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朱德談「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並稱東江,瓊崖兩縱隊) (圖)

(2006-08-22 20:33:32) 下一個

圖:粟裕(右)、廖承誌(左)與曾生合影(1975年於北京) 轉貼:朱德總司令談「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並稱東江,瓊崖兩縱隊) 華南敵後中流砥柱 2005-8-22   深圳是東江縱隊的發源地和主要戰鬥地區。如今,富裕的深圳人,繁華的大都市,距離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戰鬥歲月已經非常遙遠了。少有人知道陷在日寇的鐵蹄下的深圳曾是何等模樣。但是如果仔細尋找,還是能發現被朱德稱為「解放廣東的一麵旗幟」的東江縱隊在這座現代化的城市留下的印記。當年令日寇聞風喪膽的東江縱隊的司令員曾生,就出生在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石灰陂村的一戶華僑家庭。   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舊居如今已經變成了東江縱隊紀念館,紀念館是後建的,曾生出生的祖屋還保留著,紀念館前矗立著曾生的一座雕像,紀念館裡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圖片資料。當年「東江縱隊」就是從這裡發源並壯大。在抗日戰爭中,曾生領導的東江縱隊將士英勇殺敵,浴血奮戰,發展成為華南敵後的一支勁旅,為華南敵後抗日鬥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旗舉東江 組隊抗敵   1935年至1936年,已經是中國青年同盟成員的曾生,積極參與和組織中山大學和廣州市學生進行抗日示威遊行,被推選為中山大學學生工友抗日救國會主席,成為廣州進步學生公認的青年領袖。1936年,躲避通緝的曾生到香港組織香港海員進行抗日罷工等鬥爭,推動香港地區抗日救亡邉擁陌l展。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陸,大舉入侵華南,發起惠廣戰役。曾生遵照指示趕回深圳坪山,組建抗日武裝,曾生任總隊長的「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和王作堯領導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成為東江縱隊的前身,當時慣稱「曾、王兩部」。   曾生發現部隊經費不足,武裝力量無法壯大。就和母親商量將家裡的田賣了,給部隊買槍,獻出家中餘糧,解決部隊給養。成為毀家紓難的仁人誌士。   曾生部以坪山為基地,在淡水、葵湧、沙頭角、深圳、橫崗、龍崗一帶與日軍作戰30餘次。1938年上半年解放淡水,並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1939年元月,解放深圳墟。從1940年秋至1941年夏,曾生指揮部隊連續打了黃潭、楊西、百花洞等戰鬥。軍威大振,激勵了敵後人民抗戰的信心,鞏固了大嶺山根據地。   1941年6月11日,駐東莞日軍兵分兩路向百花洞合圍。從大環方向來的日軍進抵百花洞附近遭到曾生率領的抗日自衛隊阻擊,日軍長瀨大隊長從上下山門途經大公嶺西側時被擊斃。日軍佔領百花北麵的高地頑抗,在企圖突圍時一一被擊退。日軍一隻報信的軍鴿帶求救信和地圖飛出時也被抗日自衛隊擊落。戰鬥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結束,曾生率領的抗日自衛隊取得了勝利,此役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囂張氣焰。日軍哀歎:這是進軍華南以來最丟臉的一仗。   銅鑼徑伏擊戰是曾生領導的抗日鬥爭中一個典型的我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1942年5月14日上午,駐橫崗日軍的炮兵部隊,出動了近百人馬經銅鑼徑到碧嶺搶奪糧食和稻草。曾生的部隊利用銅鑼徑的有利地形,嚴密部署有限的兵力,在下午待日軍搶劫後由碧嶺返回進入我伏擊圈時,發起突然襲擊,敵人猝不及防,頓時亂作一團,進退不得,隻好躲在水溝裡拚命抵抗。伏擊戰將近一個小時,日軍人馬受到重大傷亡。   敗退的日軍回橫崗後,死不服氣,給曾生寫下戰書,稱偷襲不算數,約定第二天碧嶺山坳會戰。日軍的驕橫與愚蠢暴露無遺。