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停留

從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家,從一個城市移到另一個城市,飄來飄去地,在漂泊的歲月裏學會接受無奈,在漂泊的歲月裏學會欣賞精彩。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等待

(2020-05-17 13:25:53) 下一個

     隔離期開始時,還是很興致高昂的。每天在朋友圈轉發些小笑話,調侃調侃自己和朋友。一轉眼快兩個月了,新增數字依然沒有明顯好轉,回歸正常的生活也似乎遙遙無期,朋友圈安靜了許多,偶爾尬聊兩句,蒼白地互相打氣,其實都看到對方的抑鬱小陰影。

     朋友推薦了一部韓劇《愛的迫降》,我大概有十幾年不看韓劇了,隻看韓國的恐怖片。提起韓劇我腦中蹦出的詞無外乎是哭哭啼啼,婆婆媽媽,要死要活。或許,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小鮮肉”也失去了興致(好可悲呀)。我轉變心意的唯一原因是這劇隻有16集,不用追得頭昏眼花,缺少睡眠。

     劇情並不複雜,女主來自南韓,誤入朝鮮,在男主的幫助下,曆盡波折和艱辛,終於回歸南韓,在這個過程中兩人擦出愛的火花,卻無奈要麵對分手的命運。這大概好比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對大陸和台灣的青年意外相戀的情形。編劇有些細節禁不起仔細推敲,有些表演過分誇張,但是有一個場景讓我很感動,這個場景在我腦海中縈繞了足足兩三天。女主回到韓國,回到她熟悉而舒適的生活環境,回歸輝煌的事業,再也不用擔驚受怕,可是她卻悵然若失,因為代價是她再也見不到她愛的人。一晚當她失魂落魄地走在大街上,猛然看到男主站在對麵,女主不可思議的表情,驚疑的雙眼,凝滯的鏡頭畫麵,音樂,男主俊朗的外表和深情的目光,效果完美。我的感動不是因為皆大歡喜的場麵,而是一個成年人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在現實的世界裏往往是等不到這樣的場景,也有時心心念念等到了卻發現並不是自己真正所愛,是等待的心情讓一切變得完美。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一個同學出國多年,和初戀男友靠書信維持多年(那個年代還沒有微信),然而在經曆了無數思念的日子終於重聚後,一個月便分手了。

     

(圖片來自網絡)

     我常常在想`等待`的意義,生活中常常需要等待,假如你等待的永遠不會來臨,抑或更可悲,等到的可能根本不是你想要的,那麽你還願意等待嗎?在我看來,是等待的過程中,那份盼望,那份歡喜,給我們生命帶來溫暖和慰籍,那份思索,帶給我們成長,勇氣和堅持。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意義,無論等待的盡頭是什麽。

     那麽,讓我們摒棄焦躁,靜心等待...... 疫情結束的時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素月-2006- 回複 悄悄話 玄彬和孫藝珍終於結婚了,有網友評:"真比自己結婚還開心."大概這次我們終於在現實生活中看到了愛情在期待中的樣子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