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分而治之”? 西方為何熱衷世界地緣版圖碎片化 zt

(2008-04-05 06:08:26) 下一個
“分而治之”? 西方為何熱衷世界地緣版圖碎片化

2008年04月05日 青年參考 作者:田文林(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亞非所)


國家越分越多已成為當前國際政治不容忽視的惡性規律。據統計,一戰剛結束時,世界大約有30多個國家;到二戰結束時,世界有50多個國家;而現在國家數量已近200個。由此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麽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而地緣政治版圖卻像碎片一樣,越來越零散呢?這其中除了第三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與西方列強的有意分裂有直接關係。

  處於強勢的西方國家為何要不斷在非西方世界製造分裂呢?國際政治大師摩根索曾說過:“減少較重砝碼的方法典型地表現在‘分而治之’這一準則中。試圖削弱競爭者或使競爭者保持衰弱的國家,都采用這種通過分裂競爭者或使之保持分裂的分而治之的方法。”說白了,就是國家分得越小,越容易掌控。那些試圖控製他國和統治世界的西方大國,事實上一直在沿用這種策略。

英國最圓熟、老練

  以西方外交實踐最圓熟和老練的英國為例。英國本土不及整個殖民地領土的1%,卻建立起龐大的“日不落帝國”,其統治“訣竅”就是均勢和分而治之,為一己之利不惜犧牲他國權益。就拿一戰時期英國的中東政策來說,為對付參與同盟國一方作戰的奧斯曼帝國,英國策動阿拉伯人起來反抗奧斯曼帝國統治,並許諾在戰後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但英國話音未落,就在1916年4月與法國秘密簽署了瓜分阿拉伯世界的《賽克斯-皮科協定》。一戰後的中東版圖,正是根據這份協定將阿拉伯世界分成多個“委任統治國”,並最終在此基礎上形成諸多小國,使本來有可能成為世界性國家的阿拉伯民族,愣是分裂成了22個國家。此外,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巴爾幹地區的小國林立局麵,以及印度次大陸地區分為幾個國家,同樣有西方有意為之的結果。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越是關係到西方戰略性利益的關鍵地區,分裂出的國家就越多,越小。仍以英國為例。英國是個狹小的島國,為維持龐大殖民帝國的運轉,英國始終嚴重依賴海洋運輸。因此保證海洋通道安全,特別是途經蘇伊士運河到印度通道的安全,就成為對英國至關重要的戰略利益。翻開世界地圖很容易發現,英國等西方列強維護這種利益的做法是要麽直接占領交通樞紐(如埃及),要麽在關鍵區域製造容易控製的小國。例如,在位於號稱“西方生命線”的直布羅陀海峽非洲領土上的是摩洛哥;在被稱為“世界戰略心髒”的紅海南部的曼德海峽兩岸分別是也門、厄立特裏亞和吉布提等小國;在號稱“世界石油寶庫”的波斯灣,西岸有卡塔爾、巴林、科威特多個小國;扼守號稱“世界油庫閥門”的霍爾木茲海峽則是阿聯酋、阿曼兩個海灣小國;而在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馬六甲海峽,英國則扶植起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

  從實踐來看,小國林立的最終結果,就是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麵全麵依附西方大國。拿前段時間獨立的科索沃來說,科索沃過去就有南斯拉夫“貧民窟”之稱,現在也是歐洲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該地區過去一直依靠世界銀行和其他組織維持運轉。可以想見,科索沃獨立後僅靠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生存下去,最終隻能投向西方大國懷抱。這從側麵說明,獨立後的小國注定要被大國役使,成為其推行霸權戰略的地緣政治棋子。因此,“分而治之”一直是西方列強統治世界、處理外交難題的慣用手法,並被一直沿用至今。

美國沿用英國策略

  而美國在大洋彼岸崛起後,某種程度上沿用了英國的這種不光彩做法。美國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加強軍事建設與殖民擴張。然而,“(如果)沒有一條巴拿馬式的運河,海軍的擴建就難以完成。反過來,獲取運河本身又需要美國軍隊出現在中美洲。同樣,一支擴張的海軍還需要在海外建立加油站和基地。”因此巴拿馬運河地區被美國視為“地峽生命線”。在美國策動下,硬是從哥倫比亞分裂出一個隻有7萬多平方公裏的巴拿馬國,進而被美國全麵控製。當前,90%的世界貿易運輸依然靠海運實現。因此,控製海上交通要道,就成為美國實現全球霸權的重要環節。美國海軍堅持要控製馬六甲海峽、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朝鮮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格陵蘭-冰島-聯合王國海峽、巴拿馬運河、佛羅裏達海峽、阿拉斯加灣、非洲以南和北美航道等16個海峽。而為控製這些地區,除了在該地區培植親美力量外,最徹底的辦法就是將這些地區分為小塊。

美曾想肢解伊拉克

  最新的例子是在波斯灣。為控製能源豐富的海灣地區,美國不僅在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而且在伊戰後,美國高層曾多次萌生肢解伊拉克的念頭。2006年,美國國會成立的一個獨立委員會,建議伊拉克實施由3個自治區組成的聯邦製度。2007年1月,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發表聲明,聲稱美國已不再需要伊拉克的領土完整,準備計劃將其肢解,一分為三,煽動內戰,最終完全攫取其石油資源。2007年6月,美國高層秘密流傳一份“計劃B”,核心是把伊拉克分為什葉派國和庫爾德國兩個國家,人口占少數的遜尼派要麽歸於什葉派國,要麽歸於庫爾德國。2007年7月,兩名美國學者提出將伊拉克分為三個主要地區的分區計劃,以擺脫困境。2007年9月26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案,建議將伊拉克分為庫爾德族、什葉派與遜尼派三個實體分治。伊拉克《阿紮曼日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參議院的決議案,是要讓伊拉克繼續作為美國的“附屬國”。一個軟弱、分裂的伊拉克,隻會更有利於美國對其直接或間接施加控製,幹涉其主權,以及在其境內長期維持軍事基地。前兩年,美國高層內部還秘密流傳一份瓜分沙特的中東新地圖。

  曆史經驗證明,國家版圖的統一和完整,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根基所在;而政治版圖的分裂則是國家動蕩,乃至導致國家解體的萬惡之源。而對某些試圖全球稱霸的西方大國來說,以鄰為壑,意圖在他國分疆裂土,使其出現“碎片化現象”,是國際霸權主義邏輯的必然產物。隻要霸權主義繼續存在,這種分裂與分化的趨勢就可能繼續下去。因此,分裂與反分裂、肢解與反肢解的鬥爭,一直是國際政治鬥爭最激烈、最能掀起風浪的洶湧巨流。中國是當前為數不多尚未完成國家統一的國家,盡管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但我們還是應從西方“分而治之”的曆史規律中吸取教訓,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