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回眸:1953年中情局顛覆伊朗政府 zt

(2008-04-08 05:28:16) 下一個
史海回眸:1953年中情局顛覆伊朗政府

2008年4月7日 國際在線


  近來,美伊朗核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美國媒體更是爆出猛料———布什政府正打算重演50多年前顛覆伊朗政府的那一幕,讓今天的伊朗“改朝換代”。這一消息無疑加劇了人們對伊朗未來命運的擔憂,也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了1953年的德黑蘭……

  1953年,伊朗國內危機重重。在當時的伊朗,英國通過“英伊石油公司”,把伊朗石油收益的絕大部分據為己有。以1950年為例,英伊石油公司的純利潤接近2億英鎊,而伊朗政府僅獲得1600萬英鎊。伊朗從該公司購買石油,甚至比從蘇聯進口還貴。這樣的不公讓伊朗人相信,隻要把剝削伊朗多年的英伊石油公司國有化,伊朗所有的經濟難題將迎刃而解。於是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伊朗的石油國有化運動日益高漲起來。

  伊朗首相收回石油資源,美英決定發動政變

  1951年4月,伊朗民族陣線領導人穆罕默德·摩薩台被任命為首相。年過七旬的摩薩台在伊朗政壇以怪異著稱。他常常穿著睡衣,橫躺在床上接見外賓,但在當時貪汙盛行的伊朗政界,他是少有的廉潔政治家,因此深孚眾望。摩薩台是石油國有化的堅定倡導者,他在上任的當天就主持議會通過了石油國有化法令,並且立刻派特使去接管英伊石油公司。他的做法獲得群眾的廣泛支持,並在伊國內掀起了一股反帝高潮。

  利益受損的英國人豈肯善罷甘休,在與摩薩台談判失敗後,1952年11月,惱羞成怒的英國情報部門向美國提議,兩國聯手通過軍事政變將摩薩台轟下台。英國人的建議深深吸引了美國人。當時,伊朗日益動蕩的局勢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特別是摩薩台與伊朗人民黨(社會主義政黨)的不斷接近讓美國政府憂心忡忡,生怕會失去這個遏製蘇聯的前哨國家。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更令美國人垂涎欲滴。1953年1月,隨著反共色彩更為強烈的艾森豪威爾宣誓就任美國總統,通過政變推翻摩薩台的計劃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

  美特務頭子夜闖伊朗王宮

  1953年3月,美中央情報局駐德黑蘭站報告,一位名叫法茲羅拉·薩赫迪的伊朗將軍聲稱,伊朗軍方不少高級將領支持發動軍事政變。這堅定了艾森豪威爾的決心。此後,中情局與薩赫迪將軍頻頻接觸,商定由薩赫迪暗中領導政變,鼓動伊朗國王巴列維解除摩薩台的職務,任命薩赫迪將軍為新首相。但中情局有些擔心,因為年輕的國王“生性優柔寡斷、多疑怯懦”,說服他參與並不是件容易事。盡管如此,中情局沒有放慢政變的準備工作。5月,在德黑蘭的中情局人員開始在大街上散發反對摩薩台的傳單和漫畫。6月,美英兩國最終敲定了代號為“阿賈克斯方案”的政變計劃。不久,中情局中東行動處處長克米特·羅斯福秘密抵達德黑蘭,負責直接指揮軍事政變的實施。7月21日,艾森豪威爾總統簽署批準了政變計劃。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巴列維國王在行動之初的表現很是令美國人失望。

  他遲遲不敢簽發將摩薩台撤職的命令,但國王是否支持政變至關重要。於是在8月初,中情局決定向巴列維施壓。心急如焚的克米特藏在汽車裏的毛毯下麵,趁著夜色潛入王宮,他把政變計劃向巴列維和盤托出,並恐嚇說:“現在,你已經別無選擇了。如果還不采取行動的話,那麽伊朗隻會變成共產黨的伊朗,會成為朝鮮第二!”當天,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再次給了巴列維明確的暗示。在西雅圖召開的州長會議上,艾森豪威爾揚言,美國“不會坐視伊朗落入共產黨之手!”巴列維立刻同意了政變行動。

