形勢因受美國影響有變壞趨勢(但至少目前本人對美國經濟趨向惡化的說法不表讚同)。而國內經濟基本麵並未變壞, 8 月份的奧運即將到來。作為一個政策市,下半年的股市必將看好。
問題是:新一輪行情該從什麽地方開始呢?新批準的基金從什麽點位進場呢?要在下半年展示一個欣欣向榮的股市行情,沒有一個相對低點開始。從 4000 點到 6000 點以上也隻是三分之一而已,市場主力的進出空間未必足夠。那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向下砸出個空間來,也就是以空間換時間了。基於技術和基本麵的環境,可以判定,指數會在短期內破 4000 點,向下空間還會有近千點。也就是在 3000 點甚至 2800 點左右 …..
舉一個個股的情況來分析一下:中信銀行( 601998 ),該股原在港上市有 H 股。回歸 A 股市場後, 07 年 4 月開始交易。盤麵上看,第一和第二天換手率就已經超過 100% ,價格在 12.2 到 8.88 元。後來一度多次跌不破 8.44 元,基本上可以判定該股主力力守的價位就是 8.5 元。而行情走到 3 月 10 日終於破位收於 8.40 元,盤麵上這兩天主力放棄護盤並有下砸的舉動。意圖是在本月底公布業績前收集更多的低價貨,為下一輪行情製造更大的獲利空間。同時以當前該股的價位對其擴股增資的需求並無幫助。(文字不對依此進行的個人投資行為負責)
(隨筆於2008.3.13)
看著芮小丹犧牲的一幕,我流淚了。流淚是惋惜如此美好的生命竟然在最光輝的時分嘎然而止。
“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不簡單啊~!!!一個何其簡單而又何其深奧的生命道理啊~!!!
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也許是該一生思考和實踐的事情……
(隨筆於200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