但他們根本不懂我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他們在第二天果然把炮兵步兵都搬到了碧嶺,但曾生的部隊早已經轉移到別處休息了。氣急敗壞的日軍連續兩天在碧嶺放空炮。   當地百姓奔走相告,「曾生的部隊打敗了日本仔」。在銅鑼徑戰役中繳獲的三匹日本戰馬也被派上了用場,馬的身上寫上了「曾生遊擊隊繳獲的戰馬」字樣,周圍百姓爭相觀看,拍手叫好。 挺進港九 營救精英   1941年12月,香港陷入日寇之手,日軍一佔領香港,便馬上封鎖香港至九龍的交通,實行宵禁,並開始大肆搜捕愛國人士和抗日分子。滯留在香港的抗日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的處境令人憂慮。周恩來急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誌,指示設法營救困留香港的文化界和愛國民主人士撤到東江縱隊遊擊區,再轉往大後方。   要把幾百名文化精英從日寇的眼皮底下偷叱鋈ィ?卻蛞粓鰬鷚劾щy得多。曾生和王作堯臨危受命,他們開闢了經九龍交通站的東、西兩條交通線。   1942年元旦之夜,廖承誌、連貫及喬冠華乘小木船從香港偷渡到九龍交通站,由武工隊護送走東線,通過啟德機場附近的牛池灣出了封鎖線,走打蠔墩、沙角尾、大環村,到企嶺下海灣,登上護航隊武裝船渡過大鵬灣,淩晨三點在鯊魚湧上岸,經田心接待站轉往石橋坑,曾生在那裡迎接他們。   1月9日午夜,3隻小艇載著鄒韜奮、茅盾等二十多人,由交通員帶領從香港偷渡到九龍交通站,在武工隊的護送下走西線,進入大帽山區,再經落馬洲,渡過深圳河,在赤尾上岸後,翻過梅林坳到達遊擊隊根據地的寶安白石龍村,受到曾生等的歡迎。   何香凝和柳亞子先生,以及廖承誌夫人由地方黨護送,乘船從鯉魚門到大鵬灣時遇險,在海上漂流八天,斷糧缺水,經曾生遊擊隊護航隊救援護送至汕尾安全登陸。   夏衍等人在地方黨的安排下經澳門回到大後方。   曾生領導的東江抗日遊擊隊精心布置,經過半年多的緊張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在香港日軍魔爪下上演了一齣轟動中外、富有傳奇色彩的秘密大營救,將八百多文化精英及他們的家屬安全送往內地大後方,創造了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大奇跡。 馳騁華南 東縱揚威   1943年是中國抗日戰場扭轉被動局麵的一年。那一年春天,曾生成為東江軍政委員會七人領導成員之一,領導東江、珠江三角洲和中區的抗日武裝鬥爭。 總隊長曾生率領惠寶邊區部隊拓展坪山抗日根據地,控製大鵬半島後,在馬鞭海戰中殲滅偽海軍一個大隊,奪取了大亞灣的製海權;向稔平半島挺進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在暗街(今港口)、平海殲偽軍一個大隊和兩個鹽警中隊;以惠陽大隊向梧桐山區推進,殲滅沙頭角日軍外圍據點偽軍兩個連,控製了梧桐山區。副總隊長王作堯率領東莞部隊向敵人四麵出擊。   到了1943年底,大嶺山、陽台山抗日根據地不但全麵恢復而且連成一片,坪山抗日根據地向東擴展到稔平半島,向西擴展到梧桐山周邊地區,部隊發展到三千多人。 1943年12月2日,司令員曾生、政治委員林平、副司令員兼參珠L王作堯、政治部主任楊康華聯名簽署了《東江縱隊成立宣言》,宣告成立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   東江縱隊成立後半年的時間裡,就發展到九個大隊和一個獨立中隊,近五千人。他們展開「廣九線爭奪戰」,使日軍無法控製廣九鐵路交通大動脈;利用「海上遊擊戰」,破壞日軍海上咻敚粧袢 賦鞘杏螕魬稹梗?渺`活的遊擊戰術與日軍周旋,使日軍的掃蕩無功而返。搞得日軍永無寧日,驚魂不定。   1944年8月,東江縱隊向北、向東、向西挺進,開展全廣東抗日遊擊戰爭。進一步擴展了東莞、寶安、惠寶邊抗日根據地和港九抗日遊擊基地,並超出東江向四麵八方迅猛擴展。部隊發展到11000多人。   1945年8月15日,朱德總司令命令日軍最高司令官岡村寧次向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投降。廣東日軍則向曾生將軍投降。   曾生將軍以「中國解放區抗日軍華南抗日縱隊司令」的名義,向日軍南支派遣軍最高指揮官田中久一發出命令,令其投降。東江縱隊接到命令後,立即向廣九線、廣汕線、莞太線、寶太線等地日偽軍發起進攻,開展迫降、勸降鬥爭。   朱德總司令1945年5月在《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中,將東江縱隊和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相提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