  政變受挫,伊朗國王出逃海外

  在得到巴列維的支持後,中情局加快了政變的步伐。8月15日深夜11點半,國王衛隊長納西裏帶著政變軍隊大搖大擺地衝進首相官邸,他宣讀了國王的詔書,準備逮捕摩薩台,沒想到卻被早就埋伏在官邸內的親摩薩台軍隊扣押。原來,摩薩台事先得到了消息。摩薩台的支

  持者和人民黨很快控製了街道,忠於摩薩台的部隊和警察設置了路障,一支裝甲部隊也開進德黑蘭。政變遭遇挫折。支持摩薩台的報紙歡呼說,巴列維王朝從此結束了。政變失敗後,巴列維逃到意大利避難。他甚至認為永遠沒有希望回德黑蘭了,並打算在國外找份工作養家糊口。

  政變受挫讓美國人相當沮喪。中情局駐德黑蘭站絕望地向總部發出請示電:“是否繼續‘阿賈克斯’方案?或者趕緊撤退?”中情局在經過一整天的研究後痛苦地回電給駐德黑蘭站:“行動已告失敗,建議立即停止反對摩薩台首相的秘密行動。”但克米特並不認輸,為挽救局勢,他重新製定了計劃。

  中情局從幕後走向台前,親自介入政變

  8月17日,克米特出資5萬美元,收買一些伊朗人組織了一場大遊行,他們在遊行中高呼人民黨的口號,同時襲擊老國王的陵墓和一些宗教設施。遊行對市民產生了相當大的負麵影響,引起他們對人民黨的深深恐懼。同時,克米特把參與政變的軍官藏進轎車後備廂,偷偷弄進了美國大使館內,召開所謂的“戰爭委員會”會議。會議決定,由美國向政變部隊提供急需的軍事裝備,在8月19日對政府發起反攻。

  8月19日清晨,在克米特的策劃下,大量親國王的民眾揮舞著匕首、鋤頭和自行車鏈條,從四麵八方湧向德黑蘭市中心。在中情局特工的帶領下,人群包圍了伊朗國會大廈,並砸毀了親人民黨的報社。克米特還召集人員在德黑蘭街頭大量散發詔書副本,指責摩薩台抗旨不遵,違反憲法。一直藏身在美國大使館的薩赫迪將軍指揮坦克占領了伊朗國家電台。隨後,他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巴列維國王撤銷摩薩台職務的消息傳播開來,親政府的軍隊立場動搖了。當天晚上,一切都結束了。摩薩台倉皇逃出官邸,內閣大臣們則被抓了起來。德黑蘭重新落到了國王支持者的手中。3天後,巴列維回到德黑蘭,恢複了王位,摩薩台則被關進了大獄。

  政變加深了伊朗人對美國的仇恨

  這次政變僅花費了100萬美元,中情局為此廣受讚揚。但作為秘密行動的專家,克米特心裏清楚,這次政變的成功實屬僥幸。

  政變對後來的美伊關係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政變後,巴列維國王對美國感激涕零。為回報美國的恩情,巴列維把伊朗40%的石油開采權讓給了美國財團。他還邀請中情局為他組織情報機構和訓練秘密警察。在以後的26年裏,巴列維國王一直是美國在中東最堅定的盟友,伊朗成了美國在冷戰中對付蘇聯的前沿陣地。在巴列維的統治下,伊朗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民眾對美國的憎恨日益增加,對日後兩國關係的發展起了消極的作用。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曾直言不諱地說:“艾森豪威爾政府認為策劃伊朗政變是出於戰略考慮,但實際上適得其反。我完全理解為什麽直到今天伊朗人仍然強烈反對美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